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元旦后第一个工作日,江州是在一片湿润的晨雾中醒来的。
连绵数日的冬雨终于歇了脚,但天空依旧阴沉,仿佛一块拧不干水的灰色抹布,悬挂在这座老工业城市的上空。
然而,在江州玻璃器皿厂的厂区内,一种截然不同的、火热的气息正在驱散着冬日惯有的沉闷与萎靡。
生产线成功流出第一片合格tFt阵列基板的狂喜与跨年夜的喧嚣已然过去,但那份激荡的人心与昂扬的斗志并未随之冷却,反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坚实、更具方向性的力量。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征程,必须要有新的秩序与格局来支撑未来的战斗。
上午九点整,厂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中透着严肃。
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厂里的核心骨干:明朗坐在主位,左边是欧阳谦、欧阳旭两兄弟,钱金杉(钱胖子),以及几位生产线上的技术尖子;
右边则是许晚晴、王长林、刘美丽、张建国等原玻璃厂的部分管理层。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个简陋的陶瓷茶杯,里面泡着浓茶,用以驱散连日奋战积攒下的疲惫,也提神以应对这场至关重要的会议。
明朗没有过多的寒暄,他开门见山,声音洪亮而坚定,打破了会议室的短暂寂静:“同志们,新年好!跨年的酒劲该散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2006年实实在在的战场!”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们创造了奇迹,把一条几乎被判了死刑的二手生产线,变成了能下金蛋的母鸡。”
“但是,这仅仅是开始!”
“流出一片合格样品,和稳定、批量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两回事。”
“光速科技的订单摆在那里,市场窗口期不会等我们,摩托罗拉的A1200更不会等我们。”
他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将在场所有人的心神都牢牢抓住。
“所以,当务之急,是理顺管理,明确权责,让江州玻璃器皿厂——不,现在它更核心的任务是‘江州屏幕生产线’——这台刚刚修复的机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转起来。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原玻璃厂的王长林、刘美丽等人,心情更是复杂中带着一丝忐忑。
他们见证了明朗如何力挽狂澜,也深知如今的工厂早已改天换地,未来的权力架构将直接决定他们每个人的前途。
“首先……”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