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 第197章 残页秘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 残页秘辛(1 / 2)

何雨柱攥着衣角,眼睁睁看着灶膛里那半张纸,在火焰中卷成焦黑的蝴蝶。

他刚要开口,张师傅突然把煤铲往地上一磕。

“装啥没看见?赶紧回屋睡去。”

“师傅,那纸上是不是有字?”

何雨柱往前凑了半步,灶火烘得脸颊发烫。

张师傅往炉膛里添了块硬煤,火星子溅在青砖地上。

“老眼昏花了,看错了不行?”

他顿了顿,突然拽住何雨柱的胳膊。

“明儿个跟我去趟城南,找个姓周的修鞋匠。”

“修鞋匠?”

何雨柱摸不着头脑。

“咱的鞋好好的。”

“不是修鞋。”

张师傅松开手,往围裙上擦了擦黑灰。

“那是我远房表舅,知道些老底子。二十年前仓库管理员的事,他兴许能说点啥。”

第二天一早,师徒俩揣着俩窝窝头就往城南赶。

老胡同里的青石板路凹凸不平,张师傅的拐杖笃笃敲着地面。

拐杖声在墙根下的修鞋摊前停住了。

“周表舅?”

张师傅的声音有些发颤。

修鞋匠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缝。

“是老张?多少年没见了,你这腿脚咋不利索了?”

“摔了一跤。”

张师傅在小马扎上坐下。

“表舅,我问您个事,二十年前仓库的老王,真是病死的?”

周表舅的锥子“咔哒”掉在鞋上。

“你咋突然问这个?”

他往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

“那老王头哪是病死的?是被人用麻袋套住头,活活打死的!我后半夜收摊,在护城河边上瞅见的!”

何雨柱手里的窝窝头差点掉地上。

“您看见凶手了?”

“没看清脸,就瞅见那人后腰上挂着个铜牌子,上面有个‘杨’字。”

周表舅往鞋上抹着胶水。

“当时吓得我魂都没了,哪敢声张?后来听说老王头是急病去世,我才敢把这事烂在肚子里。”

张师傅的拐杖在地上戳出个小坑。

“我就知道不对劲。那年冬天格外冷,老王头前一天还跟我念叨,说要给孙子做个棉窝窝。”

“你们打听这个干啥?”

周表舅突然警惕起来。

“前儿个还有人来问老王头的事,穿得挺体面,说是搞厂史调查。”

“啥样的体面人?”

何雨柱追问。

“四十来岁,戴金丝眼镜,说话文绉绉的。”

周表舅用锥子指着自己的脸。

“右眼角有颗痣,看着像个文化人。”

张师傅的脸色“唰”地白了。

“是……是杨为民的弟弟,在文化馆上班的那个!”

师徒俩往回走时,日头已经偏西。

张师傅突然拐进条岔路,在堵断墙前停住了。

“柱子,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回。”

何雨柱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墙后,心里七上八下的。

约莫一袋烟的功夫,张师傅抱着个豁口的陶罐出来了。

罐口用红布封着,上面还系着根麻绳。

“这是啥?”

何雨柱要去接,被张师傅躲开了。

“别碰,晦气。”

张师傅把陶罐往怀里揣了揣。

“是老王头当年托我保管的东西,他说要是有一天他没了,就把这罐交给公安局。”

“那您咋不早交?”

“我怕啊。”

张师傅的声音发颤。

“那时候杨家人脉广,我一个厨子,哪敢跟他们硬碰硬?就把罐子藏在这断墙里,一藏就是二十年。”

回到厂里,李怀德正举着个铁皮喇叭喊。

“各车间注意,明天市纪委的同志来厂里调查,涉及二十年前的旧案,有知情的赶紧去办公室登记!”

张师傅拽着何雨柱往食堂跑。

“快,把罐子藏起来!现在不能交!”

“为啥?”

何雨柱一头雾水。

“杨为民的弟弟来打听老王头,准是知道了啥。”

张师傅掀开灶台底下的石板,把陶罐塞进去。

“这时候交出去,说不定就被他们换了东西!”

正说着,杨为民的弟弟杨为国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笔记本。

“张师傅,听说您跟老王头熟?我来了解点情况,写厂史用。”

“不熟,就点头之交。”

张师傅往炉膛里添着煤,后背绷得像块铁板。

杨为国的眼睛在食堂里扫来扫去,突然落在灶台边。

“这灶台看着有些年头了,是原厂的吧?”

“是啊,用了快三十年了。”

何雨柱赶紧接话。

“我师傅说这灶台聚气,炒出来的菜香。”

杨为国笑了笑,往笔记本上写着啥。

“听说当年修这灶台时,老王头还来帮忙和过泥?”

张师傅的手一抖,煤铲掉在地上。

“不……不知道,我记不清了。”

送走杨为国,张师傅瘫坐在小马扎上。

“他肯定是冲着罐子来的!老王头当年确实帮过忙,还说在灶台里藏了东西!”

何雨柱蹲下来敲了敲灶台,声音闷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