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零碎时间写就一部医学专著?这听起来简直像在写小说!即便是写小说,仅靠零碎时间完成也绝非易事。
周老原本轻松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当即向卓世军伸出手:“士君,把书稿给我看看。”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帮忙审查的,”卓世军笑着将书稿递了过去。
周老接过那摞沉甸甸的稿纸,其他专家也立刻围拢过来。
有人没戴老花镜的,连忙从口袋里掏出眼镜戴上,一同翻阅起来。
看着看着,大家的神色逐渐从好奇转为专注,继而露出惊异之色。
“这书的写法……还真是别具一格啊,”不知是谁低声感叹了一句。
“确实如此,”郭毅看着书稿,眼中满是惊叹,“你看这些比喻,简直闻所未闻,细想之下却又精妙绝伦,一下子就把那些最核心、最抽象的概念讲活了!”
“你们看这里,”另一位专家指着稿纸道,“她对脏腑关系和病理传变的阐述,通俗易懂,即便是初学医的人,甚至普通百姓,估计也能理解个七八分。”
“你还真别说,”原本对中医了解不深的李文元也笑着插话,“我刚才粗略看了几眼,这本书步骤清晰,逻辑严密,连我这个门外汉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中医的诊疗思路也可以如此清晰具象!”
“对对对,说得太对了!”一位研习中医数十年的老专家连连点头,“我们知道怎么治,但很多理论靠的是‘悟’。以前老祖宗的东西写得晦涩,这也是为什么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少。”
“咳咳,”卓世军适时地清了清嗓子,打断越来越热烈的讨论,“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请各位专家把关,看看书稿内容是否存在疏漏或错误的。”
不是来夸夸夸的!
……虽然也可以夸夸夸,但是现在时间太晚了,还是赶紧进入正题吧!
于是,审查工作正式展开。
按理说,如此基础的初审,对于在座这些资历深厚的专家而言,原计划两个小时绰绰有余。
没想到,讨论异常热烈,竟然持续了将近五个小时!直到晚上十一点多,夜色深沉,会议才不得不暂告段落。
所有参与审阅的专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对沈予欢的这本书给予了极高评价,并强烈建议尽快安排出版。
卓世军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中医司、科技司协同出版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完成此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并建议将其作为卫生系统重点推荐读物!
翌日,沈予欢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李文元打来的电话。
“予欢!你的书部长已经批示了,昨晚就让人联系出版部门,着手编辑出版事宜了!”
“这么快?”沈予欢有些惊讶,但也感到高兴,“好的,谢谢领导。”
“你这本书写得太好了!”李文元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赞不绝口,“参与评审的专家们一致好评!”
“真的吗?那太好了!”沈予欢笑道,“我就是觉得现在很多中医书籍过于深奥晦涩,如果能用更易懂的方式表达,或许会更好,所以就尝试着写了这本书。”
“你写这本书的初衷非常好!”李文元语气恳切,深有感触地说,“中医领域能有你这样的天才,实乃大幸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