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大宋文豪> 第363章 鲜衣怒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3章 鲜衣怒马(1 / 2)

夕阳西下,陆北顾抱着一堆发给他上朝穿的行头离开了御史台。

因为明日早朝五更便开始了,在此之前需得提前去待漏院候朝,那么再算上洗漱、穿衣、吃早餐以及路上交通所花费的时间,哪怕是住在内城的官员,也得寅时初刻就起床。

而陆家旧宅位于外城东南角的陈州门内大街,距离禁中非常遥远,且刚刚翻新完毕多少还有些味道,出于健康和时间的双重考虑,陆北顾打算先去内城的澄明斋前铺凑合一晚。

回到澄明斋,铺子已经打烊了。

沈括还在前铺的桌案上对着几块水晶镜片埋头琢磨着什么,见他抱着包袱进来,吓了一跳,继而喜道:“这就领回来了?差遣是何职司?”

“殿中侍御史里行。”

陆北顾在他对面坐下来,把装着衣物的沉重包袱放到身旁的椅子上。

见桌上有热茶,他便给自己倒了一杯,现在春日的黄昏还是有些微寒,他肚子里有些进风。

“里行,那也是殿中侍御史。”

在大宋,“里行”意为见习、候补,这个差遣作为殿中侍御史的预备人选,虽然带了“里行”两个字,但其职能与殿中侍御史完全相同,即“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

沈括啧啧称赞:“能上朝,当真威风!比监察御史都强。”

而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制度设计。

那就是,御史台里,比监察御史级别高的殿中侍御史能上殿参朝,比监察御史级别低的殿中侍御史里行也能上殿参朝,唯独监察御史不能。

因为监察御史的职能是“掌分察百僚,巡查州县”,不是朝官,参加不了前殿朝会。

当然了,打报告的缺口也不可能堵死,如果监察御史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后殿朝会排队等着官家召唤。

嗯,在大宋,朝会是分为前殿朝会和后殿朝会的。

前殿朝会,一群官员上朝,按文东武西顺序列班,宰相、枢密使率先奏事,随后官员们按官阶依次奏事,而如果时间太长,拖到了辰时尚未奏完,要么记录下来下次再议,要么就到后殿朝会去。

而后殿朝会就不是一群人参加了,而是官家根据需要让参加的官员排队,然后挨个进来当面陈事,参加的官员不仅有京官,还有地方官,甚至还包括内侍省的宦官。

几杯热茶下肚,稍稍发了些汗,陆北顾感觉整个人舒畅了许多。

第一天去御史台,实话他神经还是始终都有些紧绷的。

“我明日便需上朝,住在旧宅怕是离禁中太远,往来不便。在铺子里跟你一起凑合一阵子,如何?待旧宅通风完毕再搬回去。”

“这有何不可?”沈括不以为然。

陆北顾点了点头,朋友之间光有交情是不够的,果然还是利益同盟最牢靠。

“那你们家的旧宅,是不是还得雇些仆役?”沈括问道。

陆北顾想了想答道:“暂时应该不用,我与长兄家尚未分家,长嫂如母,还有两个孩子,若是能在京城稳定下来,我想着把她们从泸州接过来。”

“喔这一路可不近,要是有机会,最好你自己去接。”

“我知道。”

陆北顾又问道:“那你的任命文书下来了吗?”

“没呢.你故意的吧?”

沈括佯装生气,拍着桌子道:“今天先下一二甲,明天才三四甲,而我是五甲好不好!大概率是要守选的,等到的怕是守选文书。”

“这样吗?”

陆北顾有些不好意思,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些规矩,他自己拿到了,就下意识地以为所有进士的任命文书今天都给发了。

随后,他赶紧转移话题。

“哎,明天就得上朝,人都不认识,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沈括答道:“那我也不认识,你天天去,去几天就知道了。”

“要天天上朝吗?”陆北顾道,“下午当着欧阳中丞的面我都没好意思问。”

“殿中侍御史里行是‘日参官’,当然要天天去,不过其他朝官就不一定了。”

沈括解释道:“我听先父过,朝官分‘日参官’、‘六参官’、‘朔望参官’三种,‘六参官’就是每隔五天上朝,‘朔望参官’则是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如此便能确保京城的所有衙门都可以定期奏事,又不至于同时参朝的人数太多影响议事进度。”

“原来如此。”

解释完之后,沈括伸出手来笑嘻嘻地道:“你先把这套行头拿给我看看。”

“这有什么好看的?”陆北顾奇道。

不过,他还是将那堆行头从身侧的椅子上,挪到了沈括的眼前。

“嗐,自个没有就好奇嘛。”

沈括接过来那身行头仔细端详。

这里面包括了绿色官袍、展脚幞头、白花罗中单、方心曲领、绿黄双丝绶带、犀角带、乌皮靴等等。

绿色官袍跟此前官家御赐给陆北顾的一样,没什么区别,展脚幞头被沈括翻来覆去地摆弄了一下,甚至还往自己头上戴了一下。

“这两个有什么法?你家里既然是有做过官的,该晓得吧?”

陆北顾指着方心曲领和绿黄双丝绶带问道。

“这个叫方心曲领,罗质的,你穿好中单和官袍,将其套于项间,压贴衣领,防止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你自己穿一次就知道了,腰带系紧了之后这个中单不可能不把外袍给撑起来的。”

此前陆北顾跨马游街的时候,穿的是淡黄绢衫配绿色官袍,绢衫是很柔软的,所以并没有这种困扰。

而这种白色罗质中单内衬就有点类似现代的衬衣,比绢衫板正的多,但是缺点就是容易把外袍的领口给弄得往外撑,不美观。

“至于绶带,就是纯装饰.紫袍配紫黄双绶,绯袍配绯黄双绶,绿袍配绿黄双绶。”

“喏,先穿上看看吧。”

陆北顾开始穿戴这身象征官身的行头。

他先把外面那身御赐的绿袍脱了,换上白花罗中单,内衬料子不错,质地光滑微凉,贴身却不觉紧绷。

沈括在一旁指点着:“这中单的领口需整理平整,否则外袍会显得特别臟皱。”

陆北顾闻言动手整理了一下,接着就是重新穿官袍。

因为有沈括搭把手,所以就比自己穿顺利多了沈括帮他提起袍领,陆北顾将手臂伸入袖中,官袍都是颇为宽大的,但剪裁合度,穿上后更显身姿挺拔。

然后是最重要的方心曲领,沈括在对面,心地将方心曲领为陆北顾戴上,然后调整位置使其端正地贴在胸前。

戴上后,官袍的领口果然被很好地固定住,顿时显得更加规整、威严。

陆北顾扭头看着那条绿黄双丝绶带,笑道:“这个倒是简单。”

他先扎金荔枝带,腰带一束,官袍的腰身立刻显现出来,更衬得肩宽腰窄、英气勃勃,而绿黄双色的丝绶系上之后,自然交织垂下,在身侧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最后是展脚幞头。

陆北顾将其仔细戴在头上,稍稍调整,让那向两侧平伸出去的硬翅保持水平。

戴好后,他感觉整个人的气场都为之一变。

沈括退后两步,上下打量着陆北顾,眼中露出赞叹之色:“陆御史好仪态!这身行头一穿,气度都全然不同了!”

沈括绕到他身后,替他抚平背部的褶皱,又理了理宽大的袖口,道:“不过呢,这官袍讲究的是端庄大气,动作时需留意,勿要过于急促,以免失仪。”

随后,他拉着陆北顾走到镜子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