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第403章 一疟灭两主,大别需洞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一疟灭两主,大别需洞房(1 / 2)

赵安请塞洛劝说原大城的百姓迁徙至澜沧江三角洲。

这些百姓还要是亲大赵势力范围内的才行。

澜沧江三角洲是一块面积达到四万多平方公里,且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宝地。

接下来肯定要将岭南、江南,乃至中原的一些百姓迁来垦荒。

只是这需要时间。

而治理中南半岛,也需要恩威并施。

他最初支持大城王朝复国,是出于分散东吁王朝的兵力,尽快杀了莽应虎,灭了东吁的战略考量。

目的显然达到了。

他也料到大城复国之后,内部势力会分化,从一开始就全力支持亲大赵的势力。

反抗势力别看闹得欢,其实始终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如今这些势力已被尽数铲除,亲赵势力也早就归顺了,那他也该有所表示,以示怀柔了。

塞洛知道他是以屯田起家的,最擅垦荒和耕种,满心欢喜道:“还请王爷赏赐曲辕犁,我早就听闻那犁很好用,种植水稻也是需要翻地的。”

赵安笑道:“稍后本王会让工匠就近打造,眼下除了后黎,中南半岛的其他地方皆为我大赵疆土,本王又岂会让这里的子民没有曲辕犁可用?”

“那我这就去和百姓们聊聊,王爷告辞!”

她连蹦带跳地离开了,哪里有个公主样?

殊不知她从不想当什么公主。

张铭游说大城的各方势力和大赵一起对抗东吁时,她是第一个率众同意的。

原因很简单。

大赵太强了。

大城是已亡之国,哪怕复国只是被利用来对付东吁的,一旦大赵真的灭了诸国,那么半岛之上的很多东西都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支持赵安,便能让百姓得到更好的安置。

另外,这几年她时刻关注着赵安的动态,也派人四处打探赵安的消息,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霸主很是痴迷。

他写的诗,填的词,还有那本《道德经》,她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了解才会敬畏,熟识方能深交。

她笃定自己上对了船。

而那莽应虎,已经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国破家亡,人也惨死的代价。

钟玉一把揽住赵安的胳膊道:“怎么样,安哥哥,我的眼光不错吧?她不仅长得倾国倾城,而且对咱们而言是有大用处的。”

“我知道你不喜欢跟人联姻,但她有这身世背景在,古往今来,中南半岛又从未被中原王朝吞并,如今这里已经被大赵拿下,百姓心里总需一个寄托。她若是能够成为皇妃,又那么讨百姓喜欢,对你统治这里是大有裨益的!”

赵安伸手勾了一下她的琼鼻道:“你是越来越妖了,不仅妖娆,还愈发老练了,本王记你一功。”

“嘻嘻嘻!”

钟玉有些傲娇地昂首挺胸道:“那也不看看我是谁的上将军,又是谁的女人,这也许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跟着你打了那么多大仗,还经略了那么多地方,现在更是执掌着南方军团,我必须得有长进才对得起你的这份宠爱呀!”

“你这小嘴也是越来越甜了。”

赵安捧着她的俏脸,低头连亲了好几口,感慨道:“你说的是一点儿都没错啊……”

不管在这个时空,还是在华夏历史上,中南半岛都从未被中原王朝真正统治过。

西汉时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国,设立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征氏姐妹起义,强化了对安南北部的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马援是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一生历经十四战,结果十三胜一平,未尝败绩。

他在安南时行军所过,经常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造福百姓,并与越人申明旧制,加以约束。

从此以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这一点自是可以借鉴的。

唐朝时曾设立安南都护府,并通过羁縻制度(因俗而治,恩威并济为核心)间接控制部分中南半岛地区。

宋朝无暇南顾,元朝更是三次征伐都没成功。

明朝曾在永乐、洪熙和宣德年间统治安南二十年。

总的来说,中原王朝通过“朝贡体系”与中南半岛诸国建立联系,攻占领土也是以安南为主。

这种地缘特征直到现代仍旧影响深远。

对于赵安来说,也许大赵将来也难逃“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周期。

但是为了更远的将来,为了中原世代的利益,他一定会将这里彻底纳入中原的治下,并让他们融入其中。

“小玉。”

赵安负手走了几步,郑重道:“我马上会下令将澜沧江三角洲,还有沿海往西一直延伸到湄南河三角洲的区域,定为‘澜州’,它们所环绕的海湾(泰国湾)定为‘澜州弯’,随后还会在湄南河入口处建一座大型城池,为彰显你们库格三英的功绩,就赐名为‘三英城’吧!”

澜沧江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都是极为重要的稻米产区。

将它们给并到一起,有利于整体开发和经略。

而那湄南河发源于掸邦高原,自北向南纵贯整个大城,也是一条大河,流经的南部平原地区非常适合耕种。

三英城的选址他已经确定了,就是曼谷所在的区域。

当然,那里现在并没有曼谷,有的只是一个小渔村。

“三英城!”

钟玉大笑道:“夫君,这名字我喜欢,我代两位姐姐谢谢你,我们三姐妹也算是打出一座新城了!”

“不过澜沧江三角洲还有一部分在后黎的手里,为了澜州,为了三英城,我得主动请缨,将剩下的土地给拿下哇!”

赵安微微一笑道:“我也正有此意,你率军前往,同时多派踏白军,加大对阮氏所控制的后黎南部的渗透,争取尽快策反一些后黎将领。”

“我也会让樊英和董禁加大对后黎南部的围困,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会遣使到郑氏所控制的后黎北部!”

这是要逼阮氏和郑氏闹内讧了。

他们本就一直在内斗,倘若再施加巨大的压力,所谓的化干戈为玉帛,一致对外是很容易崩碎的。

钟玉二话不说,立即去办。

半个多月后,后黎兵马彻底被打出澜沧江三角洲。

塞洛也展现出了她在大城故地的号召力,这么短的时间内,竟有六七万百姓愿意迁到澜州垦荒。

赵安很高兴,火速派兵帮助他们迁徙,同时让人全力筹措和调运稻种,就近打造曲辕犁。

这里的水稻可是能够一年三熟,乃至四熟的,又高产!

不争分夺秒进行开发,真是白占此地了。

他还传令让岭南、江南,乃至中原的各地官府,开始为百姓迁徙做准备。

一旦拿下了后黎,他就出动水师来迁徙他们。

经踏白军策反,后黎南部也开始不断有将领归顺。

他们多是率兵而来,临近澜州的甚至举城而投。

整体进展跟预想中的差不多。

可有时候老天爷就是不想让人那么轻易地如愿。

噩耗传来了。

塞洛万分慌张地找到赵安道:“王爷,北方发生了瘟疫,百姓都很恐慌,又有几股势力死灰复燃了。”

“安哥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