林兰华他们大伯娘也时常过来帮忙,不过她当时也怀着孩子,自己家里还忙不过来呢,林母也不好太麻烦她,日子也就这么捱过来了,眼下他们这一辈小的,除了林兰华没个公婆,日子也都比他们那会儿好过了。
“哦,对了,你三嫂的身子养得不错,我听她说,从前还会手脚冰凉,现在都好多了,”
听了老娘说得这话,林兰华心里头有些个不明所以,这确定不是天气热了,手脚冰凉不如冬日里感受明显了吗?
嘴上倒是乐呵的回复道:
“那是好事儿,现在就有成效了,来年肯定就能养好身子了,多好事儿啊!”
林母自然也高兴,老三都二十一了,还没个孩子,她操心得不行,心中虽急,也没在家里念叨,本来何香查出那个病来,就有些战战兢兢,她在念叨,更加不利养病,
再说闺女当初说得那些话,林母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反复琢磨了,也觉得有道理。
天色不早了,林母将孩子塞在赵花儿的手里,就去灶房开始准备晚食去了,
东西才刚上锅煮,林二嫂和林三嫂,带着林安馨和林安岚回来了,大人背着柴火,小姑娘提着篮子,里面是些野菜,底下还有同样能烧火的干松塔,
走进院门,看到林兰华,两个小姑娘乖巧的喊了姑姑,被林兰华一人塞了一块糖果,欢欢喜喜的提着篮子跑去放着了。
林二嫂和林三嫂也同她打了招呼,走去墙角,倒了柴火,洗了洗手,还没来得及歇口气,林三嫂转身就进了灶房,帮着林母忙活,
林二嫂从赵花儿的手里接过自家的小子,捆在背上背着,也帮着林母她们择菜去了,赵花儿牵着自己的闺女准备回家做饭去了。
快七月了,白天越来越长,晴好的天,戌时中天才黑,这会儿还算早,
但一会儿林兰华他们还得回去,林母就早些开始做饭,好叫他们不必走夜路。
太阳落山的时候,林父他们陆陆续续从地里回来了,赵大成一早在地里遇上了林父和林大牛,果然林大牛朝着他开口借了骡车用,赵大成自然同意,同林父一块儿,三人商定好了时间,乐呵呵的走到村里才散了。
“咱们的土豆种得早,明日早起先看看,要是天气晴好,就来先挖咱们家的,”
在饭桌上,林父夹了菜,来了这么一句,
赵大成点头应道:
“好,明日要是不下雨,我就早些赶着骡车过来,爹你们要是起得早,不用等我,到时候我就直接去地里,不过你们得要记得带着竹筐、提篮这些,我也会带上家里的竹筐,”
农村人家的农具都是有数的,有时候自家人都不够数,所以村里人去给人家帮忙都是要自己带工具,
比如帮着挖土豆,就带锄头、背篓这些,帮着割稻谷,就得带镰刀,否则,人家也没有多余的农具给你。
林母在饭桌上提起了,等林兰华生产时,去照顾她的事儿,
林二嫂听了,略微思索了一下,抬头看了林兰华一眼,眉心微皱,但看林父和赵大成他们都在场,也没多说什么,暗里打算一会儿去找林兰华和林母说。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