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民国第一侠女> 第539章 烈心英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9章 烈心英魂(2 / 2)

她无法克制内心的悲愤,却也不敢在这里久留,生怕鬼子有埋伏。就这样,她缓缓骑着马穿过胡同,一路拐回卧龙镇的正街,最终怀着满心悲痛回到了曹家大院。

把马放回马厩后,她坐在门厅里,独自沉思:“我是不是太自私了,让人家去冒险?小伙子说得挺轻巧,但每一次都是在拿命赌啊!我和他素不相识,他却为我们轻易献出了生命,这实在是太可敬可贵了。世界上真有这样侠肝义胆的兄弟!”

她夜里不敢再去胡同那边,心里却打定主意:白天一定要去看看,查清楚这是谁家的孩子,不能让他就这么牺牲了却无人问津。打听出他的家人,给他们一笔钱,这是她能做的最后一点补偿了。

此刻,梁红英想起一句古诗:“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说得真是不错,成功的背后藏着多少人的牺牲?他们都是无名英雄。将来中国人要想把日本鬼子赶出去,解放被占领的土地,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牺牲。这将是一场伟大的民族抗争,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场抗争中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就这样,梁红英在门厅的石座上坐了一夜。直到天光大亮,鸡叫声响起来,她才从悲愤中缓缓回过神来。虽然和小伙子不相熟,但她对他印象格外深刻,尤其是他说话时那双灵动的眼睛,让她觉得这小伙子的灵魂无比纯洁。他不光用生命帮了我们,还提供了这么有效的方法。

梁红英踏着沉重的步伐,先回自已的住处取了大洋带在身上,刚想去打听小伙子的情况,曹正平把她叫住了。

梁红英有些疑惑:父亲找我有什么事?

曹正平把她拉到身边,问道:“你昨夜一夜未归,是不是又去冒险了?”

梁红英赶紧如实说道:“没有,爹。我昨天只是在门厅里坐了一晚上,心情有点不好。”

曹正平诧异极了:“在门厅坐了一晚上?现在天这么冷,你怎么能在那儿坐一夜?小心受了风寒。”

父亲的关怀让梁红英心里一暖,也让她想起了云旺的话。她实在想不通:云旺为什么这么恨我?他太不正常了。就像月红和雨彤,她们也都是养女,虽然说不上多爱父亲,但也绝不至于恨他。雨彤纵然得不到任何权力,对父亲也是尊敬的;月红和父亲的感情更深,更不会有恨。偏偏云旺,他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费解,每次看父亲的眼神都充满了杀机,不是父子间该有的亲近,反倒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他说的那些话,让梁红英十分困惑。同时她也明白,自已得了曹家管理者的位置,未必就能振兴曹家,但她为曹家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的心意,绝对是不打折扣的。云旺的突然出现,像个魔咒一样印在了她的心里——这个兄弟来曹家的时间不长,带来的感觉却像引进了一匹恶狼。到底是二太太平时总给这孩子灌输仇恨思想,还是他天性就像“刀疤”?

梁红英不想把这些烦心事告诉父亲。这时,曹正平拉着她要一起吃早餐,小朵和小竹筒早就把早饭端上了餐桌,母亲也坐在一旁。看母亲气色很好,虽然鬓边的白发又多了些,但脸色很红润,梁红英沉重的心情稍稍好了一点。

就在这时,小朵跑进来通报:“二小姐,刚才外边一个小厮让我转告您,酒厂那边的工人们正在闹罢工!”

梁红英一听,“唰”地一下站了起来,紧张得把筷子都掉在地上,说道:“我去看看!”

曹正平连忙说:“孩子,这件事你处理不了!你还记得上次酒厂闹事吗?我在那儿处理了好几天才解决,也是有人煽动情绪、在厂里搞策划。要不是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人缘,平时待工人们不错,那一次酒厂可能就倒了!还是我去吧!”

梁红英问:“也是日本人干的吗?”

曹正平摇着头说:“不是日本人,是一股神秘力量。至今我也没搞明白他们是什么组织,反正他们就是恨咱们曹家,想把曹家扳倒。”

梁红英知道这事非同小可。她身上还带着给小伙子家属的大洋,本想去寻访补偿,可现在看来,已经没有时间了——酒厂那边刻不容缓。酒厂是曹家的根基产业,要是停了生产,拿什么给人供货?如今她坐在曹家管理者的位置上,丝毫不敢大意,肩上挑着的是曹家的兴旺与衰败。

正如云旺所说:“你坐了这个位置不是胜利,能不能管好曹家、让曹家兴旺发达才是关键。”他越是唱衰曹家,她越要证明自已能把曹家撑起来,让它兴旺发达。

心里憋着一股劲,梁红英对父亲说:“爹,您别担心,有女儿在,一切都会化险为夷。您老人家就在家里静等捷报就行了!”说完,她就准备骑马出门。

临出门时,她突然想起一件事:谁去帮自已找小伙子的家属呢?小丁不在,身边可靠的人没几个。

这时,门厅里的老尚问道:“小姐,您还有什么心事吗?”

梁红英像抓住了救星,立刻掏出那包大洋,塞给老尚,说道:“尚大叔,您帮我个忙。东城墙附近的胡同里,死了个小伙子,是被日本人打死的。您帮我查查他的家人,把这包钱给他们。”

老尚一听就懵了:“在哪儿?在哪儿?我能找到吗?”

“我现在没时间多说了,您多费心找找吧!”梁红英说完,便跃马扬鞭,出了曹家大院,一路直奔南出口。

以前只有出了哨卡才能到酒厂,如今鬼子把哨卡外移了。梁红英直接从原来的哨卡位置通过,这里没几个人把守,也无人盘问。她随即拐弯,朝着酒厂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她看到鬼子已经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把城墙当成了第二道防线。她催马加急,很快就到了酒厂。

酒厂的门卫老于一见梁红英飞马而来,立刻跑过来迎接,一见面就急切地说:“哎呀,二小姐,您可算来了!这些该死的工人造反了,好几个酒坊的工人都罢工了,不知道是谁在挑唆他们。他们不光不干活,还要求涨工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