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那些蠢蠢欲动想要从平妃的船上“跳船”的妃嫔们尽管跳、放肆跳。
依附平妃的妃嫔们虽然都不一定值得拉拢,但能削弱一些平妃在宫里的势力是一点。
林玲偶尔也会在席间遇见惠妃,看得出来惠妃和她打得一个主意。
每每坐得在席间坐得差不多了,林玲就会以身子不爽利为由告辞。
虽然平妃下毒害得是德妃,但林玲因此“怒急攻心”也不是个秘密。
再加之,德妃有意无意地宣扬。
林玲现在人设立得稳稳的不说,宫里一度怀疑平妃是不是也给她下毒了。
不然,没道理一向身子康建的她,会如此虚弱。
可以看出现在平妃在宫里的风评已经跌破谷底了。
但主要是她最近不小心换季着凉了而已,再来就是也不想在席间多待。
和平妃的关系还真不大。
林玲收回自己跑偏的思绪,见康熙自己和自己下起了棋。
她便低头细细摩挲了一下荷包上的针脚。
林玲知道,康熙对太子妃瓜尔佳氏本人未必有不满,他或许只是出于某种帝王心术,想借故拖延。
奈何拖得太久,反倒给了旁人揣测和借机生事的空间。
林玲还记得在太后一番话后,康熙当时的脸色说不好看,但也说不上难看。
不知道是不是怒极反笑。
他在轻笑一声后,反问太后为什么会这样觉得,莫不是有人在太后耳边嚼舌根。
太后只道自己是心疼太子,绝无他意。
但恳请皇帝早做决断,储君婚事久拖不决,于国于家皆非幸事。
太后的话一下占尽“孝道”与“国本”大义。
而且,有些话放在台面上,就很难简单打住了。
若康熙有这个换人的想法,基本也要被打消了。
毕竟,圣旨已经下了。
太子妃不过是时运不济,她自身和家族都并无过错。
康熙就算想换人选,现在也不能换了。
若康熙没这个想法,那太子妃也要尽快安排时间嫁进来了,没道理要让太子一直等着。
尽管太后是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但康熙也不是好对付的。
他先是哀痛了一番,自己竟不知太后为此事寝食难安。
随后又扯出一番什么什么大清以孝治国,太子妃若不能为至亲守孝,以身作则,实在是堵不住悠悠众口之类的话。
反正四两拨千斤地回太后,说什么也得等太子妃守完孝才好安排。
也向众人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没想换太子妃人选。
太后本就是大清“孝道”受益者,说到这份上也不会执意再继续深究了。
何况,她已经从康熙嘴里讨到一句话了。
等太子妃守孝完后,康熙必须要说何时安排太子妃婚事了。
总比之前一点准信都没,也不知太子妃要继续待在家中多久好。
然后,太后和康熙又表演了一番“母慈子孝”。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