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6章 孝子治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孝子治国(1 / 2)

公元1064年5月,曹太后正式下诏还政于赵曙,从此她不再过问任何的军国大事。得知此事,身为枢密使的富弼顿时大惊失色!

富弼吃惊的是如此重大的国事他这个枢密使竟然在事前毫不知情!他其实早就知道韩琦已经不是从前他所认识的那个韩琦了,可他没想到在自己守丧三年期间韩琦会变化这般之大,这样看来韩琦在揽权方面比当初的文彦博可谓是尤胜百倍。想当初富弼在守丧之前就是宋朝的第一宰相,可每当有重大国事的时候富弼都是和枢密院方面相互通气,然后再决定事情该如何处置,而当时的枢密使正是韩琦。如今韩琦在皇帝亲政这事上却没跟枢密院有过任何的商量,整个事情完全就由韩琦一个人给承包了,如此所为,这让富弼觉得自己这个枢密使在韩琦眼里几乎就是一团空气。

韩琦作为官场老油条当然不是那种不知道规矩的无知之徒,恰好相反,他是相当讲究和在意这些东西的人,可这套标准是他用来要求别人的——那些身份和低位不如他的人,而他自己却从来不守这些规矩,哪怕你是富弼也不行。在这一点上,韩琦和寇准颇为类似——天子老大,我老二。

在富弼因为曹太后还政一事而对韩琦口出怨言后,韩琦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大言不惭地说道:“这又不是我的主意,太后那天是临时给我说的这事,况且我怎么可以把这事到处拿去给别人说!”

韩琦既然是这种态度,作为一个谦谦君子,富弼自然也不能跟已经进化成政治流氓的韩琦当众骂街。但是,在这次事件过后,富弼和韩琦之间的关系就变味了,甚至于他们之间本来就存在的一点缝隙也就此变成了一道不可缝合的裂痕。

暂且先不说韩琦和富弼之间的这场恩怨,我们来看看整个大宋此时最为春风得意的那个人都干了些什么。那个人是谁?还能是谁,自然是刚刚亲政的天子赵曙!

我们这里要着重提到的是赵曙和他的宰辅大臣们之间的两次谈话,这两次谈话看似在闲聊,但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彼此都是各怀心思。

某天,赵曙看似很忧心地问身边的这帮两府大臣:“各位爱卿,天下积弊甚众,我们应当何以裁救啊?”

众人一听这话不由得两眼放光,看来这新皇帝还真是一个励精图治之君。他不但知道宋朝并非表面所看到的那般繁荣昌盛,还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他还是很希望把这个国家给治理好的。然而,赵曙的这个问题也是很让事这时候就集体缩了头。眼看身为首相的韩琦没有发话的意向,他们这几个小弟也只能缄默不语,这里面也包括了平日里能言善辩的欧阳修。

这里多说一句,自从当上了参知政事之后,欧阳修的屁股就跟着脑袋一起转了方向。以前他的火力全都喷向了宰执集团,而这会儿他成了在宰执集团的守擂先锋。垂帘听政时他和曹太后争,赵曙亲政后他和言官们骂成一团,而且每次都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把言官们喷得体无完肤。可以说,这人从始至终都是庆历年间的的那个“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愤怒青年,只是如今他成了万户侯,他的枪口自然也跟着一起调了头。这样的人当然免不了遭人恨,而欧阳修根本不在乎,他甚至自比当年的名相王曾,说他的一切所为都是出于公心,他也不在意是否会因此而开罪于他人。

主理国家政务的中书省此时竟然集体成了哑巴,这就让现场的气氛顿时显得有些尴尬,这就像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但老大富弼就决定站出来给赵曙挽尊。

富弼回道:“陛下,国家的积弊需要慢慢整改,切不可进行大刀阔斧式的动作,那样可能会伤及国本。”

赵曙一下子就来了劲儿,他接着问道:“那我们以宽为治,如何?”

枢密副使吴奎笑着回道:“圣人治人当以宽,但这个宽也应当有个节制,不可无度,应刚柔并济。”

赵曙点点头表示同意,可他突然间莫名其妙地转换了话题,他又问到了唐朝是如何处理和对待皇室子弟的一些事情,这里面包括了皇室子弟参政和恩养等一系列的问题。

中书省这边继续地对此保持沉默,因为韩琦这会儿还没有把准赵曙的脉,他还在“揣摩圣意”。富弼虽然也不知道赵曙为何会问到这些问题,但他还是老实地回了一句:“唐朝时确实有很多名臣都是出自李唐宗室。”

看赵曙这意思他似乎也是想让宋朝的皇族子弟参政议政,但宋朝和唐朝可是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赵光义的帝位本就很有争议,因此防范宗室的力量壮大也是宋朝的一大国策。赵曙显然是忘了他的老祖宗是怎么得来的皇位,更是没能看懂赵光义为何要对宗室那般严加防范。

在这一点上就连吴奎都比赵曙看得透彻,针对赵曙有意要给皇室子弟加恩的意向,吴奎很是委婉地对赵曙说道:“我朝皇家宗室的待遇已经够好了,如果再给他们更大的恩惠恐怕会让朝廷财政不堪重负,臣觉得我们反而应该对他们的赏赐予以削减。”

枢密院这边被赵曙的这些问题弄得一头雾水,可韩琦此时却是在心中狂喜,因为他终于摸到赵曙的脉:原来陛下所谓的“革除天下积弊”只是引子和幌子,他绕了这么大一个弯目的就是想大规模地加恩于赵宋的皇族宗室子弟。搞明白这一点后,韩琦也终于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在哪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