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嘉靖过来,众人便立刻跪地向嘉靖行礼。
能够看出来,罗谷此时都激动的脸色潮红,整个人好像都在颤抖。
而林仓虽然比罗谷稍微好一些,但也没有好多少!
身为百户军匠,以前平日里见到最多的大官,或许就是他弟弟,以及千户这个级别了。
至于再往上,林仓其实也没有什么机会的。
所以此时见到了嘉靖,在跟罗谷一同打开箱子时,两人都是颤抖着双手废了好半天劲才打开。
随着箱子打开,只见箱子里装着一块平平无奇灰色的四方石块。
“就是此物?”
嘉靖凑到跟前看了一眼,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觉得有多坚硬。
“回皇上,正是此物。
臣之前曾命人试过,因为正好马上就要麦收了,所以便用此物跟石碾做过比较。
臣实话实说,它的坚韧绝对要胜过石碾。”
“真有你说的那么结实?”
嘉靖不是很相信。
毕竟,最起码看那光滑的表面,并不让人觉得能够结实的石碾相比较。
随后徐孝先在请示了嘉靖后,便让人把箱子推倒,里面大约一尺半的水泥块便被倒了出来。
嘉靖以前,大明朝的长度计量分为三种,不过却也都是以大明宝钞的长宽为基准。
钞尺也称之为量衣尺,为日常所用,大致为后世的三十四厘米。
曲尺这是作为营造的计量单位,要比超尺短两寸。
第三种则是铜尺,乃宝泉局所专用。
而到了如今,虽然还没有官方标准,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渐渐开始统一着计量单位。
也被称之为牙尺或曲尺,正是因为它采用的是曲尺的标准。
所以此时呈现在嘉靖面前的水泥墩,几乎就是一个长宽高各半米的水泥墩。
而且为了更加的结实与坚韧,仿照后世的水泥浇铸,徐孝先同样给里面夹杂了铁条与石子。
因而当一名禁卫手里的榔头,重重的砸向那水泥墩时,榔头被反作用力震回去的同时,嘉靖等人瞬间都不由自主的惊讶的咦了一声。
可以看到表面的水泥有些龟裂,但即便是继续用力不断的重击。
那水泥墩依然能够保持主体完好无损,只是外面的一层水泥,经过轮番的重击之后,依然彻底被砸成了碎屑飞溅在四周。
可如同有骨有肉的主体,接下来无论是怎么砸,都很难撼动其分毫。
顶多也就是砸出一些更小的碎屑,但对于整体而言基本上算是“毫发无伤”。
随着几名禁卫已经累得是气喘吁吁,甚至其中还有两人因为用力过猛,都直接砸断了榔头的木柄。
这一幕让远远观望的嘉靖、黄锦等人,更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竟然如此结实,这是怎么做到的?”
嘉靖惊讶的扭头问徐孝先。
随着几名禁卫停了下来,徐孝先领着嘉靖走到跟前,而后道:“皇上您看,其实秘诀就是里面这些碎石子跟这一根根像是编制成的铁条的缘故,才使得这水泥墩变得如此坚韧的。”
“价钱几何?”
黄锦在旁开口问道:“想来不便宜吧?毕竟可是比一些质地坚硬的山石还要坚韧。”
“单论这一块自然是要比开采山石贵,但往后若是用处多了,也就不稀奇了。”
徐孝先实话实说道。
嘉靖一旁点着头,时不时还伸出手指摸摸那碎石子夹杂着铁条的水泥墩。
“你打算做何用?”
“建个银库,然后把朝廷的钱都存放在里面。”
徐孝先眨动着眼睛无辜道。
嘉靖岂能不明白徐孝先的心思。
他哪里不知道,这小子的心思还是冲着所谓钱庄去的。
“除了这个呢?”
嘉靖再次问道。
他最想的,自然是修建城墙以及山海关等地关隘。
但恰恰相反的是,徐孝先对修建城墙或者是关隘,却是一丁点儿兴趣都没有。
还记得上一次他们君臣二人,就在不远处廊亭时的谈话。
徐孝先义正言辞、一身肝胆的样子,仿佛他是徐达在世似的,根本不把关外的鞑靼人放在眼里。
“皇上久居西苑,很少出宫。对于京城的诸多道路平坦与否,怕是知道的也不多吧?”
徐孝先琢磨着继续道:“所以皇上,臣觉得若是以这水泥来铺路,或许是眼下最大的用处。
您想想,若是从京城至山海关,有这么一条水泥铺就,且不怕雨雪的平坦路面,那么将会是什么样子?
山海关如今的关隘,是不是会因为援军提前的到达,也就变得够用了?”
嘉靖心头一震。
徐孝先的提醒瞬间让他意识到了这水泥为何被称之为利器,以及徐孝先为何不愿修建关隘的原因了。
是啊。
山海关若是有军情战事,以往大军从整备到出发,再到顺利抵达山海关可是要花费不少时日的。
而若是有了这不惧风雪的平坦路面……。
嘉靖不由望向从脚下延伸到廊亭处的青石板路,雪天或许因为湿滑行军速度会慢一些。
可雨天的话……神机营那巨重无比的火炮,以及各种辎重,显然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就要小很多了。
若是一切得当,那么山海关或者是其他边镇有战事,京城这边的反应可就要迅速很多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