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太子,没有政治智慧,蠢钝之人。当初立他为太子,是因为他是皇后养子,背后有王氏势力支持,这只是权宜之计。
次子萧氏所出,同样背后有关陇势力支持,比长子聪明一点,但也没有政治智慧,不具备一个合格的太子该有的能力。
三子,宫女所出,虽然还年幼,但已显木讷。家世卑微,宫外没有一丁点势力支持,人也不够聪明有能耐,傀儡皇帝的最佳人选,他不会让其成为太子的。
唯有四子唐昭,不过三个多月大,从他眼神清澈灵动,仿佛汇聚了天地灵秀来看,就让唐治越看越爱,简直是梦中期待的继承人模样。
至于宁儿说的,长大后是个蠢笨的。
皇帝唐治绝对不认可。
宁儿看过来的视线,他其实感受到了。
唐治继续逗着儿子的小手,心中期待着宁儿会如何做,制造机会配合他废掉太子。
宁儿行事,向来站得住脚,从不会拿莫须有的事情栽赃算计别人。
所以,就算是制造机会,也是堂堂正正的。
至于太子,若他真有长进,没钻进宁儿布置的陷阱,反而挣脱出来,那他会重新正眼看待他,估量他是否合适当太子,继续给他机会。
可若是这么简单的后宫争斗都躲不过,还是阳谋,那他就该退位让贤。
当然这些心里话,他不会明说。
思宁到底是经历过几世宫廷生活的,对于皇帝的心思一猜一个准。
当然,她也没有表露出她看明白了。
而是继续当她的贤后,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外在表现就是宫中宫女太监们都规规矩矩的,不再像废后和废德妃管理时候那般浮躁。
对此,皇帝唐治感受很深,仿佛回到母后还在世时候的后宫。
而且宁儿沉静温婉,还善于察言观色,总能在他为朝政烦忧时,恰到好处地递上一杯清茶,说几句宽慰解颐的话。
比如现在。
再次驾临钟粹宫的唐治,蹙紧眉头,太阳穴处隐隐作痛。
本身医术惊人的思宁,立马就发觉了他的问题。
思宁悄悄走到他身后,纤纤玉指按上他的太阳穴,轻柔地按摩起来。
“陛下又为朝政烦心了?”她的声音温柔似水。
唐治闭目享受着她的按摩,叹道:“还不是那些老问题。舅舅等人处处掣肘,朕想拿回被他们分掉的国家利益,他们便以与民争利为借口阻拦。\"
思宁手下不停,轻声道:“臣妾不懂朝政,但知道陛下励精图治,一心为民。
诸位大人或许也是一片忠心,只是方法与陛下不同罢了。”
思宁不说一句长孙无畏的坏话。
陛下和长孙无畏毕竟是甥舅关系,她可不相信陛下身边没有长孙无畏的人。
就算她立场和长孙无畏这边对立,但到底自己儿子和对方有血缘关系,总要给点面子对方,也是她划出的给长孙无畏的底线。
想来,久历朝堂的长孙无畏,会敏锐的抓住这点底线的。
将来若是长孙无畏落败了,太子被废了,长孙家也能凭借着她划下来的底线,不担心被她落井下石,甚至还有重新起来的机会。
这是她给长孙无畏释放的暗示。
唐治听罢,忍不住多看了思宁一眼,眼眸里迅速闪过一抹赞赏的笑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