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沉默下来,殿内的空气却似松快了些,先前的慌乱里,终于掺了点渺茫的希望。
窗外传来特勤局马蹄踏过水泥路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他们心上。
陈大受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街面上行色匆匆的人影,咬牙道。
“再拖下去,等郑亲王那边先招了,咱们想辩都没机会!不如现在就去宫门候着,只求能见到皇上,把该说的都说清楚,这事跟咱们、跟奎儿都没关系,全是郑亲王挑唆、威逼!”
赵启铭也起身整理衣襟,眼神里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决绝。
“你说得对,事已至此,只能赌一把!只要咱们口径一致,把责任全推给郑亲王,或许还能保全家性命!”
陈大受点点头,不再是先前的慌乱,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一种念头,这一去,要么靠“甩锅”脱罪,要么便是万劫不复。
片刻后,陈府的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出巷口,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养心殿内,弘历指尖捏着朱笔,正对着案前躬身而立的张廷玉、苏琦、鄂弥达等内阁大臣,沉声道。
“新政督办司的督察官,须从京城周边州县中,遴选新政落实成效卓越的官员充任。
着令赋予其特殊督察权限,准许进入地方官府查阅新政相关卷宗、核验执行细节。
若发现政策未落地或落实不到位,可开具限期整改单,并持续跟踪整改进展。
但严禁以督察之名干涉、阻碍地方日常行政事务,确保督察权不越权责边界。
每省派驻九人,实行三年轮换制,每月需单独向朕递呈密奏,详述新政推进实况与地方官员履职情形。
九人之间需互为监督、彼此制衡,从制度层面防范徇私舞弊、包庇隐瞒等问题。”
弘历顿了顿,朱笔在“渎职罪论处”几字旁圈画。
“凡对新政消极怠慢、或蓄意阻挠者,无论宗室亲贵、地方要员,督察官可直接将其名单与罪证移交检察局查办。
另,户部需划拨专项经费供新政督办司使用,务必保障司衙日常运转、督察差旅等开销,不得让经费问题掣肘督办司履职。”
苏琦躬身应下:“臣遵旨,三日内定将款项明细拟好呈递。”
张廷玉亦上前一步:“臣会令各地巡抚配合督办司,确保政令畅通……”
殿外忽然传来轻细的脚步声,李玉掀帘而入,躬身禀道。
“皇上,吏部尚书陈大受、监察御史赵启铭在宫外求见,说有要事启奏。”
这话让殿内几人皆是一愣,弘历握着朱笔的手顿住,眉梢微挑,眼下满城戒严,这两人此刻求见,倒是透着几分反常。
弘历沉吟片刻,对李玉道:“宣他们进来。”
很快,陈大受与赵启铭便躬身而入,刚进殿门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刻意放大的惶恐。
“臣陈大受(赵启铭)叩见皇上!臣有罪,特来请罪!”
这突如其来的请罪,让张廷玉几人交换了个眼神,皆沉默着退到一旁。
弘历放下朱笔,目光落在两人颤抖的背影上,语气平淡却带着威压。
“哦?两位爱卿何罪之有?”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