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不信,这就说明你们见识少吧!”
...........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博主说的话。
司马光,朱熹,方孝孺等人那是顿足捶胸。
朱熹朝着天幕大吼:
“这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啊。”
“竟然有人这样恶意造谣!”
“我们儒家哪可能去忽悠别人干这种事?”
“我们辅佐君王,那是希望君王能够创立一番伟业,”
朱熹的儿媳妇就问他:“阿翁,那你觉得这件事情是假的了?”
“或者说,阿翁你觉得如果管仲真的让齐桓公把自己父兄打下的土地还给别人,那你们是不是要给管仲再扣个30分呢?”
“齐桓公是不是在人类智商的下限反复横跳呢?管仲是不是在忽悠人家地主家的傻儿子呢?”
“如果齐桓公真这么干了,那你们觉得齐桓公是不是也是傻子中的傻子,义父中的义父呢?”
朱熹听到他的儿媳妇儿这么问,心里面顿时就一个激灵。
这是让他表态,要让他先去判断,这件事到底是对是错。
然后再说这件事儒家干了没?
齐桓公干了没?
管仲干了没?
这朱熹一下子就为难起来了,因为他怕儒家真这么干了,齐桓公真这么做了,管仲又真这么忽悠人家了。
那岂不是他们亲自否定了管仲等人。
要知道他们儒家是不去管对错的,只管立场,什么立场对儒家有利,他们就站什么立场,至于对错那是小孩子才会考虑的东西。
朱熹不想回答,可一些见识浅薄的博学鸿儒,却直接替朱熹把这个问题给应下了。
他们黑着脸对朱熹的儿媳妇说:
“就算儒家再怎么偏向自己所选举出来的圣人和霸主!”
“我们也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这种把自己打下的土地又还给别人的做法,那真是在玩小孩子过家家,”
“尤其是在争霸战争过程中,都是炎黄子孙,一个王朝必然要进行内部的统一,这种统一战争怎么可能会干这么幼稚的事情呢?”
好好好,既然你们都觉得这很幼稚,那就没事了。
朱熹的儿媳妇真怕这些人又开始抬杠,所以她要先让这些人判断对错,再让这些人选择立场,这些人就不能把自己吐出去的唾沫给舔回去了。
等这些人表态之后,朱熹的儿媳妇就在天幕中询问:
“博主你要拿出真实可靠的数据啊,没有证据有些人是不认的。”
…………
陈勇笑了笑,那当然是有证据的,没证据谁敢造这种谣呢?
这么炸裂的东西哟,真没点真东西,可能就会被人喷成狗的。
他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视频直接点击发送。
这时候天幕中画面一变,古朴泛黄的竹简呈现在了天幕中。
竹简的封面上写了古朴的几个大字:
《国语·齐语》
《作者:左丘明!》
当竹简缓缓展开,用春秋时代特有的篆体写出的文字,正在诉说着那令人无法解释的齐桓公的奇谋妙计。
第一段对话是这样说的
《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
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
【齐桓公说:“我想要向南征伐,以哪个国家为主攻对象?”】
【管仲回答说:“以鲁国为主,归还侵占它的棠、潜两地,这样可以使齐国在海边有依托,在海湾有岛屿可作为屏障,在环山地区有坚固的防守。”】
【神奇吧,】
【齐桓公向南进攻,要归还齐襄公时期侵占鲁国的土地,这样鲁国就能帮助他了。】
【这就是咱们管仲出的千古奇谋。】
【你以为只是这样吗?】
【不!不!不!】
【咱们看第二段,他还归还了谁的土地。】
竹简上的内容继续浮现。
《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
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地台、原、姑与漆里,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
【这段史书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齐桓公说,我如果向西进攻,该怎么办?】
【管仲就说,就要归还侵占卫国的土地。】
【卫国的土地,齐国可是要了很多,毕竟齐襄公帮助宣姜母子清洗卫国,也是有酬劳的。】
【不能白打工啊!】
【亲兄弟明算账。】
【何况他和宣姜的儿子还不是一个姓氏。】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不不,还有呢。】
天幕中,竹简的文字继续浮现。
《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
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牢。”》
【这段,就是管仲说的,向北征发,就是归还拿到燕国的土地。】
【这就是管仲给齐桓公的奇谋妙计,让他把齐襄公时期,夺取鲁国,卫国,燕国的土地,全部还给人家!】
【这样的,齐国就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如果古代争霸战争这么打的话,我估计天下早就太平了,因为打完之后,就是把东西在还回去。】
【我就问,奇葩不?】
【我就问,这是不是证据呢?】
【这种策略牛逼吧!】
【有的人还怎么说,齐桓公时期,比齐襄公时期的疆域大呢?他怎么可能大呢?】
【来来来,说说呗!】
............
ps:
其实史书上,早就说了这件事,可是有的人就是主打一个我不听,我不听。
一天天的,谁什么谁谁谁是野史,结果自己连正史都不看。
为什么人家地图上说,齐桓公时期疆域很小。
因为人家史学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齐桓公是真往外送地啊!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