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花屋湘军传奇> 笫72章 边陲永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笫72章 边陲永固(2 / 2)

\"大人,哈密亲王派人送来贺礼,说是恭祝建省之喜。\"赵德安在门外禀报。

刘锦棠收起信纸,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黄鼠狼给鸡拜年。让他的人把礼物放下,就说我改日登门道谢。\"

赵德安领命而去。刘锦棠走到窗前,望着院中的老柳树。月光下,柳枝的影子在地上摇曳,如同十年前西征路上连绵的军旗。

---

建省诏书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抵达乌鲁木齐的。驿马踏着半尺深的积雪冲入城门,驿卒的号角声惊动了整个巡抚衙门。

\"圣旨到——\"

刘锦棠匆忙换上朝服,率领文武官员在衙门正堂跪接圣旨。宣旨太监抖开黄绢,尖细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着将新疆改为行省,设巡抚一员,驻乌鲁木齐,统辖全疆文武...钦此。\"

\"臣,领旨谢恩。\"刘锦棠双手接过圣旨,额头触地时,恍惚听见遥远京城传来左宗棠的咳嗽声——那位老帅近年每在朝堂力陈西域事务,总要激动得旧疾复发。

仪式结束后,刘锦棠立即召集各营将领和文官议事。大堂内炭火熊熊,却驱散不了众人脸上的凝重。

\"诏书已下,但从今日起,才是真正的考验。\"刘锦棠环视众人,\"哈密亲王表面顺从,实则心怀叵测。据报他已暗中联络准噶尔残部,意图阻挠建省。\"

王德榜拍案而起:\"军门,不如先发制人!末将愿率精兵三千,直捣哈密王府!\"

\"不可。\"刘锦棠摇头,\"左公再三叮嘱,要以怀柔为本。传我令,三日后在巡抚衙门设宴,邀请各族头人共庆建省。特别是哈密亲王,务必请他赏光。\"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刘锦棠微微一笑:\"西域各族最重面子。我们以礼相待,他若再兴风作浪,便是自绝于朝廷,自绝于百姓。\"

当夜,刘锦棠伏案疾书,将建省详情及应对之策写成奏折,又另附一封私信给左宗棠。写到动情处,他停下笔,从怀中取出那包左公离疆时赠他的西域土——那是从伊犁、乌鲁木齐、喀什等地各取一撮混合而成。

\"左公,您的心血没有白费。\"刘锦棠轻声自语,\"西域永固,从此是我大清疆土。\"

---

开衙之日,乌鲁木齐城内张灯结彩。刘锦棠特命在巡抚衙门东侧立\"左公祠\",供奉着左宗棠当年用过的帅印拓本、行军地图和那首着名的《西征》诗稿。

各族头人陆续到来,献上的锦缎哈达很快堆满香案。最令人意外的是,竟有几条哈达来自当年阿古柏的旧部——那些曾经与清军刀兵相见的敌人,如今也来归顺。

哈密亲王是最后一个到的。这位身材魁梧的蒙古贵族带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侍卫,气势汹汹地踏入衙门。刘锦棠却不动声色,亲自上前迎接。

\"亲王殿下远道而来,刘某有失远迎。\"刘锦棠拱手为礼,汉语中特意夹杂了几句蒙古话。

哈密亲王显然没料到这一着,愣了一下才回礼。当他看到香案上那些阿古柏旧部献上的哈达时,脸色更是变了几变。

宴席间,刘锦棠谈笑风生,对各族的习俗如数家珍。他特意命人准备了符合伊斯兰教规的菜肴,又让军中乐师演奏了几首维吾尔族民歌。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来,在王德榜耳边低语几句。王德榜面色大变,起身走到刘锦棠身旁:\"军门,探马来报,准噶尔残部三千骑兵正向乌鲁木齐逼近!\"

声音虽低,却被近处的哈密亲王听个正着。他手中的酒杯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刘锦棠却哈哈大笑,举杯道:\"诸位,刚接到喜报,我大清与俄国新订的边境条约已经换文。从今往后,西域北疆再无外患!来,共饮此杯!\"

哈密亲王脸色骤变——他暗中勾结的正是那些俄国人支持的准噶尔残部。如今条约已定,俄国人自然不会再支持叛乱。

宴会结束后,刘锦棠亲自送哈密亲王到门口。临别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亲王是聪明人,当知大势所趋。建省之后,朝廷对有功之臣必有封赏。\"

哈密亲王沉默良久,终于深深一揖:\"巡抚大人高义,小王...明白了。\"

暮色中,新任新疆巡抚独坐阶前。戈壁的朔风卷着细沙掠过庭院,恍惚化作湖南口音的吟诵:\"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刘锦棠忽然起身,向北长揖。此刻京师该是初雪时节,不知那位古稀老帅,可还习惯没有风沙的冬天?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