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严肃正色,抱拳道:“定不负相父所托,禅必谨守监军之职!”
诸葛亮亦正色点头:“然军中诸事,皆依军令行事。若有违令者,无论身份尊卑,必依军法惩处,即便是太子殿下,亦不能例外。”
刘禅闻言,不敢犹豫,拱手肃然道:“刘禅知晓此理,必不敢违。”
“好!今逢此际,亮竟得见天下最年少之监军,实乃幸事!”
“相父谬赞,待大军得胜,禅无疏漏,再赞不迟。”
“好……”
刘禅之所以表现与诸葛亮梦中不同。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世他下决心做出了改变,还因为在前世,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仍然做了二十九年的皇帝。
这二十九年,他亦成长了不少。
学会了很多了帝王的气度和驾驭臣下的手腕。
虽然没做出什么开疆拓土、扭转乾坤之事。
但该有帝王气息,还是有一些的。
这也与当年诸葛亮去世时,刚刚二十七岁的阿斗大不一样。
安排了刘禅,诸葛亮方至黄月英面前。
诸葛亮声音微哑,伸手轻拂她颊边泪痕:“夫人,数年未见,你辛苦了。”
黄月英含泪摇头,攥住他衣袖:“孔明安好,我便安心。只是你常年在外,需多顾着身子。”
“恩……”诸葛亮含愧点头。
诸葛果也含泪道:“父亲,您瘦了。”
诸葛亮欲轻捏其脸蛋,又觉女儿大了,如此不妥,只轻抚其额间秀发。
“呵呵,为父本也不胖。”
诸葛果含泪而笑,略带婴儿肥的脸蛋上显出两个小酒窝。
显然,住益州之时,过的是养尊处优的日子。
即便奔波到此,也未见半点狼狈憔悴之容。
“到是你,莫吃太胖,免得嫁不出去。”
诸葛果嗔道:“父亲……”
黄月英遂牵过一双孩儿,轻声嘱道:“快看,此乃尔等父亲。还不快上前见礼?”
两个小孩儿按照汉礼仪,高高拱手,用并不整齐声音的向诸葛亮相拜:“孩儿见过父亲。”
诸葛亮伸手将两个孩儿俱揽在怀。
离别之际,尚在襁褓,数年不见,竟已经五六岁了。
诸葛亮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想到自己殒命五丈原后,留下了八岁的诸葛瞻。
自己常年征战,无暇教导于他。
今再看两个孩儿,那种莫名的愧疚感又涌上心头。
刘禅本想借机提出“借马谡”之言,但见相父与家人难得相聚,便暂忍下此事,以后寻机再言。
与家人短暂的相聚后,诸葛亮将他们安排在普通但安全的寻常居舍,便又投身于紧张的北伐事业中。
但在这之前,还需在差一人为刘禅帮手。
以助其熟悉军营诸事。
诸葛亮本想用邢道荣,但又觉得那家伙不太靠谱。
于是他想到了另一个人。
今大军北伐,兵多将广,有些人也就不要放在前线了。
比如,马谡。
今此时候,将他调到太子殿下身旁做文书之事,岂不是再合适不过?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