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事见他写的“烜”字定了,李主事写得“煖”字,被否了,翘了翘嘴角,在纸上写了个“炤”字,推到陈正面前:“大人您看这个,‘炤’字可用?”
陈正沉吟片刻,道:“此字音韵清亮,字义也稳,星象上对应启明之象,有‘引途’之吉兆,可算一个。”
李主事也来了头绪,提笔写了“炳”字:“大人,这个‘炳’在《易》里说‘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用在此处既显体面,又不逾矩,您看呢?”
不等陈正说话,王主事又写了“焕”字。
陈正看着纸上的“烜、炤、炳、焜、”四个字,道:“再个‘炆’和‘炩’字吧!”
两人主事笑点头:“这六个字,陛下应当会满意。”
陈正将写有三皇子拟字的纸放置一旁,指尖在暖炉上虚拢片刻,沉声道:“三皇子的字定了,现在该议四皇子的。四皇子的生母是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无子就晋升了婕妤,生下四皇子后,晋升为淑妃,可见颇得圣宠。她又是夏国来和亲公主,如今夏国国势强盛,在征讨金国时,夏国亦出了力,陛下对夏国也多有赏赐。常言道,母凭子贵,可同理,子亦凭母贵。四皇子的名字,我们得好好想想,再三斟酌才行。”
李主事肃容拱手道:“大人所言甚是!淑妃娘娘位尊且得圣眷,夏国虽为藩属,然国力强盛,四皇子之名断不可轻忽。须配其‘子凭母贵’之尊荣,万不能择凡俗浅陋之字,必当往‘尊贵’‘恢宏’之向遴选方妥!”
王主事颔首,提笔,在纸上写了个“烨”字,“‘烨’有光辉灿烂之意,如‘烨烨震电’,既显华贵气象,既显华贵气象,又暗合淑妃出身夏国的“炎土”之象,其字火光灼灼却不躁进,恰能匹配四皇子身负两国邦交的尊贵身份,更衬出圣宠加身的恢宏气度。“
陈正盯着“烨”字看了半晌,缓缓点头:“此字音韵洪亮,字义也够大气,星象上对应紫微旁的亮星,有‘贵气傍身’之兆,算一个。”
李主事也来了思路,写下“燔”字:“‘燔’虽不常见,既显独特,又不失体面。”
“‘燔’字虽贵,但字里藏着‘炽热灼烈’之态,于星象对应中易犯‘火星过旺’之忌。四皇子虽身份尊贵,却需避‘锋芒过露’之嫌,且‘燔’字日常使用中多与祭祀、火祭相关,用于皇子名中,恐落‘重仪式轻人伦’的话柄,不妥。”陈正不同意用此事,“不如‘炫’字。‘炫’有光明、显赫之意,如‘炫服靓妆’,既显四皇子的尊贵身份,又贴合淑妃受宠的势头。”
三人一番商谈后,定下了:烨、炫、煜、炀、炯、灿,六个字。
字定下了,三人还得根据两位皇子的生辰日来推算一下,看看这字,是否合生辰八字、契五行旺衰,能否补足命格中潜在的缺憾,又不会冲撞本命星宿的吉凶走向。
三皇子与四皇子的拟字推算妥当后,陈正让属官将最终选定的字工整誊抄在奏折上,仔细核对姓名、拟字及简要注解,确认无误后,便捧着奏折快步往皇宫去。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