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知道,我其实也是边兵。很早之前,在东塞从军……”山斧望向远方,向千城娓娓道来。
当时东戎势力发展壮大,经常性地试探瑞国的防御。隔三差五的打秋风就不提了,一年总有三五次军队规模的攻击。
东塞边境有三座大城,作为防御东戎的根本。三城分别叫镇东城、东安城和平东城,其互为犄角之势,可以随时互动,协防或者进攻。
骠骑将军陈挺受命轮防东安城,而山斧正是他钟爱的一员猛将。
年轻的山斧作战英勇,富有谋略,很快在一个军团做都尉。然而,太过顺利的战绩,让年轻的小将飘飘然了。盲目自信的情绪油然而生。
而此时,东戎有一位能人皇子,叫利乌孤从小在瑞国为质,学习了很多的兵法知识,接受了大量的汉文化思想。亟待其回国,便一举成为东戎的头号能臣。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叫李五谷。
熟知汉家历史的李五谷,不仅没有对瑞国产生敬畏之心,反而觊觎起瑞国的疆土。所以他利用瑞国当时一心安定国家经济发展,不想多对外进行征战的心理,屡次犯边。
对瑞国,李五谷在不断地试探,既是练兵,又是麻痹。对内政,李五谷大搞改革,定居畜牧,务农,增加生产收入。对权力,他不断使出权术,打击异己,终于将东戎的大权牢握在手。可以说,这个李五谷是个不可多得帝王之才。
这一年,李五谷在斗败自己的兄弟叔伯之后,终于架空了自己的父王,完全控制了朝政。
入秋之后,李五谷亲率大军进攻东塞。而东塞的守军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东安城下,东戎军队的叫骂声不绝于耳。这还是东戎军队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叫阵。一副攻城的样子。
东安城楼上的议事厅中,陈挺和众将领围在地形图前。陈挺笑道,“东戎首次叫阵,我们若不应战,倒像个笑话了。”
众将领都嘿然笑了起来。
“单钟宏,你去应战,见好就收,切不可贸然突进。”陈挺下令。
“是将军!”单钟宏抱拳接令。对这名叫做单钟宏的小将,便是年轻的山斧。
接了将令的山斧带领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杀向城外。
东戎的将领穿着一身铠甲,精神抖擞。高傲地抬着头,拿鼻孔看着单钟宏,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
旁边的翻译接着学着那将领的姿态和腔调说,“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你爷爷杀了你,好回去登记请功。”
换做现在,山斧肯定会被这两人的做派给逗的大笑。可是当时的山斧是初出茅庐的牛犊,只知道砍杀,攻城掠地,根本没有柔和的心理状态。
山斧怒目圆睁,二话不说,拍马挺枪便向东戎的将领冲了过来。
那名翻译,真是机灵,感觉气势不对,第一个拍马就逃。
那东戎的将领正准备要呵斥几句,不想山斧已经赶到。只好提起手中的砍刀,和山斧战到一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