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言情>1994:菜农逆袭> 第427章 正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7章 正轨(2 / 2)

虽然卖柑橘不赚钱,但能给领导好印象,也能拉近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从而更好开展工作。

这都是智慧。

李才打趣道:“别急,除了柑橘,不定明年还有可能卖荔枝,卖鸡鸭之类的。”

“……”丁乔感觉这柑橘吃得也不香了,“我就怕63号档口哪一天也变成杂货铺了。”

陈家志打着圆场,“可以和样品放在一起打个样,有感兴趣的自然会询问,然后再推荐到公司去,不会影响档口正常经营。”

这会儿江南市场全名还叫江南石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蔬菜批发是主营业务,但也有其它业务,甚至在某些档口上还能看到卖各种野味的。

像63号档这么专一的蔬菜档口很少,能做到叶菜品类丰富,且能长期稳定供应的档口就更少了。

因为有实力做到这一点的大菜场基本都去做供港和出口了。

而在蔬菜批发市场里做生意的绝大部分都不涉及生产,只是蔬菜的搬运工。

有了增城3000亩基地加持的63号档,在目前的市场上,难逢敌手。

陈家志觉得只是多摆放一些样品也无伤大雅。

丁乔和薛军回去了,留李才和陈家志在档口守着,人流量比国庆要稍微低了一些。

但实力摆在这,只要你想买叶菜,在63号档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供应和品质都很稳定。

想买很多种,那更好了,你可以一次性买齐,省下更多时间。

这种优势很明显,乃至产生虹吸效应,长久以往,63号档只会越来越强。

早上八点半,李秀把一碗面放在了陈家志办公桌上,面上有个煎蛋,在辣子和生菜点缀下,显得很诱人。

“家志,先吃面。”

“马上,我算了这份账就吃。”

陈家志想把面碗往旁边挪挪位置,李秀又给端了回来,手中拿着筷子递给他。

“吃了再忙,你忘了妈怎么叮嘱的,出门在外也要好好吃饭。”

陈家志只好放下手中文件,接过筷子搅拌着面,又问:“你吃了没?”

李秀摇了摇头。

“那你也快去吃吧。”陈家志见李秀仍没动,:“我肯定吃了面再忙,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了?”

李秀这才走了,家志虽然有时候喜欢开点玩笑,但不论对内对外,都是个重信誉的人。

陈家志也确实饿了,大口大口的吃着,两口面一片生菜,吃着也舒服。

吃完他才又继续处理陈正旭传回来的各地数据。

陈正旭去了外地,合作的批发商渠道稳定了,但还有各地的配送中心需要拓展业务,同时也要完善架构和设施。

有陈正旭在,陈家志省了很多事,但也感觉到了一点压力。

很多人都希望这艘船越来越好,他也要给船掌控好方向。

不知何时,李秀来收走了碗,又来催他回去早点休息。

陈家志把今日份工作安排好,也感觉到了困倦。

刚准备回去时,刘云帆又来找,在广交会上接触的泰国客户要和他沟通。

陈家志英语交流有所进步,能进行简单的沟通,又有刘云帆在,很快就弄懂了泰国佬的意思。

继续延长账期,否则取消合作。

陈家志没有再同意,双方不欢而散,后续订单也没了。

等傍晚他再来办公室时,印尼的黄俊明和马来的薛成林也相继来电。

也同样提出了延长付款周期。

陈家志依然只同意延长一周,不过这两位没取消合作。

由于和薛成林比较熟,陈家志又多问了原因,得知对方有在投资股市,现金比较紧张。

薛成林帮了他几次忙,陈家志忍不住劝道:“薛总,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尤其现在东南亚股市有点虚高了。”

薛成林问道:“陈总还懂股票?”

陈家志懂个屁股市。

薛成林跟着又和他聊了会儿亚洲经济奇迹,以及日本的雁阵模式理论。

陈家志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也清楚了,大多数人都还很看好东南亚将延续经济高速发展。

薛成林也是如此。

陈家志便没再劝,反而在意起了其提到的日本,莫非日韩也会受影响?

片刻后,他就和房少华通了电话,得知繁荣菜场青菜出口日本依然很顺利。

不过其也提到,浙江和福建对日的香菇出口出现了惨烈竞争。

由于香菇产量大增,香菇对日出口的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

如和繁荣菜场有合作的福冈太行株式会社,其是传统的进口商。

同时,今年涌现了另一种模式,即国内香菇企业先把香菇发往日本,由当地经销商代卖,在售出前不收取一分钱。

导致价格越压越低,太行株式会社下半年都不敢进口香菇了,反而青菜进口持续增加。

然而,国内香菇企业也损失惨重,代卖的钱收不回来,大量香菇出口企业倒闭关门,菇农叫苦无门。

欠账收不回来,后世每一个卖菜人对这也都深恶痛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