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第2章 技术治理的纠偏与归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技术治理的纠偏与归位(1 / 2)

汉东省农业农村厅会议室,中央空调出风口卡着半片枯叶,随气流有气无力地晃悠,在白墙上投下细碎影子。投影仪光柱里,无数尘埃如被惊扰的蜂群疯狂翻滚,扑向那片光亮。白墙上"智慧畜牧"系统分析图表被穿堂风吹得发颤,折线图上陡然飙升的红线,像道渗血的伤口——全省基层畜牧站人力成本半年暴涨37%,纸张耗材费用翻倍,每个数字都浸透着基层人员的汗水与无奈。

"这系统初衷是好的。"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强指节叩击桌面,红木桌上立刻浮现四圈浅白印子,那是常年敲击的勋章,见证过无数次激烈讨论。他面前笔记本翻开到第17页,铅笔在"精准掌握存栏量"周围画了七八个圈,纸页边缘已被指甲抠得起毛边,仿佛要将这几个字刻进纸里。"可现在呢?吕州一个乡畜牧站,每天光填表格就得三四个小时。"他抓起搪瓷杯猛灌一口,茶水顺着嘴角淌进衬衫第二颗纽扣缝隙,积成一小汪褐色水洼,"防疫员都成了打字员,谁去给猪打疫苗?上个月邻县爆发猪瘟,就是因为防疫员忙着录数据,耽误了最佳防控时间!"

前排的吕州市畜牧局局长张大山猛地站起,椅腿在瓷砖地面划出刺耳尖叫,惊得桌上的笔跳了一下。他扯开领口时,衬衫纽扣崩开一颗,弹在会议桌上滚了三圈,停在李强茶杯旁,像个无助的逃兵。"李厅您看这个!"他从公文包掏出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枚裂开的智能耳标,阳光下能看见芯片上细密裂纹,如蛛网蔓延。"这玩意儿娇贵得像公主,温度超35度就罢工,湿度大了也失灵。上周赵家村那头种牛的耳标坏了,为补传三天数据,我们站的小王熬了两个通宵,第三天直接栽在猪圈里——低血糖,兜里还揣着没吃完的半截馒头,是养殖户发现扛回来的。"

会议桌末端的技术员小李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的光斑在图表上跳动,像不安分的火苗。"其实可以优化算法,合并重复字段,精简不必要的参数......"他的声音如砂纸磨过的铁丝,细弱却带着韧劲,在嘈杂中顽强传递。

"动不得!"省厅信息中心主任周明猛地拍案而起,胸前工作牌绳勒得脖颈发红,像道屈辱印记。"这是花三千七百万从德国引进的系统!核心算法有专利保护,改一个字符都得付版权费!"他把平板电脑狠狠拍在桌上,屏幕亮起瞬间,密密麻麻的数据像无数蚂蚁在爬,令人眼花缭乱。"你们基层懂什么?这系统在巴伐利亚州用得好好的,人家农场主都夸效率高!"

"德国养的是奶牛,我们汉东多的是黑猪!"李强抓起文件砸过去,文件夹擦着周明耳朵飞过,在墙上撞出个浅坑,纸屑簌簌落下。"上周暴雨冲垮三个乡镇信号塔,耳标数据断了三天,你们信息中心除了发通报批评,拿出过解决方案吗?逼着基层用手机热点传数据,流量费比办公经费都高!"他皮鞋在地面碾出半圈黑印,"下周之内,我要看到优化方案。再让基层同志拿体温枪给耳标降温,我就摘了你这主任的乌纱帽,让你去给猪戴耳标,体验体验什么叫接地气!"

周明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手指哆嗦着想去捡地上的文件,却被李强一脚踩住。文件发出痛苦呻吟,仿佛在为这荒唐局面哀嚎。"还有,"李强的皮鞋在文件上碾了碾,"把每个耳标三百块的保险停了,猪摔一跤耳标就碎,这哪是技术问题,是智商问题!养殖户都说,这耳标比金镯子还金贵!"

会议室门被推开,一股猪圈腥臭味混着雨气涌进来。吕州市畜牧站的防疫员小王扶着门框站在门口,左手缠着绷带,渗血的纱布透着狰狞,右手举着布满泥点的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泥痕像幅抽象画。"李厅,周主任,"他的声音沙哑如生锈铁门轴,转动时发出刺耳摩擦声,"刚接到消息,全市两百多个耳标在昨晚暴雨里报废了,养殖户说再让戴这玩意儿,就把猪赶到厅门口来,让领导们瞧瞧这高科技的厉害!"

周明的脸唰地褪成惨白,瘫坐在椅子上,像被抽走了骨头。小王平板屏幕上的报废清单还在刷新,红色数字像在滴血,一点点吞噬他最后的侥幸。

与此同时,靖州市农田上空,无人机发出蜜蜂般的嗡鸣,在湛蓝天空划出弧线。螺旋桨搅起的气流掀翻张大爷的草帽,露出他后脑勺稀疏白发,像秋日荒芜的草坡。田埂上的人群像被激怒的马蜂,围着市农业局副局长赵刚吵成一团,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飞溅。

"赵局长你自己看!"张大爷抓起一把麦苗往赵刚怀里塞,翠绿汁液溅在雪白衬衫上,洇出星星点点的绿,像落在雪地上的青苔。"这叫撂荒?我凌晨三点就来浇水,裤脚还沾着泥呢!你闻闻,这土是香的,不是荒的!"他指甲缝里嵌着黑泥,在赵刚衬衫上划出几道深色印子,"你们这机器拍出来的图,倒像是我家地里长的不是麦子,是草!合着我们农民的辛苦,还不如这铁疙瘩说的算?"

赵刚手里的卫星遥感图被汗水浸得发皱,边角卷曲如波浪。张大爷家的三亩七分地在图上变成刺眼的明黄色,旁边标注着"疑似撂荒,建议追责",像把悬顶利剑。他喉结上下滚动着,皮鞋后跟在田埂上磨出半寸深坑,仿佛要在这片土地留下印记。"大爷您听我解释,卫星成像可能受云层影响,光影折射会导致误判......"

"影响个屁!"李大叔突然把锄头往地上一拄,木柄在泥地里砸出深坑,震得周围泥土颤动。"上周你们说我家二亩地撂荒,我带着你们去看,麦子都快齐腰了!现在倒好,直接把补贴停了,你们这是要逼死农民啊!我儿子在城里上学,就指望这点补贴交学费!"他的唾沫星子溅在赵刚眼镜片上,晕开一圈圈水雾,模糊了眼前世界。

赵刚摘下眼镜擦汗时,看见远处玉米地里闪过几个身影。那是邻村农民,举着竹竿赶无人机,竹竿顶端绑着塑料袋,被风吹得哗啦啦响,像面抗议的旗帜。无人机像受惊的鸟雀,在田埂上歪歪扭扭地飞,遥感图在他手机里变成乱码,代表农田的色块扭曲变形,像幅荒诞的抽象画。

"都别动!"赵刚突然大吼一声,声音在麦田里荡起涟漪,惊飞了几只停在麦穗上的麻雀。他掏出手机对着天空拍摄,无人机螺旋桨正卷起地里的麦秸,在空中打着旋儿。"这就是你们说的精准监测?连麦苗和麦秸都分不清!"他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调出近三年的遥感图,"去年把鱼塘当成撂荒地,害得养鱼户损失几万块;前年把光伏板底要错多少次才肯承认这破机器不行?"

人群突然安静,只有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像大地在低声啜泣。张大爷突然蹲在地上哭起来,粗糙的手掌拍打着土地,每一下都带着无尽委屈。"我爹临死前还说,守好这地,饿不着。现在倒好,机器一句话,我们的辛苦就全白费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赵刚的手机突然震动,是省农业厅的视频会议邀请。他对着屏幕调整镜头,让张大爷家的麦田和遥感图同时出现在画面里,真相与谬误在此刻正面交锋。"李厅,"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混杂着对农民的愧疚和对技术的无奈,"再信这卫星图,我们就真成了历史罪人了!"

京州市老旧小区里,垃圾分类APP的提示音像催命符般此起彼伏,打破夜晚宁静。王大妈的防盗门被敲得咚咚响,门环上的红漆已经剥落,露出底下锈迹斑斑的铁环,像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她抓起门边的扫帚往地上一戳,竹柄在水泥地上发出沉闷响声,带着岁月的厚重。"谁啊?半夜三更鬼叫门!不知道老年人睡得早吗?"

"大妈是我,小张。"社区工作人员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他裤脚还在滴水,刚从雨里跑过来,裤脚上的泥点在楼道里留下一串脚印。"您今天投放垃圾超时一分钟,APP没记录上,得补录一下,不然影响咱们社区的考核......"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王大妈的脸在昏暗楼道灯下像块皱巴巴的黄纸,刻满岁月沟壑。"超时一分钟?"她突然提高嗓门,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照亮她满脸怒气。"我腿脚不利索,从五楼挪到垃圾站就得十分钟!你们这APP比阎王爷还较真,晚一秒钟都不行?"她把手里的菜篮子往地上一摔,烂菜叶滚了一地,散发出刺鼻气味。"前天我孙子帮我操作,点错了分类,你们就扣我积分,这是什么道理?积分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药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