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人胡天早否定过雨果,告诉过他蜥蜴人只是英国作家大卫·艾克阴谋论。他提出“蜥蜴人操控人类精英论”,声称很多名流为蜥蜴人化身,通过秘密组织“巴比伦兄弟会”控制世界。
后来经过传播,还拍了纪录片《地球史上最震撼的访谈》,在这个记录片里祖鲁族萨满科瑞多·穆特瓦称蜥蜴人为远古“基因改造者”,但缺乏科学依据。其他相关的还有flix动画《阴谋办公室》和TVB综艺《边度都有阴谋》等等。
再后来关于蜥蜴人最有影响的大概是米歇尔写的《海奥华预言》,书里面记载,200万年前,太阳系爆发星际战争。火星曾拥有宜居环境,厚大气层、30℃地表温度,但来自欧米茄星系的蜥蜴人入侵,掠夺资源并引发末日战争。
火星与地球联军战败,人类为保护地球,用数万枚炸弹摧毁火星生物圈,蜥蜴人逃离太阳系。火星人全部迁至地球,火星沦为荒漠。
书中称现代人类祖先为“七级文明”,50万年前击败地球原住民“四级文明”爬虫族——蜥蜴人祖先,迫使其迁居地心。七级文明分两支:一支在澳大利亚进化成黑种人,另一支在孟加拉湾进化成黄种人,白种人则源于25万年前的天狼星移民。
《海奥华预言》将蜥蜴人描述为科技发达的掠夺性种族,其基因工程能力可改造人类基因,制造“半人半蜥”混种。
爬虫族蜥蜴人祖先,被视为史前地球统治者,因人类祖先入侵而退居地心,持续与地表文明对抗。
蜥蜴人被指为火星人创造的生物兵器,后与可萨犹太人勾结,通过巫术与财富控制人类文明。
胡天看《海奥华预言》只是当成科幻小说看,后来觉得《海奥华预言》和作者本人都经不住推敲,才没有看完。《海奥华预言》疑点重重,很多地方都违背了常理。作者米歇尔隐居拒访,被指因虚构内容易露馅。书中“海奥华星球”被揭穿为蜥蜴人故乡,目的是篡改地球历史,将老子、耶稣包装为外星人。所述科技腰带飞行器,被指为蜥蜴人技术,而非高等神族的光能科技。海奥华未提及蜥蜴人,因蜥蜴人对金星文明无足轻重。而《莱瑟塔档案》强调蜥蜴人为地心文明代表,两者设定冲突。
最重要的是,蜥蜴人设定违背生物学规律。冷血爬行类无法支撑高能耗直立行走,跨物种基因融合远超当前技术可行性。还有目击事件多发生于低光照环境,人类大脑易将模糊轮廓误判为威胁形象。在金融危机后“蜥蜴人控制华尔街”等论调盛行,反映民众对权力结构的质疑。
总之蜥蜴人作为文化符号,既是星际战争中的外星侵略者海奥华、地心原住民爬虫族,也是共济会阴谋的操控者。其形象融合了古埃及鳄鱼神索贝克等原型,并随社交媒体演变为“拜登是蜥蜴人”等病毒式模因。尽管科学层面站不住脚,这一概念持续折射人类对技术失控基因编辑,与权力隐蔽性的深层恐惧,成为解读未知的幻想载体。
这么多铁证能证明蜥蜴人不存在,可元贞是什么态度。只用了三个字,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一个有或者没有的问题,在他这里怎么成了这么难回答。胡天又看了一眼壁画,感觉他的方向偏离了,他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壁画对他造成的震撼。他不肯承认在早《海奥华预言》几千年就有了蜥蜴人壁画,他只是想在不认可的问题上找一个同盟军,这才问的元贞。元贞给他的答案,让他更接受不了罢了。
胡天整理了一下纷飞的思路,很快理出了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二叔,假如真有蜥蜴人,你认为法去想做什么?”
“你可以继续往下看,壁画画的非常有意思。”
剩下的壁画还有十多幅,内容越来越阴森。按菜花的话是画风太阴间了。拿长矛的蜥蜴人带法老参观了他们神奇的地下世界。蜥蜴人的科技,文化,生活都高度发达。蜥蜴人带法老参观了他们的工厂,学校,集市。每一个地方的科技水平都远远在现代科技之上,很难想象,这还是几千年前的水平。如果蜥蜴人真的存在,很难想像他们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他们的交通工具是反重力的,像似一个圆球,能够在立体方位随便停靠,很多蜥蜴人把交通工具停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地方,直接进了市场的大门。他们的市场全部无人值守,大家想要什么随便进去取就可以了。有些人拿了育儿商品,驱车去了他们的学校,学校里没有老师,蜥蜴儿童们全部戴了一个像似脑电图的可笑帽子,据壁画上所画,孩子们只在学校48小时就能学会蜥蜴人全部知识。
蜥蜴人守卫最后带法老去了他们的实验室,壁画上能看到法老满脸微笑,眼神里非常期待,这仿佛就是他“万水千山”来云城的目的。
实验室里有很多忙碌的,穿着蓝大褂的蜥蜴人,最让人瞩目的是墙上贴着的一张巨大的“DNA彩画。实验室在一个巨大的石洞里,有很多隔房,侍卫带着法老一间一间参观。当看到房间里的内容时,胡天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深刻体会到了甘地的一句话,“科学而没有人性,政治而没有道德。实验室除了第一间大实验室干净整洁,后面的实验室充满了污秽,暴力,不安,绝望。后面的实验室装满了笼子,笼子里全是实验用的活体标本,大到恐龙,小到蚂蚁。胡天还在几间屋子的角落里,看到了囚禁的人。
这些人在被圈养的环境里,收起了创物主的嘴脸,一脸的绝望。胡天虽然同情自己的同类,但也深深感觉到了人性的可怕。人性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占尽绝优势扭曲出来的东西。这些人一旦沦为了阶下囚,只有“摇尾乞怜”的份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