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车沿着天枢城中层的空中廊道平稳飞行,反重力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微弱嗡鸣被隔音涂层完美隔绝,车内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轻微的呼吸声。窗外的景致彻底颠覆了叶云天四人的认知,仿佛一幅流动的未来主义画卷,每一处细节都冲击着他们源自2025年的认知边界。
廊道两侧是层层叠叠的模块化建筑,外墙采用“自适应透光碳晶板”,这种材料能根据日光角度与能量需求自主调节透明度和颜色,此刻正随着午后阳光的偏移,呈现出从浅蓝到银灰的渐变光泽,边缘处还泛着淡淡的能量流光。建筑之间没有冰冷的墙体阻隔,取而代之的是悬空的空中花园,藤蔓沿着银灰色的能量支架攀爬,翠绿的叶片上凝结着晨露——在天枢城精准的人造重力场中,这些水珠并非垂直坠落,而是以一道优美的弧线坠入下方循环流动的空中水道,水道里的净化系统发出细碎的蓝光,将水珠过滤后重新输送到空中花园的灌溉装置中,形成闭环循环。
远处,穿梭不息的悬浮车形成彩色的光流,不同型号的车辆带着各自的能量尾迹,在智能航道系统的调控下有序穿梭,没有丝毫拥堵。建筑外立面的全息广告牌投射出立体影像,时而化作体型庞大的星际生物,透明的鳍翼划过墙面,鳞片在光线下闪烁着彩虹般的光泽;时而切换成联合时空管理局的公益标语——“时空有序,文明永续”,字体采用三维立体设计,每个笔画都包裹着淡蓝色的能量光晕,悬浮在空中停留三秒后,化作无数光点消散,随即又重组出新的内容。
林福贵扒着车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玻璃边缘,指尖能感受到特制玻璃的冰凉与细腻,这种材质在2025年只有高端科研设备才会使用。他眼神里满是惊叹,嘴巴微微张开,连呼吸都放慢了几分:“这地方……比2025年的核心城区还要先进百倍。”他在2025年经营着一家小型农机公司,曾去过水球区最繁华的科技城,自认也算见过些世面,但眼前的天枢城,已然是他无法想象的未来图景——那些悬浮在空中的工作面板、随处可见的全息投影交流、自动循环的生态系统,每一样都超出了他的认知极限。
叶启则相对沉稳,他没有像林福贵那样表露过多情绪,只是将目光落在那些规整运行的交通航道和空中管制信号塔上。信号塔呈流线型,顶端的雷达不断旋转,发出淡绿色的探测波,将整个中层廊道的交通数据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秩序感很强,像是被精密程序操控的机器。”他低声说道,作为曾经的农机研发工程师,他对机械的运行逻辑有着天然的敏感,“航道划分、信号调控、能量供给,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毫无破绽,连悬浮车的飞行高度差都精确到了厘米级。”
叶天天驾驶着悬浮车,闻言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他的手指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采用生物感应材质,能实时捕捉驾驶者的脉搏与神经信号,实现无缝操控。“天枢城是M27星球的时空管理核心,所有技术标准都是联合最高级别的。”他抬手在方向盘旁的全息面板上轻点,面板弹出淡蓝色的虚拟界面,上面罗列着航道信息与交通状况,“中层生活区主要居住着联合公职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安保等级中等,相对安全。底层是工业区和废弃科技园区,上层则是联合时空管理局总部和核心实验室,安保等级最高,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林月月坐在副驾驶座,转头对后排的叶云天和林月瞳解释,她的发丝随着车辆的轻微晃动而飘动,发梢的智能发圈闪烁着微弱的蓝光。“我们的公寓在中层西侧的科研人才居住区,是学校分配的福利房,带独立的技术实验室,正好方便我们做课题。”她顿了顿,补充道,“实验室有独立的能量屏蔽系统和反探测装置,就算是联合时空管理局的常规探测,也很难发现里面的异常。”
悬浮车最终停在一栋银白色的圆柱形建筑前,这栋建筑高约两百米,外立面布满了细小的能量感应窗,每个窗口都能独立调节光线与通风。随着车辆靠近,建筑底层的一道透明能量门缓缓开启,能量门由高密度粒子流构成,透过门体可以看到内部的景象,却无法穿透其物理屏障。众人跟着叶天天和林月月走进建筑,内部没有传统的电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悬浮升降平台,平台边缘设有淡蓝色的能量防护层,既保证安全又不影响视野。
叶天天刷了一下手腕上的全息手环,手环发出一道红光,扫描过平台的感应区。平台立刻响应,平稳地向上攀升,没有丝毫颠簸感,速度均匀得如同秒表的指针。透过平台边缘的透明防护层,可以看到建筑内部错落有致的空中花园和横向廊道,不少住户正通过全息投影与他人交流——有人在讨论科研数据,虚拟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公式与图表;有人在与家人视频通话,投影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连细微的表情变化都清晰可见;还有人正操作着悬浮在空中的工作面板,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文件和数据在面板与个人终端之间无缝传输。
“到了。”升降平台停在第37层,发出一声轻微的提示音。叶天天率先走出,抬手在门前的感应区扫描了一下,感应区发出淡绿色的光芒,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露出公寓内部的景象。
这是一套开放式布局的公寓,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米,整体以浅蓝和银白为主色调,营造出简洁而科技感十足的氛围。家具大多是可变形的模块化设计,客厅的沙发可以根据人数自动调整大小和形状,茶几展开后能变成工作桌,墙角的储物柜则可以收缩成扁平状,节省空间。墙角的智能清洁机器人正悄无声息地清理着地面,它的体型小巧,呈圆形,移动时没有任何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绕行,清理过的地面留下一层淡淡的防静电涂层。
客厅中央的墙面是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此刻正显示着天枢城的实时气象数据——温度24℃,湿度45%,大气能见度10公里,时空能量波动稳定在0.03赫兹。投影屏下方是一个智能饮品机,通体呈银白色,顶部有一个全息交互界面。阳台外是开阔的观景视野,装有可调节透明度的智能玻璃,能清晰看到天枢城上层的核心建筑,那些高耸入云的塔楼顶端,闪烁着暗物质能源核心特有的蓝紫色光芒,光芒稳定而柔和,如同夜空中的星辰。
“随便坐。”叶天天招呼众人落座,抬手激活了客厅的智能饮品机,饮品机的全息界面弹出,罗列着数十种饮品选项,“需要什么?营养剂、合成果汁,还是传统茶饮?营养剂有高蛋白、高维生素两种,合成果汁有星际莓、蓝藻果等十种口味,传统茶饮是根据古籍复刻的,有龙井、普洱等。”
“一杯清水就好,谢谢。”叶云天说道,目光却被客厅一侧的展示柜吸引。展示柜采用透明的抗压玻璃制成,内部设有冷光照明系统,摆放着几台造型各异的模型,看起来像是穿越飞车的缩小版,每台模型都标注着名称和研发年份。
林月月注意到他的目光,主动起身介绍,脚步轻盈地走到展示柜前。“这些是历代时空穿梭设备的模型,我们的课题就是‘初代穿越技术复原’,所以收集了不少资料。”她指着最左侧的一个模型,模型长约三十厘米,造型与“云月号”几乎一模一样,连外壳的纹路和能源核心的位置都分毫不差,“这个就是你们驾驶的‘云月号’初代原型机,历史资料记载,它是M27星球最早实现载人时空穿梭的设备,采用的是可控核聚变能源核心,输出功率约1200兆瓦,但稳定性较差,只能进行短距离、无定点的随机穿梭,而且每次穿梭后都需要长时间的能量补充和设备维护。”
叶云天心中一动,起身走到展示柜前,看着那个熟悉的模型,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研发“云月号”时的场景——实验室里的灯光彻夜通明,他和团队成员反复调试参数,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手指被精密仪器磨出茧子,眼睛因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但每当看到设备取得进展,心中的疲惫就会被成就感取代。“没想到,它在2090年竟然成了历史文物。”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
“不止是文物,更是传奇。”叶天天端着几杯清水走过来,递给众人,水杯是由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制成,触感温润,杯壁能自动保持水温。“初代穿越技术为后续的时空工程奠定了基础,只不过……后来技术迭代太快了。”他走到全息投影屏前,抬手调出一组数据,投影屏立刻切换画面,显示出第三代时空穿梭舱的三维模型,“现在联合通用的是第三代时空穿梭舱,核心技术已经从核聚变升级到了暗物质能源。”
投影屏上的三维模型通体呈银灰色,造型比“云月号”更加流线型,舱体表面布满了复杂的能量纹路,这些纹路是暗物质能量的传输通道,能将核心能量均匀分布到舱体各处。“暗物质能源核心的优势在于能量密度极高,是核聚变的一百倍以上,而且能与时空磁场产生共振,实现‘定点-定时’精准穿梭。”叶天天的手指在投影屏上滑动,模型随之拆解,露出内部的核心结构——一个拳头大小的暗物质球,被多层能量防护膜包裹,周围环绕着时空锚点发生器和能量调节装置,“你们看这里,这是时空锚点发生器,能锁定目标时空的坐标参数,包括时间、空间、磁场强度等,误差不超过0.01秒;还有这个,时空防护盾,采用的是‘量子纠缠防护技术’,能抵御时空乱流的冲击,比初代‘云月号’的防护系统强上百倍,就算遇到高强度的时空乱流,也能保证舱体和人员的安全。”
“这么先进的技术,难道没有限制吗?”林月瞳问道,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眼神中带着一丝审慎。作为曾经的时空技术研究者,她深知强大的技术背后必然伴随着严格的管控,否则很容易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当然有,而且管控极其严格。”叶天天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全息投影屏上的模型随之关闭,切换成联合时空管理局的标志,“所有时空穿梭设备都受联合时空管理局监管,每一台设备的启动、穿梭轨迹、能量消耗都会被实时监控。普通人要进行时空穿梭,必须向管理局提交申请,说明穿梭目的、目标时空、停留时间等信息,经过多层审核,获得‘时空通行码’才能启动设备。”他顿了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穿梭方向被严格限制——仅限‘未来→过去’的历史观测,绝对禁止‘过去→未来’的穿越。”
“为什么?”林福贵不解地问,他端着水杯,手指摩挲着杯壁,“回到过去和去往未来,不都是时空穿梭吗?风险应该差不多吧?”
“风险完全不同。”林月月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专业的严谨,她走到全息投影屏前,调出时空线模型图,图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不同的时空轨迹,“‘未来→过去’的历史观测,只要遵循‘不干预原则’,即不改变历史事件、不与历史人物产生深度交集、不留下不属于该时空的物品,对时空线的影响极小。但‘过去→未来’就不一样了,未来本身是充满变数的,是无数种可能性的叠加,来自过去的人一旦进入未来,很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举动,就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轨迹,导致时空线扭曲、重叠,甚至引发时空崩塌,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她看着众人,眼神凝重,“这是2090年时空法则的最高禁忌,违反者会被联合时空管理局列为一级通缉犯,面临终身监禁在‘时空牢笼’的惩罚,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结局。”
叶云天四人相视一眼,心中都有些后怕。他们从2025年穿越到2090年,本质上就是“过去→未来”的穿越,若是被联合时空管理局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叶启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原本挂着2025年的多功能工具刀,此刻却空空如也,这让他感到一丝不安;林福贵握紧了手中的水杯,指关节微微发白,脑海中闪过联合时空管理局机器人巡逻的画面;林月瞳则眉头微蹙,思考着如何隐藏“云月号”的痕迹,避免被探测到。
“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叶天天看出了他们的顾虑,语气缓和了一些,“‘云月号’是初代穿越设备,没有接入联合时空管理局的监控网络,而且你们是被时空乱流意外卷入的,并非主动违规,只要不暴露身份,不引发大的时空波动,管理局很难发现你们的存在。”他话锋一转,“不过,要在2090年立足,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尤其是时空法则。绝对不能使用‘云月号’进行主动穿梭,也不能暴露你们来自过去的身份,否则一旦被管理局盯上,就算是我和月月,也很难保住你们。”
就在这时,叶天天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向卧室,脚步急促而坚定。“对了,有一样东西,或许能证明我们之间的关系。”片刻后,他捧着一个古朴的金属盒子走出来——在全是高科技产品的公寓里,这个木质镶金属的盒子显得格外突兀。盒子的材质是2025年常见的红木,表面刻着简单的花纹,边缘镶嵌着一圈黄铜,铜绿的痕迹显示它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他打开盒子,里面铺着暗红色的绒布,整齐地摆放着一本纸质相册和几枚旧物。纸质相册在2090年已经极为罕见,大多作为文物或纪念品保存。“这是我爷爷留下的东西,他就是叶云天。”叶天天的语气带着一丝伤感,抬手翻开相册,指尖小心翼翼,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珍宝,“我父母去世后,这些东西就一直由我保管,算是家族的传承吧。”
第一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年轻男子穿着白色的研发服,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徽章,站在一台原型机前,笑容青涩却眼神坚定,赫然就是25岁时的叶云天。照片的背景是2025年的实验室,墙上挂着研发进度表,桌上摆放着老式的电脑和仪器,这些场景都清晰地印在照片上,勾起了叶云天的回忆。叶云天的心脏猛地一缩,指尖下意识地抚上照片,指尖能感受到纸质的粗糙与厚重,眼眶有些发热。这张照片是他刚完成“云月号”初步设计时拍的,当时团队成员为了庆祝阶段性成果,特意合影留念,没想到这张照片竟然被保存了下来,还传到了孙子手中。
叶天天继续翻页,后面的照片记录着叶云天的人生轨迹:与林月瞳在稻田边的合影,两人并肩站着,脸上带着笑容,身后是金黄的稻田和湛蓝的天空;在实验室工作的场景,叶云天正专注地调试设备,眉头微蹙,眼神专注;抱着婴儿的画面,婴儿被包裹在襁褓中,叶云天小心翼翼地抱着他,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这个婴儿,就是我父亲。”叶天天指着那张抱婴儿的照片,声音低沉了几分,“我父亲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时空工程研究员,和我母亲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他们在一次时空实验中,遭遇了时空乱流,不幸去世了。”他顿了顿,看向叶云天,眼中带着一丝期盼与激动,“爷爷,我一直以为你在2030年的那次时空事故中失踪了,没想到……你竟然穿越到了2025年,又来到了2090年。”
爷爷?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