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第7章 盘古之源:地心穿梭与创世考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盘古之源:地心穿梭与创世考验(1 / 2)

宇宙和谐联盟的“地心穿梭舰‘烛龙号’”悬浮在星核研究室地下三层的发射平台上,流线型舰体长达38米,宽12米,通体由“星陨合金”锻造——这种合金是本源星系特有的星际矿物,内部镶嵌着微米级的“时空结晶”,在应急灯光下泛着暗银色的金属光泽,用指甲轻划舰身,只会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白光,随后自动修复。舰体外层覆盖的“量子相变涂层”更令人惊叹:涂层厚度仅3毫米,却能在接触高温时呈现淡紫色流质状态,将热能转化为舰体核心的“反物质能量”;遇到高压时则会瞬间硬化为类钻石结构,抗压强度达到2100GPa,足以抵御地核液态金属的冲击。

舰身两侧对称分布着四组“反重力推进器”,推进器直径2.5米,扇叶由“暗物质合金”制成,此刻正以每分钟60转的速度缓慢旋转,释放出频率为0.03Hz的反向重力波——波峰与地球重力场的波谷精准对冲,将360吨重的舰体轻轻托起,距离平台地面约1.2米,下方的能量导流槽中,淡蓝色的冷却剂正顺着推进器的旋转轨迹循环流动,防止重力波过热。

叶云天站在舰桥中央的“创世导航台”前,手中的冰纹圆盘悬浮在半空中,直径约50厘米的圆盘表面泛着柔和的金光,创世图中盘古的左臂微微抬起,指尖指向地心的方向——更神奇的是,指尖延伸出一道0.5毫米粗的金色指引线,精准对接舰桥全息屏上地球三维模型的地心坐标(北纬38.76°,东经115.42°,深度6371公里),指引线沿途还标注着十二颗夜明珠的微缩光点,如同串联起的星辰。

“伏羲三号,启动‘地心分层扫描’,校准航线时避开上地幔的‘岩浆对流剧烈区’(深度800-1200公里,对流速度1.2米/秒)和外核的‘磁场异常点’(深度4980公里,磁场强度1.8特斯拉),量子护盾强度调至最高级‘创世级’。”叶云天的拇指按在导航面板的红色“启动键”上,面板瞬间亮起淡金色的符文,舰桥两侧的六块全息屏同时切换画面——左侧三块显示地球内部的分层数据:地壳(厚度5-70公里,温度20-1000℃)、地幔(厚度2885公里,温度1000-4000℃)、地核(半径3480公里,温度4000-6800℃),每一层的物质构成都用不同颜色标注:地壳的岩石层呈灰色,地幔的橄榄岩层呈深绿色,外核的液态铁镍合金呈暗红色,内核的固态铁镍呈银白色。右侧三块则显示穿梭舰的实时状态:能量储备98%(其中反物质能量占72%,量子转化能量占26%)、量子护盾完整度100%、导航信号强度99.8%、冰纹圆盘能量波动稳定在2.721Hz(与盘古本源能量频率一致)。

“烛龙号”的舰舱分为三层:上层为舰桥(操控区),中层为实验室(放置冰纹圆盘与能量检测仪),下层为应急舱(配备时空逃生舱)。团队成员依次登舰:光曜穿着银白色的“能量监测服”,袖口别着一枚淡青色的“光系能量徽章”,快步走到中层的能量监测台前,将监测仪与冰纹圆盘通过量子线连接,屏幕上立刻跳出十二道能量波形,分别对应十二颗夜明珠;暗烨则穿着深紫色的“防御作战服”,腰间挂着暗系玉佩,坐在下层的防御系统旁,手指在面板上滑动,激活舰体四周的“暗能量缓冲带”——缓冲带呈淡紫色半透明状,能吸收电磁干扰与物理冲击;叶云玄、叶云帝、叶云芳、叶云僧四人围在中层的“创世实验台”旁,实验台表面刻着与冰纹圆盘对应的能量纹路,叶云玄将一枚“地脉传感器”贴在圆盘边缘,传感器的指示灯从红色变为绿色,提示圆盘与地心能量场已建立连接。

“所有系统准备就绪,可随时出发。”伏羲三号的电子音在舰舱内响起,反重力推进器的旋转速度提升至每分钟120转,舰体下方的能量导流槽中,冷却剂开始沸腾,产生的白色雾气被量子净化系统瞬间吸收。随着叶云天按下“下降键”,“烛龙号”缓缓向发射平台下方的“地心通道”移动——通道直径50米,内壁覆盖着与舰体相同的量子相变涂层,顶部每隔100米就安装一盏“抗高温照明灯”,灯光穿透雾气,在通道壁上投射出细长的光影。

穿梭舰穿透联盟总部的地下基地(深度500米)时,舱外摄像头实时传输着画面:最初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地下工事,墙壁上贴着“混沌防御预案”的全息海报;随着深度增加(1000米),工事逐渐被灰色的花岗岩取代,岩石层中还能看到远古地震留下的裂痕;当深度达到3000米时,岩石开始呈现暗红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熔融状态的岩浆,岩浆温度约1200℃,在通道壁上缓慢流动,如同凝固的火焰。

“已进入上地幔顶部,深度3500米,温度1500℃,压力98GPa。”光曜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她盯着监测屏上的对流数据,红色的对流区域在屏幕上不断扩大,“前方50公里处(深度3550米)出现岩浆对流漩涡,直径约8公里,对流速度2.5米/秒,若直接穿过,量子护盾会损耗12%的能量。”

叶云天没有丝毫犹豫,手指在导航面板上快速操作:“启动‘短距空间折叠’,折叠距离60公里,坐标定位至漩涡后方(深度3600米)。”这项联盟最新的技术,基于“量子纠缠空间跃迁”原理,能在高密度物质(如岩浆、金属)中实现0.01秒的无延迟瞬移——只见穿梭舰周围的空间突然泛起水波纹般的涟漪,舰体表面的量子相变涂层瞬间变为亮紫色,随后舰体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消失在岩浆中;0.01秒后,3600米深度的岩浆中,空间再次泛起涟漪,“烛龙号”稳稳出现,舱外的岩浆甚至没来得及填补它消失的空隙。

“空间折叠成功,量子护盾能量无损耗,反物质能量储备仍保持98%。”光曜松了口气,调整监测仪的参数,“下一层是下地幔(深度670-2890公里),温度会升至2800℃,压力突破240GPa,建议启动‘地幔物质采样’,研究其中的创世能量残留。”叶云帝按下“采样键”,舰体底部伸出一根由星陨合金制成的“采样针”,针体长度5米,直径3厘米,快速刺入地幔岩石层——10秒后,采样针收回,针管中装着约10毫升的墨绿色岩石样本,样本表面泛着淡金色的微光,放在实验台上时,竟能与冰纹圆盘产生微弱的共振。

穿过厚度2885公里的地幔后,“烛龙号”进入“过渡层”(深度2890-5150公里)——这里是固态地幔与液态外核的交界处,温度骤升至3700℃,压力突破300GPa,舱外的景象从暗红色岩浆变为银白色的液态铁镍合金,合金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形成高速旋转的“金属漩涡”,漩涡直径可达100公里,旋转速度30米/秒,产生的电磁干扰让舰桥的全息屏出现轻微的雪花纹。

“电磁干扰强度达到5.8特斯拉,导航信号衰减至82%,金色指引线出现偏移。”暗烨立刻握住腰间的暗系玉佩,将体内的暗能量注入防御系统面板——玉佩瞬间爆发出深紫色的光芒,一道淡紫色的“磁场屏障”以舰体为中心扩散,直径约50米,屏障表面布满了细小的暗能量符文,符文与金属漩涡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形成一道稳定的“能量通道”。“暗能量磁场已建立,电磁干扰被屏蔽,导航信号恢复至99.5%。”暗烨的额角渗出细汗,维持磁场屏障需要持续输出暗能量,这对他的体能是不小的考验,“外核的液态金属密度是水的12倍,建议降低推进器转速,减少阻力。”

叶云天调整推进器参数,转速从每分钟120转降至80转,“烛龙号”如同游鱼般在液态金属中穿梭,舰体表面的量子相变涂层将液态金属的压力转化为能量,注入舰体核心——能量储备反而从98%升至99%。当深度达到6371公里时,穿梭舰突然冲出液态外核,进入一片完全超出预期的空间——

这里没有高温高压,没有岩浆与金属,而是一处直径约万米的巨大地下空腔,空腔内的温度稳定在25℃,压力与地表一致,甚至能呼吸到带着淡淡水晶清香的空气。空腔顶部距离地面约5000米,布满了形态各异的“地脉水晶”:有的水晶呈柱状,高约100米,直径5米,表面刻着螺旋状的能量纹路,泛着淡蓝色的光芒;有的水晶呈片状,如同巨大的花瓣,层层叠叠地铺在顶部,光芒透过水晶折射,在空腔内形成细碎的光斑;还有的水晶呈球状,直径约10米,悬浮在半空,光芒闪烁的频率与冰纹圆盘完全一致。

空腔的地面是由白色“创世晶石”铺成的巨大广场,广场面积约80万平方米,地面刻着一道直径8000米的环形能量阵,阵眼处的符文与盘古雕像底座的纹路完全吻合。广场中央,一座高达千丈(约3333米)的盘古雕像矗立在那里,雕像由通体透明的“创世晶石”打造,晶石内部流淌着淡金色的本源能量,如同人体的血脉般循环流动。

雕像中的盘古手持巨斧,斧刃朝上,仿佛刚劈开混沌;身躯挺拔,肌肉线条清晰可见,每一寸肌肉的纹理都蕴含着能量纹路;双目平视前方,眼瞳由两颗巨大的地脉水晶制成,泛着柔和的金光,仿佛能看透时空。最令人震撼的是,雕像底座的侧面刻着一幅高100米、宽500米的完整“创世图”,图中的细节比冰纹圆盘上的画面丰富百倍:盘古开天的瞬间,混沌能量被巨斧劈开,分为清浊二气,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十二道能量从盘古体内分离,化为十二生肖的虚影,分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冰纹圆盘从盘古的眉心飞出,落入地球的核心位置——甚至连盘古劈开混沌时飞溅的能量碎片,都在图中清晰标注了落点,与联盟之前发现的“创世能量遗址”完全对应。

“烛龙号”缓缓降落在广场边缘的停机坪上,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温暖的能量扑面而来。叶云玄第一个走下舰体,他穿着淡蓝色的“能量探测服”,手中拿着“本源能量仪”,快步走到盘古雕像底座前——当他的指尖接触到创世图的纹路时,能量仪的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能量频率2.721Hz,与盘古本源能量100%匹配”的字样。“这就是‘盘古之源’……”叶云玄的声音带着颤抖,指尖传来的温暖能量顺着手臂涌入体内,与他血脉中的创世印记产生共鸣,“雕像的创世晶石中,蕴含的本源之力比冰纹圆盘纯粹3倍,是目前已知最强大的能量载体。”

叶云僧双手合十,银白色的佛光从他体内散发,与雕像的金光交织成一道细小的光柱:“这尊雕像不仅是纪念,更是‘创世能量的聚合体’,它一直在吸收地脉中的本源之力,等待传承者的到来。”他抬头望向雕像的双目,“你看,雕像的眼睛正在跟随我们的移动而转动,它有自己的意识。”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发现雕像的水晶眼瞳正缓缓转向他们,金光中仿佛蕴含着欣慰的笑意。就在这时,雕像前的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缝隙中升起三道淡金色的光门——光门高5米,宽3米,表面布满了流动的创世符文,门楣上方分别刻着“时空”“情感”“生命”三个远古文字,文字由量子符文构成,与之前在能量柱上看到的文字完全一致。

叶云天握紧手中的三块时空玉佩,玉佩此刻正散发着与光门对应的光芒:光系玉佩(淡青色)对应“时空”光门,暗系玉佩(深紫色)对应“情感”光门,镜系玉佩(翠绿色)对应“生命”光门。“按玉佩属性分配任务。”他的目光扫过团队成员,语气坚定,“光曜和我负责‘时空考验’,你的光系能量能与时空粒子共鸣,协助我引导时间线;暗烨负责‘情感考验’,你的暗能量能感知盘古的意志,理解守护的真谛;叶云僧和叶云芳负责‘生命考验’,僧兄的佛力与芳妹的魔法能共同修复本源植物;叶云帝和叶云玄留在舰体附近,监测空腔内的能量变化,若出现异常,立刻用量子通讯器联系我们。”

“明白!”众人齐声应答,各自走向对应的光门。

第一道考验:时空考验

叶云天与光曜走进刻有“时空”的光门,门内没有实体地面,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混沌空间——空间中漂浮着无数淡白色的“时空粒子”,粒子直径约1毫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散落的星辰。这里的景象与之前在星核研究室进行“时间回溯”时看到的场景一致,但混沌能量的浓度更高,甚至能听到盘古开天的远古轰鸣声。

“这里是‘时空本源区’,保存着宇宙诞生时的时间流碎片。”光曜从口袋里取出“时空记录仪”,仪器刚一启动,屏幕上就跳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光系玉佩能与时空粒子产生共鸣,我们需要将这些粒子按‘宇宙演化顺序’排列,形成完整的时间线——如果排列错误,会触发时空紊乱,被传送到随机的时空节点。”

叶云天取出光系玉佩,将其举至胸前——玉佩瞬间爆发出刺眼的青光,青光如同涟漪般扩散,覆盖半径100米的范围。空间中的时空粒子被青光吸引,纷纷向玉佩靠近,围绕着玉佩旋转,形成一道淡白色的粒子漩涡。“开始引导。”叶云天集中精神,将体内的创世印记能量注入玉佩,青光的强度再次提升,粒子漩涡开始按他的意志移动。

第一步,排列“宇宙大爆炸”节点:叶云天引导300颗时空粒子聚集,形成一个直径10米的球形——粒子碰撞的瞬间,球形中心爆发出一道白光,模拟出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场景,白光中还能看到微小的“夸克”与“胶子”在运动。“时间节点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成功模拟,时空粒子稳定性98%。”光曜快速记录数据,额角渗出细汗,“接下来是‘星系形成’节点,需要引导500颗粒子,按银河系的旋臂结构排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