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出身于三河的本多正信对先前今川家意图与后北条家、武田家三家缔结三国同盟之事再清楚不过了。
当初,今川义元为了能够专注于经略东海道诸国,进而挥师上洛,便让太原雪斋的四处奔走、斡旋之下,与意图专注于经略信浓的武田家、经略关东八国的后北条家相互进行联姻,并以此来成立姻亲之盟。若是三家大名之中任意一家发生对外战事,或是遭到侵攻,那么便相互进行支援。
然而,在上杉清定的大力阻挠之下,甲相骏三国同盟并没有像另一个次元那样顺利缔结。
即便后北条家发生了内讧,导致后北条家呈现两分的状态,北条氏康的长男北条氏亲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就算北条氏亲将妹妹北条早川姬嫁给今川义元的嫡男今川氏真,与今川家正式缔结姻亲之盟,并恢复了与今川家之前的友好关系,之后还迎娶武田信玄的长女武田波瑠姫(黄梅院),想方设法达成了甲相骏三国同盟。
可越后上杉家在上杉清定的带领下,不仅迅速静谧了越后七郡,还先后兼并佐渡、越中、岩代、上野等国,在趁着后北条家发生内讧之际,大肆在武藏、下野、下总、上总、常陆等国开疆拓土。
故而,本多正信就给筱原长房举出了甲相骏三国同盟这个例子,并提醒他应尽早与毛利家、大友家、河野家、石山本愿寺、备前守护代浦上家、仁木家、六角家、对马宗家、土佐国司一条家等一切与上杉家为敌的各方势力进行缔结盟约,避免各自为战后被上杉家各个击破。
竹中重治也非常赞同本多正信的提议,毕竟上杉家在近畿诸国的根基不深,且影响力远远不如三好家,应趁着上杉军本队班师返回东国之际,大举反攻,将战线推回近江三关(不破关、铃鹿关、逢坂关),进而对才臣从上杉家不久的播磨、山城、大和、河内、和泉、近江、越前、若狭、丹波、美浓、伊势、纪伊等国的国人领主们进行调略,迫使上杉家陷入永无止尽的平叛之中,无力再度纠集大军发兵上洛。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上杉家在压制山城全境后不久,就以近畿诸国尚未静谧、禁里御所残破不堪,以及六角家派遣刺客杉谷善住坊行刺为由,进行迁都,并以武藏江户城作为新的都城。
即便反上杉家一方势力反攻近畿诸国成功,并再度控制了京都,却并不能像从前那样挟天子、将军以令诸侯了。
因为,京都眼下只是徒有其名。不仅现任征夷大将军的御所远在相模镰仓郡的镰仓御所,正亲町天皇与一众亲上杉家的公卿们还滞留于越后颈城郡的府中御所之中,等待新都城的竣工。
可以说,就连南朝皇嗣,反上杉家一方势力都找不出任何一个可以令人信服之人。
在上杉家攻灭伊势北畠家之际,被伊势北畠家长期庇护的大塔宫、小仓宫等南朝宗室后裔皆被上杉军偏师大将沼田祐光先后铲除,无一人幸免。
这就使得反上杉家一方势力无法通过拥立新帝来与上杉家进行分庭抗礼。
为此,筱原长房便打算通过拥立与西国诸大名、国人领主关系密切的足利义维为武家栋梁,让其作为己方的大义名分来继续与上杉家进行抗争。
只是,足利义维这些年已经在大起大落、颠沛流离之中已经醒悟了。他冷静的意识到足利将军家是无法做到中兴。即便自己侥幸登上了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之位,那也是成为任人摆布的玩偶罢了,根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处理政务,更不可能让五畿七道的武家听命于自己。
想当初,足利义维从阿波渡海前往和泉堺町是何等的风光?!
大永五年(1525年),细川高国让出家督之位的儿子细川稙国病亡。次年,细川高国的从兄弟、细川典厩家家督细川尹贤与近臣波多野元清、香西元盛、柳本贤治三兄弟的对立激化:波多野元清领有丹波国多纪郡,香西元盛奉高国之命继承山城下五郡守护代香西元长之位,柳本贤治则继承侍奉细川高国的柳本家家名,并迎娶摄津守护代药师寺国盛(药师寺元一之子)之女。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