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不好寻找屯粮之地。
故而刘备才有此一问。
谁知法正又淡然一笑,双指轻轻一点脚下:“陛下,屯粮之地,可就在此处。”
刘备一怔:“那万一夏侯惇派兵来袭,又当如何?”
法正反问:“怎么?陛下很担忧夏侯惇出城来袭?”
“这……”
刘备沉思片刻,似乎明白了法正的意思。
乃是以粮草为诱饵,反欲伏击劫粮之人。
“夏侯惇亦为名将,岂不知此为故意相诱?”
“那无妨啊!”
法正很自信的一笑:“他若敢出城劫粮,定教其有来无回!若其龟缩不出,我等便散布流言,称夏侯元让拥兵自重、避战不击。如此,亦可为孔明稍泄胸中之愤。”
刘备真有种感觉,有良谋在旁,凡事皆有定计,如饮佳酿般。
“好!便依孝直之计,自今日起,便在此凿渠垦田,建营屯粮。”
……
另一边,刘封自上庸南出房陵,循武当山北麓绕至武关西关。
此路比较绕远,沿途又多遇曹军阻截。
然而,驻守西关的孟达似乎并没把刘封这支部队放在眼里。
此时的孟达,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领武关太守,封平阳亭侯。
为曹丕所信重。
此时的他,可谓位高权重,堪比九卿。
然其心无半分忠贞,此刻所思,唯在保全官位之余,更如何保全自身实力,不使分毫受损。
故而,虽派小股部队阻截刘封,但非亲兵,又非精锐。
俱被刘封消灭。
孟达却想:刘封不过一弱冠小儿,安有领兵之能。
今纵汝能至我城下,手无攻城粮械,又无粮草久持,岂能不退兵乎?
故而,命麾下东州兵坚守关隘,欲耗死刘封。
……
另一边,周瑜再一次来到了合淝城下。
看着熟悉无比的合淝城,周瑜英俊的脸上挂着久违的笑意。
但当他的目光转到城中的“陆”字大旗时,那笑意又缓缓消失。
“陆伯言,既有正路可走,何必屈身事贼啊!”
想到曾几何时,他还在江东和陆逊讨论兵法,品评音律。
那时的周瑜风光无限,那时的陆逊年轻有为,他们互相欣赏,引为知己。
本以为能同心共济,戮力同心,共同辅佐主公成就一番事业。
未曾想,有朝一日却成敌人。
而这时,周瑜帐下一年轻将领请命:
“请允末将入城为使,说降陆伯言,归我汉庭。”
周瑜观之,此非旁人,乃是陆逊之叔,陆绩。
二人本是同族,陆绩是庐江太守陆康的少子,而陆逊是陆康的族孙,陆逊的父亲去世较早,他曾在陆康府中生活,帮助陆绩支撑门户。
虽陆绩为叔,但他的年纪照比陆逊还小一些。
陆逊归北之时,带走了部分族人,但因陆绩在建业为官,家小也在建业,故而未能随陆逊而去。
此番请命,乃是不忍陆逊误入歧途,自毁前程。
故而想劝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