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大唐钓鱼人> 第236章 军国重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6章 军国重器(2 / 2)

葛仓憋了半天,噗通给葛三爷跪下,说到:“三叔,小侄求您一件事,小侄想成亲。”

这话葛明觉得一点也不意外,二哥的意中人葛明隐约看到过,这一听以后可能不回临渝,自然想把这件大事定下来。

葛三爷沉着脸说到:“如果还是上次那户人家,你就不要开口了,你三婶同样不同意。”

葛仓一听如同五雷轰顶一般,眼中居然有了泪水,哽咽着说到:“三叔,侄儿只喜欢这么一个人,求三叔成全。”

葛三爷怒道:“婚姻之事讲究门当户对,一个小贩家的女娃配不上你。要是真让你娶了这样一个女子,将来三叔下去怎么有脸见你父母?不是要被他们戳着脊梁骂?”

“仓儿,你要听话。过些日子到了京城,让你尉迟叔叔帮你运作运作,弄个有实权的官职,将来还怕找不到合适的媳妇?”

葛仓还想继续说,葛三爷一摆手制止了葛仓,黑着脸转身出了房间。

葛粮赶紧把葛仓扶起来,恨铁不成钢的说到:“老二,你是哪根筋儿不对了?不过一个小贩家的女子,居然还为她流了眼泪?当年你身受重伤都没见你哭过。”

“三叔说的对啊,到了长安做了官,什么样的女子找不到?老二,你要听话,三叔都是为了你好。”

葛粮现在是老婆孩子热炕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感情这种事是非常神奇的。葛粮这是运气好,碰上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还算门当户对的女子。

葛仓懒得搭理葛粮,擦了擦眼泪对葛明说到:“明哥儿,你比二哥聪明,你帮二哥想想办法才是。”

葛明叹了口气,说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二哥,不是小弟不想帮你,小弟今年才多大。对于你们这些人口中的感情,爱情之类的完全听不懂。”葛仓一个标准的古代男人,居然还玩专一,这不是对当下法律的侮辱吗?你这是在违法。

葛粮开口说到:“卧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老四,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懂这些?”

葛仓眼睛一亮,急忙问道:“老四,你是不是有办法?”

葛明说到:“办法只有一个,但是不准让人知道是小弟出的主意。”

两个哥哥齐声问道:“还不赶紧说?”

“二哥,你就跟我娘说,那女子有了你的孩子,大夫说还是个男娃。我娘最怕的就是子孙不茂,将来下去没脸见祖宗。”

“卧槽,老四,这种办法你都想得出来,大哥算是看错你了,小小年纪居然如此龌蹉。不过呢,确实是个方法。你大嫂生了一个女娃,三婶对你大嫂明显不如以前好了。”葛粮想到这里,居然还叹了口气。

古人重男轻女,尤其是稍稍有点家底的人。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加重男轻女,古代的北方人重男轻女更是可想而知了。后世反而是南方重男轻女,那是因为不少人都是北方人躲避战乱迁徙到南方的。

葛仓欲言又止,憋了半天没说话,葛明只好说到:“小弟看你也没这个胆子,那就换个法子。跟我娘说要纳那个女子为妾,将来你不娶正妻也就是了。”

身份如同一道鸿沟,根本就无法逾越,这是古代的价值观,穿越者葛明也毫无办法。别说是在唐代,就算是后世市长的侄子娶个卖包子的姑娘,貌似都是不存在的,基本可以说没有。

“老四,这倒是个法子。老二,三叔三婶不想你娶她为妻,但是没有不能纳妾。那就纳妾,走一步算一步。”

葛明这种馊主意,居然获得了两个哥哥的认同。。。。。。

妾从来都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在唐代基本相当于奴婢,还要陪主人睡觉。当家主母想要弄死就弄死,根本就没地方说理去。

据说到了宋代做妾的才稍稍有了那么一点点地位,采用的是合约制。比如签了三年合同,给多少多少待遇,三年过后可以考虑是否续约。

甚至有的合约中写明,就是为了生孩子,生了孩子把孩子留下,拿着钱财就可以走人了。今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葛仓因为自己心仪女子的事,跟葛三爷和刘氏有过抗争,但是基本都是下跪、磕头、大哭、装可怜为主,是不敢做太出格的。

要是葛明的话可能会考虑离家出走、私奔之类的,这都是受了后世“坏思想”侵蚀导致的。对于跟父母师长的关系,看的比古人轻一些,这也是后世的价值观体现。

两个哥哥嘀嘀咕咕,然后去见了刘氏。葛明自然不想跟着去,这种事自己没办法参与,毕竟年纪还小。以免被母亲误以为他想媳妇了,然后早早被订门亲事,到时候除了离家出走还真没别的办法。

几天之后,葛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二嫂就算进门了。跟大嫂从大门进入葛家不同,二嫂是从侧门进的。葛明第二天才见到二嫂,这个二嫂有些瘦弱,给葛三爷和刘氏行礼时也有些唯唯诺诺。

又过了几天,葛粮、葛仓打算启程去长安。

葛三爷把两人叫到面前叮嘱了半天,两人头点的如同小鸡吃米一般,葛三爷这才放心。

葛明准备了些东西,让两个哥哥带给恩师房玄龄,无非是香水、香皂而已。不知道恩师家女眷多不多,房夫人可是吃醋一词的由来,再说这东西自己不用送人也是好的。

葛家现在香水产量稍稍有所提升,出产依然很少,所以只有很少量在市面上能够见到。也正因为这个,在长安的价格居高不下,是众多贵妇人疯抢的好东西。

顺便带上自己的功课,葛明跟房玄龄这对师徒,如同后世的函授一般,经常书信来往考较葛明,葛明自然不在话下。偶尔还抄上一首诗让房玄龄给改改,当然这是谦虚的话。

房玄龄哪里有诗才?谁听过房玄龄的诗句?自然一个字都改不了。不过老房喜欢拿着葛明的诗显摆,所以葛明虽然没到长安,在诗才上已经有了一些名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