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闻此方悟,张松所言“斩兄”之意。
原来竟是借血亲为质的苦肉之计。
曹操是个实用主义者。
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今张松献此计,虽无十全把握,却有五分胜算能瞒过司马懿。
以张肃张松兄弟之命,换全军脱困之机,乃以小搏大,谋取生机。
于战局而言,是多赚少赔的划算之举,着实值得一试。
张松猜测得没错。
曹操知司马懿冰城之外乃建冰障,的确无计可施。
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刘备或许会在三个月内出兵,以致司马懿南调前线,从而破障突围。
曹操有点想搏一搏了。
一旦张松得出,就可能不用等那么久。
今若有宗族大将镇守长安,便可遣使往召,令其挥师北来勤王。
彼若领兵至,内外夹击,此困局自可破解。
他没想找荀彧。
一点心思都没有。
但说是没有,不经意间却又想到了刘备。
曹操想,倘若刘备若见此杀兄之计,又会如何呢?
感慨张氏兄弟大义?
许其高官厚禄,封妻荫子,身后入庙?
不……
都不是!
刘备向来重兄弟之情,方能有关张赵拼死相护。
若以兄弟为饵,以求破局,必被其愤而否决。
想到此,曹操有些犹豫了。
他不是不想求救。
只是不想被刘备比下去!
……汝有兄弟!
孤亦有兄弟!
汝有关张赵!
孤有元让,子孝,妙才……
皆出宗室,比你刘玄德那并无血脉相承的假兄弟亲多了!
曹操又陷深思。
以司马懿之隐忍,当初当政之时,竟丝毫未能看出。
可见其智不容小觑。
万一张松被其所察,立斩于此呢?
毕竟,此时此刻,困死我曹操才是重中之重。
不应该为了一个张松而让这件事出现危险。
曹操认为,此时司马懿不需要收买人心,若换做他是司马懿,必然会斩尽每一个可能可能逃出送信的人。
不管他真降假降,都会将所有危险扼杀于萌芽中。
所以,那并非五分胜算。
而是只有一二分。
不,一二分亦属高估。
若能有半分胜机,就算往多说了。
另外,就算张松侥幸得脱,亦未必能见到元让子孝他们。
就算见到,言明此事,他们或忙于抵御刘备北伐之军,正督三军之重,亦未能抽身,速来相援。
既如此,还不如放弃这个想法。
养精蓄锐,以待冰融备至,全力突围。
但,此刻曹操见张松之忠心,亦心有感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