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到蓝武的答复,脸上那份温和的笑意更浓了几分。他停下脚步,转过身,背着双手,仰望着头顶的明月,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好!朕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朕失望。”朱棣的声音低沉有力。
“既然北镇抚司的密探已经在探金帐汗国的情况,那便放开手脚继续去干。”
“前期准备工作,你尽管去做,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虽然最近几年无法发兵攻打,但我们的影响力要到那里,要让那里的人知道我大明的威严。”
“总有一天,朕要让大明的旗帜,插到那里去!”
“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蓝武沉声应道。
蓝武发现,即便已经做了十多年的皇帝,但朱棣的雄心壮志,却从未改变。
这对蓝武来说自然是大好事,因为他是武将,只要还有仗打,那他就还会被倚重,就不存在被清算的危险,这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又就金帐汗国的地理形势、风土人情以及可能的进军路线,简单地交换了一些意见。
朱棣的洞察力和决断力,让蓝武再次感受到了这位帝王的强大。
他如今对于遥远西方的了解,也超出了蓝武的预料。
显然,这些年朱棣也并非是什么都没有做。
他比起历史上原本的自己,恐怕要更清醒,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一番谈论之后,朱棣话锋一转。
“蓝武,如今你既已回京,京营大帅一职,不知你可有兴趣?”朱棣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询问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蓝武心中一动。
他如今还是大将军,理论上来说,其实本来就是京营大帅。
不过现在朱棣这么问他,恐怕是有意试探他的。
京营大帅,这可是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实职。
如今担任此职的,乃是魏国公徐辉祖。
朱棣将他从北平调回京城,赋闲了半年,很快便又让他坐镇京营。
但京营二十万人,自然不可能只让一个国公全管,如今蓝武回来,或许朱棣有意让他去分徐辉祖的权。
当然这也只是蓝武自己的猜测,但对于他来说如今的权势已经足够了,暂时不太想插入到和魏国公府的争斗中去。
所以蓝武没有丝毫迟疑,他摇了摇头。
“父皇,儿臣刚回来,还是想要歇一歇。”
“而且徐国公久经沙场,忠心耿耿,京营有他已经足够了,儿臣就不去添乱了。”
蓝武说得很诚恳,他不知道朱棣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这的确是如今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朱棣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之色。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蓝武说完,才轻笑了一声。
“你小子啊,倒还是这性格。”
朱棣拍了拍蓝武的肩膀。
“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