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逸霄> 第614集:老糖模的新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4集:老糖模的新故事(2 / 2)

陈老点点头:“行啊。让年轻人知道,这老物件不只是个模子,里面藏着的,都是故事。”

那天下午,工作室里没再谈太多技术上的事。陈老坐在沙发上,一杯茶喝了一下午,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糖模和师父的事。他说师父是个沉默的人,话不多,却总在细节上透着温柔。比如夏天刻糖,天气热,糖液容易化,师父就会把模子放在装着井水的铜盆里冰着;比如有孩子买不起糖,师父就会用剩下的糖渣,给孩子刻个小小的糖兔子;比如抗战那几年,兵荒马乱的,师父带着他逃难,什么都扔了,就揣着这个糖模,在破庙里,还给他刻过一次翘尾龙,说再难,也得有点甜。

“师父走的时候,把模子交给我,说‘这模子认人,你好好待它,它就会帮你留住甜’。”陈老说着,拿起桌上的铜模,贴在脸颊上,像是在感受模子的温度,“我守着这模子,刻了四十年糖。后来年纪大了,手也抖了,刻不了了,就想着找个地方,让这模子还能‘活’着。”

风痕把糖模重新扫描了一遍,这次加了更多细节——比如模子内侧藏着的细小划痕,那是陈老年轻时不小心用糖勺划的;比如龙腹节都放进程序里,让用户不仅能复刻糖模,还能看见这些藏在时光里的痕迹。

傍晚的时候,陈老要走了。温如霜把糖模小心地用红布包好,递还给陈老。陈老接过,又揣回贴身处,像是怕外面的风把模子吹凉了。他走出门时,回头看了眼工作室的招牌,“时光匠作”四个字在夕阳下闪着暖光。“要是有新故事了,我再来看你们。”他挥了挥手,慢慢走进了夕阳里。

当天晚上,温如霜把陈老和糖模的故事写进了“匠人笔记”。她写得很细,写了民国的糖模,写了沉默的师父,写了村里的翘尾龙,还写了陈老手里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她在结尾处写:“每个老物件都有自己的脾气,它们认人,也记故事。当我们用技术复刻它们时,复刻的不只是形状,更是藏在里面的温度。”

“老糖模复刻”功能上线那天,工作室的后台收到了很多留言。有个用户说,自己用这个功能给老家的奶奶刻了个翘尾龙,奶奶视频里看到时,哭了,说想起了小时候在村口吃的糖;有个用户说,自己是学设计的,用这个功能研究了龙纹的刻法,才明白老匠人的用心;还有个小朋友,用妈妈的手机留言,说刻了翘尾龙,要送给班里成绩不好的同学,希望他能有好运气。

温如霜把这些留言整理出来,打印了一份,准备下次陈老来的时候给他看。风痕则在程序里加了个新功能——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刻的糖龙照片,附在“匠人笔记”后面,形成一个“新老故事集”。小陆最积极,每天都盯着后台,看到有意思的留言就记下来,还画了很多小插画,贴在工作室的墙上。

一个月后的周末,陈老又来了。这次他没揣红布包,却拎了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刚刻好的糖龙——不是用老模子刻的,是用普通的模子,却特意在尾巴处留了道弯,是翘尾龙的样子。“我最近手不抖了,就想着刻点糖给你们尝尝。”他把糖龙分给三人,糖块是暖黄色的,甜得很纯粹,没有太多花哨的味道。

温如霜把整理好的留言递给陈老,陈老戴上老花镜,一条一条慢慢看。看到那个小朋友的留言时,他笑了,眼角的皱纹又挤在一起:“你看,这甜,真的传下去了。”

风痕打开电脑,给陈老看了新的“故事集”,里面有几十张用户上传的糖龙照片,有虚拟的,也有真实刻的,每张照片续呢。”

陈老看着屏幕,慢慢点了点头。他伸手摸了摸桌上的键盘,又摸了摸旁边的3D扫描仪,像是在和这些新物件打招呼。“好,好啊。老的不丢,新的也来,这样才好。”

那天下午,阳光依旧很好,照在工作室的玻璃窗上,把桌上的糖龙照得透亮。陈老坐在沙发上,喝着温茶,听风痕讲程序的新功能,听小陆说后台的留言,听温如霜说下次要去村里做公益,教孩子们刻糖龙。他偶尔插几句话,说师父当年是怎么教他的,说刻糖要注意什么,声音里满是欣慰。

临走时,陈老站在工作室的门口,回头看了眼墙上的照片——那些老物件的照片旁边,多了一张新的,是他和三人拿着糖龙的合影,照片

他笑了笑,慢慢走进了阳光里。竹篮里还剩几块糖龙,在阳光下闪着暖光,像是藏着无数个甜美的故事,正等着被人慢慢讲述。而工作室里,风痕还在调试程序,小陆在整理新的留言,温如霜则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计划——下次,要把更多老物件的故事,变成能让人触摸到的温暖。

时光会老,物件会旧,但那些藏在里面的温度和故事,却能借着新的方式,一直传下去,像陈老刻的翘尾龙,永远带着甜,永远带着希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