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两人所到之处跪了一地。
两人坐在上首后,刘彻才沉声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
今日参加这场辩论会的人比较杂,有出身富贵的贵族,有朝堂任职的官员,有小吏,有游侠,还有衣裳破洞的农家……
有真才实学者,也有滥竽充数者。
众人起身后,目光灼灼看向刘彻,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率先开口:“陛下,小人有话想问陛下。”
“你问。”
“陛下所言,辩论出彩者可修书,所修之书将会作为将来任免官员的教科书,是否为真?”
“朕一言九鼎,此言不作假。”
“小人还有一问,不知修书的内容,是否由修书人自行做主?”
刘彻面色一冷,看向那老者,那老者也不惧,活到这个年岁,已经没什么值得他怕的了,哪怕对方是皇帝。
他所求不过是道,是真理而已。
“修书之事,事关国本之计,自然要慎之又慎,怎可随心所欲,修书的内容,必须经由典籍司经过严格审查后,最后经由朕和皇后过目,都无异议,才能刊印成书,往外售卖。”
“这典籍司是?”
“典籍司啊!”
刘彻看向小满,继续道:“典籍司是新成立的衙门,专门负责审查书籍,今日辩论出彩者,将有机会修教科书,可只有教科书是不够的。
往后每月都会酌情放出一批书号,用于民间才学出众之人着书立传所用,不过所有流入民间的书籍,必须经由典籍司审查后方能刊印,如若不经允许私自刊印书籍,将处以三年牢狱之灾。
若影响重大,可视情况,加以极刑,此事朕已经决计将其列入律法之中,另外辩论会结束后,朕和皇后有意选出才能出众者,重新编纂我大汉律法。”
刘彻说的,大多都是小满跟他说的。
纸张轻便,成本低廉,过个几年,价格肯定是要往下降的,价格降下来,意味着不再稀有,如果不加以管控,可以想象诸子百家为了自家学说能闹出什么事出来。
“许先生,还有什么想问朕的吗?”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