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销售的工作人家还问有没有工作经验呢。
治理一方百姓就可以随便乱搞是吧。
“我不是说你一定要做得多好,但是你总不能在上任之前什么都不知道吧。
发展农业,你不知道当地种植什么作物。
就算知道了农作物的种类,你也不知道这些农作物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什么土壤气候收成高。就这你还想着发展农业,怎么发展?
你也别觉得我强人所难,了解大明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及它们的分布范围和生活习性这些很难吗?
对了,现场有没有人对这方面有了解的,举手让我看看。”
好吧,这个问题不仅不为难,还是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当即就有很多人举手了。
这些人都是来自农村,家里条件一般般的,有一些甚至自己下地干过活儿。
朱吾适随便点了个人。
那人对于大明现有的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都有所了解。
当然也有很多不了解的。
但是比那个说要当官的就强太多了。
其他他知道河南地区传统农作物是小麦,现在朝廷又在推广玉米。
这两种农作物刚好可以无缝衔接。
也知道朝廷在鼓励河南地区,尤其是豫北地区种植棉花。
因为棉布已经出现了,甚至有取代麻布的趋势。
“你了解这些东西用了多久?”
回答问题的人涨红着脸说道。
“王爷,我也不知道用了多久,我没有特意了解过。”
“那你知道如何种植小麦,如何种植玉米吗。”
那人脸更红了,甚至羞愧得不敢看朱吾适。
“王爷,我们那里都是种植水稻的,对小麦确实不了解。玉米的话倒是知道。”
朱吾适又问那个想当官的人。
“这些农业知识,你知道吗?”
想当官那个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是城里长大的,哪里下过地啊。
“我知道,你们在场的很多人没有亲自种过地,对这些事儿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
就像我,我也不会种地,这没什么丢人的。
但是,如果你要主政一方,治理一方,那你就必须要懂这些东西。
你要发展农业,你不懂农业怎么发展?
靠当地百姓自己发展吗?他们如果会发展,那就发展起来了,还用你说?
还有商业,你不懂,那怎么发展?
包括治理水患也是一样的,一窍不通,怎么治理?
我不是说你一定要精通了这些事儿才能去当官。
但是你总不能一窍不通吧。
举个例子,你是个百姓,你家发生刑事案件了,你要知县给你做主。
然后你发现知县对大明律法一窍不通,你作何感想?”
这个例子一出,台下众人狠狠共情了。
如果说发展农业啥的还不能让他们共情,那律法这个就真的是可以共情了。
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遇到过刑事案件。
但是这种事儿多少也听说过吧。
没听说过还没看过戏啊,关于冤假错案的戏文可是不少。
窦娥冤不就是嘛。
只要有共情,这些人自己就开始想朱吾适说的其他的。
如果自己是百姓,知县不懂农业,应该种小麦的季节,非让种玉米,理由是玉米产量高,这尼玛不得气死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