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温榆河,所以不少工匠,其实都是认识宋应星的。
看到宋应星的身影,不少脚步匆匆的温榆河工匠,急忙躬身行礼,口称宋先生。
宋应星看着这些人大包小包的,拿的东西都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手里都有一块猪肉,用棕树的叶子提着。
少的有两三斤,多的足有四五斤之重。
“都发了财啊,买这么多的肉?”宋应星忍不住问道。
有些工匠掂了掂手里的肉,一脸笑意的说道:“哪里是买的,今天早些时候,侯爷大手一挥,将温榆河养的豕拿出来三千头。”
“所有温榆河的工匠,都分到了最少一斤的肉,有些工匠的贡献大,分了足足有四五斤呢。”
“侯爷一分钱没要,就说这些猪肉拿回去,都好好过个年。”
宋应星看着这些人脸上的笑容,心中感怀不已。
难以想象,才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有如此多的人,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一年之前,这其中很多人,还过着那种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苦日子。
可如今,他们都过上了他们以前从来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
过年的时候能够有几斤肉?可以让自已的妻儿老小过一个满嘴流油的肥年?这放在一年之前,他们能想象?
过年的时候能有两个烧饼,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渴求了。
至于油腥,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以他们如今的收入,想买几斤肉,也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得念侯爷的好。”宋应星最想说的就是这句话,如果没有侯爷,他不敢想象这些人的命运。
做人不能忘本。
有工匠感慨道:“怎么可能忘记呢?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哪怕是这世上所有人都在说侯爷的不好,但我们这些人,也该坚信侯爷是个好人。”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侯爷哪怕说苍天无道,想要自立,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跟侯爷干。”
宋应星沉声道:“慎言!有些话不该说的,不能说!”
那人自知说错了话,急忙闭口不言。
宋应星笑着拍了拍那人的肩膀,然后离开。
很快,他就来到温榆河的那处行宫。
陛下如果来到温榆河,这处行宫就是陛下和侯爷共同的住所,如果陛下没来温榆河,这处行宫,就是侯爷的住所。
“幺鸡!”
“碰!”
“钢丝床!”
“杠!”
“杠上开花!三家满,给!”
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几个人围在一张四方的桌子面前,坐在上首位置的,赫然是陛下。
而侯爷和陛下相对而坐,左侧是侯爷的弟子阎应元,左右还肃立着两位,分别是籍籍无名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也不知道是踩了什么狗屎运,能够得到侯爷的青睐,成为侯爷的弟子。
而右侧坐着的,是一个他从来没有想到的人物,竟然也出现在了此处。
懿安皇后张嫣。
火光印出三分清冷孤影,恍若姑射仙子谪落凡尘,要不是侯爷在这,真叫周遭失去了光彩。
怪事,懿安皇后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