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本庄繁长于播磨境内一路高歌猛进之际,上杉军本队已经完成了对石山本愿寺、堺町两地的包围。
与石山本愿寺方面还在争论是否向上杉家降服相比,堺町的原本准备负隅顽抗向会合众豪商们倒是在千利休、今井宗久、津田宗及等人的劝说下,最终为了避免繁华的堺町毁于一旦,便选择向上杉家降服,并填平壕沟、遣散浪人。
之所以堺町方面与先前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发现原先称霸近畿诸国的三好家根本无法与上杉家相抗衡,更无法维持在近畿诸国的霸权;另一方面,与堺町唇齿相依的平野乡不再选择支持三好家,以及与堺町会合众联手对抗上杉家的侵攻。
平野乡与堺町的管理模式相近,是由坂上氏的七家庶流来共同管理,即平野七名家(末吉家、平野土桥家、辻花家、成安家、西村家、三上家、平野井上家)。
平野七名家的来头可不小,家祖是坂上田村麻吕(东汉灵帝曾孙刘阿知后裔,坂上苅田麻吕次子,平安时期名将,实质上的首任征夷大将军)的次男坂上广野的曾孙坂上行松。
作为平野七名家之中,实力较强,且担任平野七名家笔头的末吉家从最初的国人领主已转型成豪商,不再热衷于攻城略地、上阵拼杀。
不过,就算末吉家以豪商的身份活跃于摄津、和泉两国,依旧拥有在平野乡极大的影响力。
曾经,堺町一旦受到攻击,当地的老弱妇孺就会往东北方的平野乡逃。反之平野乡一旦受到攻击,当地的老弱妇孺就会往堺町逃。
故而,堺町与平野乡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
即便京兆细川家、三好家先后称霸近畿诸国,也没有在平野乡设置代官,反而是默许了平野乡的自治权,以换得堺町会合众的支持。
最初,平野七名家是不打算掺和三好家与上杉家争夺近畿诸国的霸权,对于他们来说近畿诸国完全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霸主轮流做。
当朝仓家、浅井家、若狭武田家、伊势北畠家等位于近畿诸国的有力大名被先后攻灭,以及六角家、仁木家、三好家等有力大名被上杉家重创,还有金吾畠山家、丹后一色家、波多野家、荻野家等大名先后臣从于上杉家后,平野七名家这才意识到上杉家与曾经在近畿诸国称霸的京兆细川家、三好家不同,绝非为了天下人的虚名,而是打算真真正正的对近畿诸国进行实质的统治,并进行一元化。
为了避免家名断绝,以及平野乡遭到兵燹而毁于一旦,以末吉利吉(平野利吉)、土桥九郎右卫门为首的平野七名家很快就达成一致——向上杉家降服。
如此一来,堺町东北方可谓是门户大开。
加上以千利休、今井宗久、津田宗及等人为首的少数堺町会合众本就不愿意与上杉家交恶,他们早就暗中通过倒向上杉家一方的荒木村重、芥川孙十郎等摄津诸将与上杉家搭上线。
最后,堺町会合众的豪商们经过再三权衡后还是选择了妥协。
因为,短时间内的三好家无法重返近畿,再加上越水城在上杉军本队的围攻下已是朝不保夕。就算堺町会合众能利用超强的财力拉起一支数千人规模的军势,以及装备三千余挺铁炮。但这些在兵力雄厚,且装备着佛郎机炮的上杉军本队面前无疑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看的,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繁华的堺町像京都那样毁于战火。
随后,堺町会合众便派遣小西隆佐(油屋弥九郎)作为使者前往上杉军本队本阵所在的芥川山城,与上杉家协商停战和睦之事。
同时,上杉清定还指认东竹甲清(田中甲清)作为石清水八幡宫(男山八幡宫)别当、石清水田中氏一门总领等职,并让其更名为田中甲清。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