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了你的。”叶辰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又看了看怀里的槐花,“槐花想吃啥?鸭皮还是鸭肉?”
槐花小声说:“要给妈妈留一块。”
秦淮茹心里一暖,摸了摸女儿的头:“乖,妈妈不饿,你们吃就行。”
排队的时候,小当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讲学校里的趣事,说同桌的橡皮丢了,他把自己的分了一半;槐花则安安静静地靠在叶辰怀里,时不时揪揪他的耳朵,玩得不亦乐乎。叶辰和秦淮茹听着,时不时相视一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终于轮到他们,伙计引着往里走,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小当抢先爬上椅子,趴在桌边看邻桌的烤鸭,眼睛瞪得溜圆。跑堂的过来开票,叶辰大手一挥:“来只整的,片好,再来份椒盐鸭架,两碟糖蒜,四个火烧。”
“好嘞!”跑堂的吆喝着去了,不多时,就端着个油光锃亮的烤鸭过来,放在桌上的架子上,手里拿着把薄刀,三下五除二就片好了,皮是皮,肉是肉,码在盘子里,像朵盛开的花。
“哇!”小当拍着手叫,“好香啊!”
叶辰先给槐花夹了块带皮的鸭肉,蘸了点甜面酱,裹在荷叶饼里:“慢点吃,别烫着。”又给小当夹了个鸭腿,最后才给秦淮茹递了张饼,“你也吃。”
秦淮茹看着他忙碌的样子,心里像揣了个暖炉。自从叶辰从乡下回来,家里的笑声就多了,他总说亏欠了孩子,有空就带着他们出来玩,给槐花扎辫子,教小当认字,笨拙却认真。
“你也吃啊。”秦淮茹给叶辰夹了块肉,“看你最近瘦了,工地上的活儿是不是很累?”
“不累,”叶辰咬了一大口饼,含糊道,“最近队里换了新机器,省劲多了。等过阵子不忙了,带你们去北海公园划船。”
“好啊好啊!”小当举着鸭腿欢呼,油汁滴在衣服上也不管。
槐花也跟着点头,小嘴里塞得鼓鼓的,像只小仓鼠。
窗外的阳光渐渐斜了,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有提着菜篮子回家的大妈,有骑着自行车下班的工人,还有追着打闹的孩子,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叶辰看着眼前的妻儿,看着桌上冒着热气的烤鸭,突然觉得,这就是他拼命干活想要的日子——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孩子们笑口常开,身边的人健健康康。
吃完烤鸭,叶辰拎着打包的椒盐鸭架,秦淮茹牵着小当,他抱着槐花,慢悠悠地往家走。小当嘴里还叼着根鸭骨头,含糊地哼着不成调的歌;槐花靠在叶辰肩头,已经有点困了,小脸红扑扑的;秦淮茹走在旁边,时不时帮他拂去肩上的灰尘,动作自然又温柔。
路过副食店时,李怀德还在门口忙活,看见他们,笑着问:“烤鸭吃着咋样?”
“香!”小当抢着回答,“比家里炖的鸡肉还香!”
李怀德哈哈大笑:“那是,东来顺的手艺,错不了。”他看着叶辰怀里的槐花,又看了看牵着手的秦淮茹和小当,心里那点因为评上先进的得意,突然变成了更踏实的暖意——这日子啊,不就是看着街坊邻里都过得这么舒心,才更有滋味吗?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叠在一起,像幅温馨的画。叶辰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槐花,又看了看身边的秦淮茹和小当,脚步走得更稳了。他知道,以后的日子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而李怀德站在副食店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转身回店时,脚步都轻快了不少。他决定了,明天把那五十块奖金取出来,给媳妇扯块新布做件棉袄,再给儿子买支新钢笔,剩下的存起来,等过年时给街坊们多备点紧俏货——这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可不能白拿。
店里的伙计们还在说笑,柜台里的糖果闪着光,窗外的红绸子在风里轻轻飘,一切都透着股蒸蒸日上的劲儿。这初冬的下午,因为一点开心的小事,因为一家人的团聚,因为街坊间的问候,变得格外温暖,像杯刚沏好的热茶,熨帖着每个人的心。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