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在这种人,堪称绝强的军事家,但政治眼光几乎为零。
不然也不会一身本事,却没在隋末群雄逐鹿的舞台上绽放出光彩。
“陛下,末将只晓得上阵杀敌,其余诸事,是非所长,也说不好。”
“若单论兵家之事,臣揣测卫国公的用兵方略,当是取最近路途,率铁骑昼夜兼程直扑济宁。至于沿途粮草...恐效前秦皇帝苻登旧事。”
“因此我们如能从幽州出兵,截断河北道叛军与高句丽对峙之人马,使其丧失后勤补给,那么河北道短时间必然无兵可用。”
“而且英国公营救秦老将军后,也会返回,沿途必然遭遇高句丽后勤部队,如也能截断其粮道,整个北方将彻底稳定。”
苏定方这一通分析,让李承乾实在太心动了,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是一个强大王朝不可或缺条件。
其实大唐之所以如此强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世民结束乱世所付出的代价太小了。
不然形成三方鼎立之势,那民力、钱粮损失简直难以估量。
但如何稳住朝堂可是个大问题,就自己这点威望,局势实在太容易崩溃了。
神色微沉,思考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完美办法。
不过这个绝世良机,他实在不想错过。
“唉。”微微叹了口气:“朕考虑一下吧。”
“遵旨。”苏定方说完转头看向身后一众俘虏:“这些人怎么办?”
李承乾不由露出一抹不悦之色,这玩意还用问自己?而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回答这种问题?
“定方,不是朕说你,如果侯君集在,这种事根本用不着朕操心。”
“这...。”苏定方神色一凛,瞬间明白其中意思。
毕竟侯君集在高句丽半岛干的那些事,普通人可能不知道,但朝中文武可是门清。
“末将明白,这就去办!”
“嗯,去吧。”
李承乾微微点头,虽说杀俘不祥,但也分对谁,就这些人一眼看去,没一个有百姓样的。
要么是神色麻木的死士、要么就是一脸凶恶常年啸聚山林的顽匪。
很快一天过去,岐山深处的土坑已被新泥覆平,只余下松软地面与周遭腐叶的细微不同。
待最后一支斥候队收拢回撤,李承乾便率军离开岐山。
此战所获颇丰,清点下来的粮草,竟足以支撑这支队伍五六日的疾行。
因此每个士兵马上都绑着两个沉甸甸布袋。
一出山林,眼前天地豁然开朗。初春的日光漫洒下来,远山近野已蒙上了一层茸茸新绿。
这景象让李承乾也不由心旷神怡,声音爽朗。
“定方,新草刚出,朕正好等个消息,不如在这山脚下放牧一天吧。”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李世民一身玄甲端坐于骏马之上,亲卫铁骑肃立如林,正待启程奔赴江南道。
忽然身后一阵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但见薛仁贵单骑飞驰而来。
“太上皇留步!”
李世民闻声回首,晨光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