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微微颔首,朗声道:“既如此,诸位当尽心履职,既要保新政顺遂,亦需严控开销。
传谕各部门,凡非急务之费,一概从简,务必守好国库根基。”
众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弘历对过去一年政绩突出的官员论功行赏——或加官或赐金,受赏者叩首谢恩,殿内一时喜气融融。
随后,弘历宣布散朝,转身返回养心殿,户部尚书苏琦捧着账册紧随其后。
刚进养心殿,苏琦便躬身奏报内务府收支情况:“皇上,过去一年内务府收入较为可观。皇家一号旗下皇家御酿、中华香烟等产品创收3500万银元。
中华银行、交通银行分红合计900万银元,各地贪腐抄家得银600万,杂项收入400万,全年共进账5400万银元。”
苏琦顿了顿继续补充道:“入股中华交通银行4000万银元,特勤局与国安局支出450万,新式火枪、火炮及弹药采购1200万。
举办华人运动会累计花费200万(剔除收支),建造中华公共图书馆耗资200万,工部研制经费400万银元。
南洋特别经费200万,教育专项经费100万,内务府日常开销100万,其他杂项100万,全年总支出6950万银元。”
苏琦最后道:“去年内务府结余7550万,叠加今年收支相抵,现计有结余6000万银元。”
弘历听后朗声笑道:“皇家一号果然没让朕失望,真是国之支柱!”
说着,弘历看向苏琦吩咐道,“传朕旨意,赏皇家一号公司总经理卢继光黄金万两,再赐‘国之栋梁’牌匾一块,以彰其功。”
稍作停顿,弘历又补充道:“另外,皇家一号公司旗下中华各公司的总经理、总工程师,也各赏黄金千两,赐‘国之基石’匾额,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皇家产业尽心效力。”
苏琦躬身应道:“臣遵旨,这就去安排。”
待苏琦离开,养心殿的静谧刚没过片刻,殿外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国安局局长陈霄一身便服,神色凝重却难掩兴奋地闯了进来,跪地急报。
“启奏皇上,大喜!”
弘历抬眉:“何事如此急切?”
陈霄朗声道:“倭国那边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局密探在倭国民间暗中运作,借粮价高涨、物资紧缺之机,煽动各地藩属百姓对德川幕府的不满,爆发数百起小规模骚乱,各地藩主们也纷纷向幕府施压。
德川吉宗内外交困,终于撑不住了,已于七日前正式签署条约!眼下,东海水师正押着首期赔款,沿航线返回,不出五日便能抵京!”
弘历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顿。
“哦?德川吉宗倒是比预想中识趣。”
此番国内接连战事,权衡利弊后弘历只令水师炮轰沿海港口、封锁东京湾、断绝商路,原以为至少需要数月,才能逼得他低头,没想到这才半月有余,便有了结果。
陈霄补充道:“密探传回消息,倭国诸藩本就对幕府积怨颇深,我军封锁令下,各地粮草断绝、民生凋敝,正好让不满情绪彻底爆发。
德川吉宗若再不签约,恐怕藩主们就要联手逼宫了。”
弘历颔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看来,德川幕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既无坚船利炮抗衡我水师,又无粮草物资安抚民心,不低头又能如何?”
弘历指尖轻叩御案,目光投向窗外,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这赔款一到,国库的压力也能缓一缓了。
正好可填补今年的超支,余下的还能投到蒙古新军整编与水师建设上——既扬了国威,又解了燃眉,倒是一举两得。”
稍作停顿,弘历看向陈霄。
“传朕旨意,北海水师、东海水师上下各赏三个月俸禄,国安局参与倭国事务的密探,论功行赏,不可亏待。”
陈霄躬身应道:“臣遵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