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研究室中央区域的改造远比东侧符文解析区更为精密——地面被整体刨开,嵌入三层“时空稳定合金板”,每层厚度达1.2厘米,合金中掺杂着从本源星系带回的“时空晶体碎屑”,能有效抑制回溯时的空间震颤。四台银色的“量子时空锚定仪”呈正方形矗立在区域四角,仪器高2.8米,主体是圆柱形钛合金舱体,表面布满0.5厘米宽的能量导流槽,槽内流淌着淡金色的液态能量,如同凝固的星光。每台仪器顶端都悬浮着一个直径1.5米的环形装置,环体由128根纳米级光导纤维编织而成,启动时纤维会以每秒300转的速度顺时针旋转,释放出波长450纳米的淡金色锚定光束,四束光束在地面精准交汇,织成一道直径5米的圆形光阵。
光阵并非简单的光斑叠加,而是由无数复杂的“时空刻度”构成——刻度线宽0.1毫米,以光阵中心为原点呈放射状分布,每道刻度间的夹角恰好是3°,刻度末端标注着从“001”到“120”的数字编号,对应宇宙诞生以来的120个关键时空节点。这是叶云天耗时72小时专门搭建的装置,光阵中央的能量节点内置了“时间频率校准器”,能将波动频率稳定在2.37Hz,与光系玉佩的时间之力完全同步,最大限度减少回溯时的时空紊乱,光阵边缘还嵌着8个微型“反混沌探测器”,实时监测周围混沌能量的浓度变化。
叶云天站在光阵中心,身姿挺拔,作战服的银色肩甲反射着锚定仪的金光。他左手持着光系玉佩,玉佩呈椭圆形,长5厘米,宽3.5厘米,表面刻着细密的“时间纹路”——这些纹路并非静态图案,而是由无数可流动的“时间粒子”构成,此刻已被提前激活,淡青色的光芒顺着他的手腕向上蔓延,在小臂上形成一道宽2厘米的流动“时间刻度”,刻度上的数字从“00:00:00”开始缓慢跳动,如同专属的时空计时器。他右手自然下垂,指尖距地面30厘米处,悬浮着一枚拳头大小的子鼠冰纹——经过前两章的筛选与溯源,这枚刻有宇宙膨胀螺旋纹的冰纹已被确认为生肖守护阵的组合核心,此刻它在锚定光束的包裹下,螺旋纹路以每分钟12次的频率缓慢收缩、扩张,纹路间隙泛着淡白色的微光,像是在呼应某种跨越百亿年的远古召唤。
“伏羲三号,校准时间回溯参数。”叶云天的声音透过领口的通讯器传到控制台,语气沉稳却难掩一丝期待,“锚定坐标设为‘子鼠冰纹螺旋核心(X0.0,Y0.0,Z0.5)’,回溯深度定位‘冰纹能量诞生瞬间’,时空稳定阈值调至最高等级A+,能量缓冲时间设为3秒。”
控制台前的光曜立刻俯身操作,她的指尖在全息触控屏上飞速滑动,屏幕上弹出的参数面板瞬间刷新:“量子时空锚定仪功率已调至100%,能量导流槽压力稳定在0.8MPa;时空屏障生成完毕,完整度98.3%,剩余缓冲空间1.7%;符文能量库储备剩余75.2%,可支撑单次回溯时长15分钟——所有参数正常,可以启动回溯。”
暗烨站在光阵边缘的防护栏旁,周身的暗紫色能量场再次展开——这一次的能量场比之前更凝实,场域厚度达1.2米,表面浮现出如同鳞片般的暗纹,每片暗纹都在微微闪烁,与量子时空锚定仪的光阵形成双重防护。他抬手按住胸口的暗系玉佩,玉佩传来的温热感让他眉头微蹙:“混沌能量的干扰频率还在上升,当前浓度已达0.3μg/3,比10分钟前高出40%。我的暗能屏障最多能维持十分钟稳定,一旦超过时间,混沌能量会突破屏障渗入光阵,回溯可能被强行中断,甚至引发时空坍塌。”
叶云天点头,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他将光系玉佩举至胸前,玉佩的淡青色光芒与光阵的金色光芒交织,在他身前形成一道半透明的能量膜。随后,他缓缓伸出右手,指尖轻触子鼠冰纹的螺旋核心——冰纹的淡白色光芒与指尖接触的瞬间,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强光,光芒强度瞬间达到1200流明,研究室里的众人下意识眯起眼睛,控制台的屏幕甚至短暂出现了0.5秒的雪花屏。与此同时,光阵地面的金色刻度瞬间全部亮起,120道刻度线如同被激活的远古星图,顺着光阵的放射状轨迹快速流转,发出“嗡——”的低沉共鸣。
“深度时间回溯,启动!”叶云天的声音透过强光传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话音落下的瞬间,光阵中央的空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原本清晰的子鼠冰纹逐渐变得透明,边缘出现如同水波般的褶皱,光阵的金色刻度线开始重叠,形成一道道模糊的光影。下一秒,整个光阵区域被一片混沌笼罩:没有星辰,没有光线,甚至没有明确的空间边界,只有一片片暗紫色的能量带在缓慢流动,能量带的宽度从1米到10米不等,表面布满不规则的褶皱,如同被搅乱的宇宙浓汤。这是宇宙诞生之初的“绝对混沌状态”,时间在这里失去了线性特征——控制台的时钟显示时而跳至“-138亿年”,时而又回到当前时间,光曜手中的时空监测仪屏幕完全紊乱,只显示出“时空参数无法解析”的红色警告。研究室里的众人透过防强光玻璃看着这一幕,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仿佛生怕惊扰了这片沉睡百亿年的混沌。
突然,混沌之中传来一道低沉的轰鸣——这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层面,像是宇宙的第一声心跳,震得每个人的耳膜都微微发麻。紧接着,一道高达数千丈的巨人身影从混沌深处缓缓浮现:他的身躯由淡金色的本源能量构成,表面覆盖着由星尘编织的铠甲,铠甲鳞片每一片都对应一颗原始恒星,鳞片间隙流淌着银白色的能量流,如同星系间的星云。巨人手中握着一把泛着纯白光芒的巨斧,斧身长3丈,斧刃宽1.5丈,边缘萦绕着能撕裂空间的能量波纹,波纹所过之处,暗紫色的混沌能量都被强行推开,形成一道真空带。当巨人抬起头时,虽然看不清面容,却能感受到一股贯穿宇宙的威严——那是创世者独有的气息,仿佛整个混沌都在他的意志下运转,连流动的能量带都放慢了速度,朝着巨人的方向微微倾斜。
“是盘古!”叶云玄猛地从监控椅上站起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他的手指着防强光玻璃后的混沌影像,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身上的纹路——你们快看!和我们的冰纹完全一样!”
众人立刻聚焦在巨人的铠甲上——只见铠甲表面刻着十二道清晰的能量纹路,每一道纹路都泛着与冰纹同源的光芒,位置与形态丝毫不差:胸口正中央的螺旋纹,螺距1.2米,每一圈都对应宇宙膨胀的轨迹,正是子鼠冰纹的放大版;左肩的网格纹,方格边长0.8米,四角的弧形缺口与丑牛冰纹完全吻合;右臂的弧线纹,曲率半径3米,弧长6米,与寅虎冰纹的新月弧线一模一样;腰间的点状纹,共28个星点,星点间距均匀,正是卯兔冰纹的原型……十二道纹路如同十二道守护印记,在巨人周身形成一道直径10丈的环形能量场,能量场的波动频率与子鼠冰纹完全同步,控制台的监测仪瞬间捕捉到熟悉的2.37Hz波动。
下一秒,盘古举起巨斧——这个动作看似缓慢,却跨越了时间的限制,众人仿佛在一瞬间看到了巨斧从下垂到高举的所有过程。当巨斧举至头顶时,斧刃的纯白光芒突然暴涨,强度达到5000流明,混沌中的暗紫色能量带开始剧烈震颤。紧接着,盘古朝着混沌最中央的暗紫色能量带劈下——斧刃落下的瞬间,一道宽10丈的白光贯穿混沌,如同划破黑暗的利剑,原本扭曲的能量带瞬间被一分为二:较轻的白色能量向上飞升,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扩散,逐渐凝聚成漫天星辰与星云,星辰的密度从每立方光年1颗逐渐增加到10颗,星云则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与淡蓝色,形成了“天”的雏形;较重的黑色能量向下沉落,速度虽慢却异常厚重,慢慢聚合成固态的星球与大陆,星球表面开始出现地壳与地幔的分层,大陆则呈现出原始的板块形态,形成了“地”的根基。
这正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但此刻通过时间回溯呈现的影像,比任何古籍记载都更具冲击力——研究室的全息投影甚至能捕捉到能量分离时产生的“时空涟漪”,涟漪的波长12米,振幅0.5米,与之前在本源星系时空祭坛检测到的波动完全一致,光曜快速操作仪器,将涟漪数据与冰纹的能量数据叠加,屏幕上瞬间弹出“数据匹配度99.8%”的绿色提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