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6章 回城(2 / 2)

“没多久,”秦淮茹摇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单位说你今天回城,我一早就来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儿在怀里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妈妈给她做了新棉鞋,说邻居家的小狗生了崽,说幼儿园的老师夸她画画好看。叶辰听着,时不时应一声,心里像被温水泡着,软乎乎的。

路过菜市场时,秦淮茹拉着他拐了进去:“买点肉吧,晚上给你做红烧肉。”

菜市场里热闹得很,小贩的吆喝声、自行车的铃铛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叶辰看着鲜红的猪肉、翠绿的青菜、堆成小山的土豆,突然觉得,这吵吵闹闹的场景,比乡下的寂静更让人踏实——这是家的味道。

“给我来二斤五花肉,要带皮的。”秦淮茹熟练地跟摊主搭话,“再称一把菠菜,要新鲜的。”

叶辰抱着女儿,靠在旁边的柱子上看着。秦淮茹穿着件灰色的棉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八个月不见,她瘦了点,但眼神里的光更亮了。他突然想起临走前,她半夜起来给他缝扣子,说:“到了那边好好干,家里有我呢。”

“爸爸,你看!”女儿指着远处的糖葫芦,眼睛亮晶晶的。

叶辰笑着掏钱买了一串,递到女儿手里:“慢点吃,别扎着嘴。”

回家的路不算长,却走得格外慢。女儿叼着糖葫芦,在他怀里慢慢睡着了,口水蹭在他的棉袄上,像朵小小的浪花。秦淮茹挽着他的胳膊,絮絮叨叨地说家里的事:“你走后,单位给咱家换了间大点儿的房子,带阳台的;妞妞上了幼儿园,第一天哭了半天才肯进去;你妈上个月来看过我们,带了一篮子鸡蛋……”

叶辰听着,时不时点头,心里的空缺一点点被填满。原来他不在的日子里,家里的生活也在有条不紊地继续,而这一切,都是秦淮茹在撑着。

走到家属院门口,遇见了老邻居张大妈。张大妈眼睛一亮:“叶辰回来啦?可算盼着你了!你家秦淮茹一个人又上班又带娃,不容易啊。”

“是啊,回来了。”叶辰笑着点头,心里更不是滋味。

上楼的时候,女儿醒了,指着二楼的窗户说:“爸爸,家!”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煤气味混着饭菜香扑面而来。房子果然大了些,墙上贴着妞妞的画,桌上摆着个新暖瓶,窗台上还放着盆仙人掌,绿油油的。秦淮茹把他的工具箱放在墙角:“先洗手,我去做饭。”

叶辰抱着女儿坐在沙发上,看着秦淮茹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从布包里掏出王大爷给的红薯干,还有公社给的腊肉,一一摆在桌上。妞妞好奇地拿起一块红薯干,咬了一小口,眯着眼睛笑:“甜!”

“这是王爷爷给的,”叶辰摸着女儿的头,“以后爸爸带妞妞去乡下玩,让王爷爷给你烤玉米吃。”

“好!”

红烧肉的香味飘过来时,叶辰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他走进厨房,从后面轻轻抱住秦淮茹的腰。秦淮茹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慢慢放松下来,声音带着点哽咽:“别闹,妞妞看着呢。”

“我想你了。”叶辰把下巴搁在她的肩上,声音闷闷的。

“嗯,”秦淮茹的肩膀轻轻抖着,“我也是。”

晚饭时,妞妞坐在宝宝椅上,拿着小勺子给自己喂饭,弄得满脸都是油。叶辰和秦淮茹看着她,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亮了,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吃完饭,叶辰给妞妞洗了脸,哄她睡下。回到客厅,秦淮茹正在给他收拾行李,把乡下带回来的土产一一归置好。他走过去,从背后拿出个小布包:“给你的。”

秦淮茹打开一看,是支梅花形状的木簪,雕得不算精致,却打磨得光滑发亮。“这是……”

“在石洼村的时候,找木匠师傅学的,”叶辰有点不好意思,“手笨,雕了好几天才成。”

秦淮茹把木簪插在头发上,对着镜子照了又照,眼眶红红的:“好看,比城里买的还好看。”

她转过身,扑进叶辰怀里,再也忍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叶辰紧紧抱着她,闻着她头发上熟悉的肥皂味,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分开这么久了。

夜深了,窗外的汽车声渐渐稀疏。叶辰躺在床上,听着身边秦淮茹均匀的呼吸声,还有隔壁房间妞妞偶尔的梦呓。他伸出手,摸了摸床头柜上的证明——张书记给开的那份,上面写着“叶辰同志在驻队期间表现优异,吃苦耐劳,深受群众好评”。

他想起石洼村的星空,比城里亮得多;想起王大爷的烤红薯,甜得烧心;想起村民们在打谷场上的笑声,比任何掌声都实在。但此刻,他觉得,没有什么比身边的温暖更重要。

回城的感觉,就像漂泊的船终于靠了岸。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热闹,不管乡下的日子多踏实,家永远是最让人安心的地方。叶辰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明天醒来,他要去单位报到,要带妞妞去公园,要给秦淮茹做一顿早饭——属于城市的、属于家的生活,要重新开始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画了道银线,像条温柔的河,静静流淌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