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儒道释,是学派宗教,也是势力,他们类似协会,地位超然。
拆解他们的组织架构,大致分为大圣地,小圣地,编外单元。
大圣地,被三教内外人所熟知,尊崇的,好似总部:
如终南山,敬亭山之于儒教。
如武当山,齐云山,青城山,龙虎山之于道教。
如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梵净山之于释教。
小圣地,则地方闻名,由编内人员组建,类似分部:
蜀川界内的见山书院。
圣都附近的青竹书院,红鸾观,云觉寺。
长生城的红日书院。
而编外单元,是不在册的,如小型道观,寺庙,私塾。
……
红日书院,是儒教在南疆的(小)圣地,由现任山长柏浩然创立。
柏浩然,原终南山学子,后因观念问题,出走并流浪江湖。
漂泊数年后,他于长生城创立红日书院,并快速扩张,招“贤”纳士。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他们的宗旨,是教化蛮族,让其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知书达礼。
但只有柏浩然自己知道,他是有着私欲:天下扬名,“证明”自己。
他的老师曾批评过,说他的功利心太重,成不了事,反而会误事。
因此,他誓要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证明”他可以。
红日书院创立后一个月,是一步一脚印,稳定发展,徐徐推进。
但副山长何欢来的到来,让柏浩然改变,他加快了扩张速度。
凡入红日书院之人,不看他的品性过往,只看当下的为人。
学子如此,夫子亦是。
当下为人,红日书院一方实际也没审核,还自比为“有教无类”。
所以,红日书院很快发展到了一个鼎盛,也陷入了瓶颈。
红日书院虽已是家喻户晓,但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们就只是一方势力,而非什么“圣地”。
而蛮族一方,也有他们自己的信仰。
他们只是接受并认可了红日书院的存在,但不会将之捧上神坛。
神坛之上,仅有不老山。
柏浩然不甘自己如此“平庸”,而何欢来也不甘自己权利之“少”,地位之“低”。
所以,当不老山内部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他们敏锐地洞察到了。
他们积极参与不老山的洗牌,深思熟虑,选择为风华盟站台。
后来见事不可为,又倒戈向臧无锋一伙。
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成为洗牌后的“赢家”,让红日书院更进一步。
……
不过有关红眼女鬼的事情,却不是现在,而是以前。
两年之前,红日书院正处快速扩张之际。
因何欢来建议,柏浩然设立的门槛很低,低到有能,有钱,有心就可以。
所以,有不少品行不端,滥竽充数之辈,他们“悄然”混了进来。
当然,也有不少贤才来投,比如红渠先生。
而柏浩然口中的陆夫子,陆器,一开始,也在他认为的此列之中。
红眼女鬼仅仅出现了两次,但都杀了人,一次是一家四口,一次是十多人。
看起来,红眼女鬼是随机杀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