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货商店出来,午后的阳光照在王府井大街上。街道两旁多是两层高的砖木结构楼房,样式古朴。
店铺的招牌新旧杂陈既有繁体字的“同陞和”鞋店、“盛锡福”帽庄等老字号,也有新挂上的、用简体字书写的“国营四九城百货公司王府井门市部”和“供销合作社”的牌子,透出新旧交替的气息。
此时此刻四九城的变化,可谓是一天一个样。与之前相比无疑要更工整了许多。
墙上随处可见用石灰水刷写的大幅标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劳动最光荣”、“公私合营,走向社会主义”。
街上行人穿着朴素,男性多是中山装、人民装或旧式长衫,女性多是列宁装、两用衫或印花布衫,颜色以蓝、灰、黑为主。
偶尔有马拉的胶皮轮大车和少数苏联制造的“嘎斯”牌卡车驶过,自行车还不多见,偶尔骑过的也是沉重的国防牌或进口的兰铃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烟味和路边小吃摊传来的香气。
秦安邦怀里紧紧抱着新买的衣物一双方口解鞋,这是当时学生最普遍的打扮。
他脚上的新布鞋让他走路都有些小心翼翼的。他睁大眼睛,贪婪地看着街景,要说西安邦来之前也看了个大概可现如今他身穿着新衣裳,和新鞋,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点儿都不是刚开始来时候的拘谨样子,胆子也比之前大了许多,完全一副他心目中城里人的模样,看着旁边还有书店橱,窗里陈列的《毛泽东选集》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宣传画,一切都让他觉得无比新奇。
“安邦,跟着点,别乱跑!”秦京茹拽过秦安邦刚才用刚发的工资和攒下的布票给弟弟置办这身行头,几乎花去了大半,但想到弟弟能体面地上学,心里觉得值。
尤其是看到乾安邦前后反差这么大,从拘谨的样子到现在兴奋的模样,秦京茹觉得这钱花的就值。
想当初她进城时的剧情样子,估计和当时的签报应该也差不多。
一想到这里,秦京茹就不由得想起了刘。活动如果要是没有刘大哥的话,自己估计说的还在干嘛。前些日子,何雨柱结了婚如果要身为碰到刘大哥的话,秦京茹觉得刺激,估计应该是跟何雨柱在一起吧。
所以说何雨柱也不错,肯定是不如跟刘大哥这样自由自在,而且生活这么好的。
刘国栋给他的不仅是衣食上的优沃,还是她能够在城里直起,摇摆的靠山。现如今。秦京茹在工作的时候,时不时的就有人提起刘国栋的工作,嘴里还有几分讨好的味道。
这直接就满足了秦京茹的虚荣心。
一提到刘国栋在轧钢厂当科长的时候,他的嘴角比提起这事儿的人还要翘得高。
刘念看着这姐弟俩这副模样她,着对身旁的何雨水说:
“雨水,你看安邦弟弟,看什么都新鲜!跟京茹姐头一回来北京时一个样儿!”
何雨水穿着碎花褂子,蓝布裤她看着秦安邦,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是啊,乡下孩子进城,都这样。京茹姐真不容易,供弟弟上学,还置办这么一身新衣裳。”她想起自己。和自家大哥一路走来的艰辛。
想当初他和何雨若被父亲抛弃,一家子全都指望着何雨柱生活,那日子过得有多苦。只有何雨水自己心里清楚。
虽说也算是饿不着,但那种恐慌感还是让现在的何雨水有点不知所措。
而这种感觉他也在刘国栋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安全感刘国栋的处事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的游刃有余,让何雨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
而且何雨水感觉刘不动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站在自己这边,无条件帮助自己的那种人。
她需要的就是这种,可以依靠的感觉。
尤其是昨天晚上刘国栋给他出主意的时候,那种信任可靠感。何雨水感觉的在任何时候都值。
刘国栋和何雨水在一起不仅是身体上的需求,在精神上也十分满足何雨水的需要。
也许刘国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都做了什么,居然让何雨水如此信任自己。
“京茹姐现在是工人阶级,觉悟高,能干!”刘念快人快语,带着的朴素感情,“安邦弟弟好好学,将来建设新中国,报答你姐姐!”
这时,他们路过一个卖《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的报刊亭,喇叭里正播放着铿锵有力的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秦安邦被歌声吸引,停下了脚步。
秦京茹顺着弟弟的目光看去,以为他饿了,便走到一个卖烤白薯的桶炉前,掏出几分钱:“同志,称一块热乎的。”她将热腾腾、焦香扑鼻的烤白薯递给弟弟:“趁热吃。”
“城里的白薯跟乡下的可不一样,好吃的很!”
秦京茹也不知怎么的,反而是看着东西就想给自己弟弟尝一尝,这番薯,其实他也吃过,但吃起来没什么区别。
看弟弟望着那白薯的模样,秦京茹。竟然自己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秦安邦接过白薯,烫得左手倒右手,嘴里呼呼吹着气,咬下一口,金黄软糯,甜到心里。他满足地眯起眼,觉得四九城城真好。
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吃的到处都是,以前在村子里都闻不到这种味道。
何雨水看着这一幕,默默从口袋里掏出用手绢包着的几块水果糖那是她上一次抓棒梗时留下的,塞到秦安邦另一只手里:“安邦,拿着甜甜嘴儿。到了新学校,好好念书。”她的动作自然体贴,冲淡了刚才那一丝微妙的情绪。
“谢谢雨水姐!”秦安邦嘴里塞着白薯,含糊地道谢,小脸乐开了花。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