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院的银杏叶又一次染上了金色,宛如夕阳余晖洒落在大地,给整个校园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李明静静地站在长廊下,他的目光被那些飘落的叶片所吸引,仿佛陷入了一种出神的状态。
就在这时,柳儿像一阵轻柔的风一样悄然走近。她的步伐轻盈,仿佛生怕打扰到李明的沉思。当她走到李明身旁时,她的指尖轻轻地触碰了一下他的衣袖,这轻微的触碰却如同琴弦被微风拂过一般,发出了一丝细微的声响。
“你又在想那些玄奥的问题了。”柳儿的声音如同风过琴弦,清脆而悠扬。
李明缓缓地转过身来,他的眼中闪烁着稷下学者特有的沉思光芒。他看着柳儿,微笑着说:“方才我在想,为何我们眼中的世界如此真实,却又如此不同。”
柳儿微微一笑,她的笑容如春花绽放,美丽而动人。她轻轻地拉起李明的手,引领着他走向学院后山的观星台。观星台的台阶上布满了青苔,这些青苔斑驳陆离,仿佛记录着无数过往的思考和探索。
当他们登上观星台时,柳儿指着正在飘落的一片金叶,对李明说:“你看那片银杏叶。”李明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那片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宛如一只金色的蝴蝶。
“当你的注意力完全跟随它的轨迹时,”柳儿继续说道,“你的世界就会缩小成这片叶子的舞蹈。”
李明凝视着那片叶子,果然,随着他的专注,周遭的声响渐渐隐去,只剩下那片叶子在风中旋转、飘落的声音。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这片叶子的世界,其他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这就是注意力的奥秘啊!”柳儿的声音轻柔而又坚定,仿佛在揭示一个深藏已久的秘密,“你的注意力有多深,你感知到的频率就有多深。注意力指向哪里,频率就会如水流般涌向那里,而显化也会在那里悄然发生。”
李明听后,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所以,当我们交谈时,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注意力的投射,都是将那无限的可能性固化成一个具体的‘相’。”
柳儿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补充道:“没错,言语从来都不是真理本身,它只是注意力开始聚焦的产物。一旦我们开口说话,就如同从那全然的宇宙中选取了一个点,一个独特的视角。”
就在这时,远处学院的钟声突然响起,清脆而悠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惊起了一群正在觅食的飞鸟。它们扑腾着翅膀,迅速飞向天空,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扰到了。
李明和柳儿不约而同地望向天空,目光追随着那群飞鸟。只见它们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自由自在地划过天际,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李明凝视着那些鸟儿,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感悟:“就像这些鸟儿一样,当我们没有特别留意它们时,它们仅仅是天空背景的一部分,平凡而又普通。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只鸟儿身上时,它便立刻成为了主角,拥有了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柳儿赞许地点头:"这就是为什么说万物同时生长、同时变化。大陆与海洋,沙漠与苔藓,你的发丝与血液,都在同时存在、同时运动。只是我们的注意力选择了其中某些方面来聚焦。"
黄昏的余晖洒在观星台上,为一切都镀上了金色。李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晰。
"所以稷下学院教导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注意的艺术。学会如何分配注意力,如何感知而不固着,如何体验而不投射。"
柳儿微笑:"还记得庄周梦蝶的故事吗?或许世界本就存在,是我们的注意力固化了它的某种形态。又或许世界因我们的注意而开始存在。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奥秘。"
夜幕渐渐降临,星辰开始显现。两人并肩而立,不再言语,让注意力自由地漫游在浩瀚星海中,不固着于任何一点,却又包容所有。
在那静谧的时刻,李明忽然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抓住什么,而在于同时注意一切而又不执着于任何一物。就像稷下学院教导的——感知那流转不息的变化,成为变化本身。
星光下,他们的身影仿佛融入了稷下学院千年来的沉思与领悟,成为了注意之钥又一个温柔的显化。
李明和柳儿在稷下学院的银杏树下静坐,任由金叶飘落肩头。远处传来学子们的诵经声,与风声交织成一片古老的韵律。
"你注意到了吗?"柳儿忽然开口,声音轻柔如羽,"当我们静坐于此,任由注意流转,世界便以最自然的方式展开。不需要刻意聚焦,也不需要刻意回避。"
李明闭目感受,确实发现当自己不再执着于某个念头或景象时,整个感知变得宽广而通透。鸟鸣声、诵经声、树叶摩挲声同时存在,却不互相干扰。
“这就是自然发生的奥秘啊!”柳儿微笑着继续说道,“就如同那广袤无垠的大海,它不会对某一朵浪花情有独钟,也不会对某一粒沙子念念不忘。世间万物都是同时存在且不断变化着的,它们从来都不需要刻意去维持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微风徐徐拂过,带来了远处荷塘那清新淡雅的香气。李明的注意力像是被这股香气吸引一般,自然而然地飘向了那个方向。他并没有让自己的注意力完全被这股香气所束缚,而是放任它继续自由流动,去感受周围更多的事物。
“再看看那池塘里的游鱼吧。”柳儿将手指向不远处的池塘,李明的目光也随之望去。只见那些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它们似乎并没有纠结于自己应该游向哪个方向,只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自然而然地游动着。
“我们的注意力也应该像这些鱼儿一样啊!”柳儿轻声说道,“让它如同水一般自然地流动,又像风一样自由自在。不要去刻意地控制它,而是让它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既不排斥聚焦,也不执着于散漫,就如同那大海能够同时容纳万千波浪,却不会被其中任何一朵浪花所困住。”
李明听着柳儿的话,心中若有所思。他仿佛领悟到了一些关于注意力的真谛,原来,他们所修习的并不是要去控制注意力,而是要让它回归到一种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既不是过度的聚焦,也不是完全的散漫,而是一种平衡,一种能够自由流动、包容万物的状态。
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橘红色的霞光。两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注意力随着光影变化而自然流转。有时聚焦于一片飘落的银杏叶,有时散漫至整个天际,有时又回归到呼吸之间的微小起伏。
"这就是注意的艺术,"柳儿轻声道,"不是通过努力达到某种状态,而是放下努力,让一切自然显现。就像春花自然开放,秋叶自然飘落,从不需要刻意为之。"
夜幕降临,繁星开始闪烁。李明抬头望天,不再试图聚焦于某颗特定的星星,而是让整个星空自然呈现在感知中。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在与安宁。
在那静谧的夜晚,李明明白了:真正的自由不是能够控制注意力去向何方,而是能够不被任何方向的注意力所束缚。就像稷下学院千年传承的智慧——感知万物而不执着于一物,体验一切而不固着于一切。
星光下,两人的身影仿佛融入了这永恒的流转,成为自然注意的又一个温柔显化。万物如其所示地存在着,不需要任何修饰与固着,完美地呈现着它们本来的模样。
李明与柳儿在稷下学院的回廊间漫步,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青石板上。远处隐约传来编钟的鸣响,一声接一声,悠远而空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