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里的陈老赶紧说:“娃子别急,爷爷年轻时也犯过这错。”他从桌下拿出一个旧糖块,上面还留着没刻完的弧线,“你看,这是我第一次熬糖做的,比你的还糟呢。熬糖要等糖液稍微凉一点,但不能凉透,下次你可以多搅一会儿,让糖液凉得均匀些,熟练了就好。”
竹阿婆也走过来,拍了拍虎头的肩膀:“阿婆给你再熬点糖,咱们再试一次,老手艺哪有一次就成的?”
虎头点点头,跟着竹阿婆一起添糖、生火,这次他学得更仔细了,眼睛一直盯着锅里的糖液,连陈老在屏幕里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等糖液再次冒起小泡,他赶紧关火,倒在竹板上后,又按照陈老说的,用扇子轻轻扇了扇,等糖液有点黏性了,立刻拿起刀子刻弧线。虽然刻得还是不太整齐,但至少没有硬得刻不动,虎头看着自己的作品,嘴角终于露出了笑。
课堂过半时,丫丫突然举起手:“青灯爷爷,朝阳纹为什么是七道弧线呀?”
青灯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个问题问得好。”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旧相册,翻开后里面夹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的男人,手里举着一条糖龙,龙角上的朝阳纹格外显眼,“这是我爷爷,他说七道弧线代表七天,一周的日子,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朝阳纹要把七天的太阳都藏进去,这样糖龙才会有生命力,能陪着人们过好每一天。”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小阿妹还在图画本上写了“七天的太阳”几个字,虽然笔画歪歪扭扭,却满是认真。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透过工坊的窗户洒进来,落在孩子们的图画本上、竹篾上,还有那锅新熬好的麦芽糖上,到处都亮晶晶的。就在大家以为课堂要结束时,屏幕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新面孔——是林舟。
林舟身后是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数字糖龙的设计界面。他对着镜头笑了笑,手里还拿着一支触控笔:“大家好,我是林舟,今天我有个惊喜要给你们。”他点击鼠标,屏幕上的数字糖龙慢慢转动起来,原本空白的龙角上,突然浮现出一幅幅小小的图画——正是孩子们今天画的朝阳纹,小阿妹的歪扭弧线、丫丫的彩色朝阳、虎头的简单线条,都清晰地印在龙角上,像缀满了小小的太阳,“我把你们今天画的朝阳纹,都加到数字糖龙里了!以后你们每次上课,我都把你们的作品加进去,让这条数字糖龙变成咱们的‘课堂纪念糖龙’,好不好?”
“好!”孩子们欢呼起来,小阿妹举着图画本跑到屏幕前,对着镜头喊:“林舟哥哥!下次我要画最好的朝阳纹,让数字糖龙最漂亮!”
虎头也凑过来,大声说:“我下次熬糖肯定能刻出完美的朝阳纹,到时候你也要加到糖龙里!”
林舟笑着点头:“一定!我等着看你们的作品。”
课堂结束后,孩子们还舍不得走,有的在继续编竹篾,有的在修改朝阳纹,小胖甚至主动帮竹阿婆收拾灶台,嘴里还哼着自己编的儿歌:“竹篾软,糖液甜,我们一起做糖龙……”
竹阿婆坐在门口的竹椅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拿出手机给青灯发了条语音:“今天真是多谢你和陈老了,孩子们学得可开心了,连平时最调皮的虎头都坐住了。”
没过多久,青灯就回复了,声音里带着笑意:“这是我该做的,能看到孩子们喜欢老手艺,我爷爷要是知道了,肯定也高兴。对了,下次上课我想教孩子们做糖珠,我把爷爷的老糖勺带来,让孩子们看看真正的糖艺工具。”
傍晚的时候,林舟回到了城里的工作室。他坐在电脑前,把今天课堂上孩子们的作品又仔细整理了一遍,给每个朝阳纹都加了小小的标注——“小阿妹的第一幅朝阳纹”“虎头的第一次熬糖尝试”“丫丫的彩色朝阳”。整理完后,他提交了新的数字糖龙方案,屏幕上很快弹出系统提示:【融入“跨屏教学成果”元素,获“云上传薪”标签,解锁“课堂回放”功能——藏家可观看非遗课堂实况,学习传统技法。】
看着这条提示,林舟笑了。他想起屏幕里孩子们认真的模样,青灯翻图谱时专注的眼神,陈老讲熬糖技法时耐心的语气,还有竹阿婆手里灵活穿梭的竹篾——原来传承从来不是一件孤独的事,也不是一件受限于距离的事。一块小小的平板电脑,像一座架在云上的桥,一头连着竹溪村的孩子们,一头连着城里的老匠人;一本旧旧的图谱,像一根纽带,一头系着过去的故事,一头系着未来的希望;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像一颗颗小小的太阳,正慢慢接过老手艺的火种,让它在新时代的光里,继续燃烧。
他拿起手机,给温如霜发了条消息:“下次‘糖龙文化节’,咱们一定要把‘跨屏课堂’的成果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传承可以这么暖,这么有力量。”
温如霜很快回复:“已经在准备了,还有藏家问能不能加入课堂当志愿者,想给孩子们捐些画具和竹篾呢。”
林舟看着消息,转头望向窗外。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色,像极了孩子们画的朝阳纹。他仿佛能看到,竹溪村的非遗工坊里,那盏煤油灯又亮了起来,孩子们围着竹阿婆,借着灯光继续练习编竹篾;屏幕那头的青灯,正对着图谱整理明天要讲的技法;陈老则在收拾他的铜糖勺,准备下次再去竹溪村,亲自教孩子们熬糖……
这些画面像一串珍珠,被“传承”这根线串在一起,闪闪发光。林舟知道,这堂跨屏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以后会有更多的孩子走进非遗工坊,更多的老匠人走进屏幕,更多的数字技术助力传承,而那条装满了孩子们心意的数字糖龙,也会带着这些故事,飞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看见老手艺的美,看见传承的力量。
夜深了,林舟的工作室还亮着灯。他对着电脑,开始设计“课堂回放”功能的界面,他想把孩子们的笑脸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想让每一个点击进来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属于非遗传承的、最纯粹的温暖。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