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Z4再次启动,这次的目的地是江州玻璃器皿厂。
车上,明朗亲自驾车,许晚晴坐在副驾,高艺文则坐在后排,脸上依旧带着几分将信将疑。
他们需要尽快敲定这支特殊的“生产预备队”。
“明朗,你确定要这么做?”
高艺文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忍不住再次确认:“这可是一锤子买卖,万一搞砸了,不仅A1300产能完蛋,玻璃厂这边的人心也得散。”
明朗单手扶着方向盘,眼神专注地看着前方,语气却异常平静:“艺文,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2006年的江州,乃至整个内陆地区,最不缺的是什么?是愿意为了几百块钱踏实干活的人。国有企业能按时发工资已经是良心,而我们,不仅能按时发,还能提供一个更稳定、更有前景的机会。”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更像是在巩固自己的决策:“人力资源成本极其低廉,这是我们的优势。几百块钱,就能买断一个人一个月最宝贵的劳动时间,非常‘划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复杂的手机生产组装工艺,用‘人海战术’和‘极致分工’来拆解。用数量弥补可能存在的效率差距,用标准化流程规避个体技能的不足。新开一条完全由这些老员工组成的生产线,既能冲击我们急需的手机产量,又能消化玻璃厂的历史包袱,维持就业和社会稳定,这是真正的两全其美,甚至一石三鸟。”
许晚晴在一旁默默点头,她虽然也觉得冒险,但更能理解明朗战略层面的考量。
这不仅仅是解决产能问题,更是一次大胆的社会实验和资源整合。
车子驶入玻璃器皿厂区,一种与光速科技截然不同的氛围扑面而来。
这里更显陈旧、安静,却也沉淀着一种厚重的岁月感。
厂区的大礼堂里,接到紧急通知的老工人们已经黑压压地坐了一片。
他们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脸上带着经年累月劳作留下的痕迹,眼神中混杂着迷茫、焦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们都知道厂子被收购后在进行转型,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新的核心岗位,未来一片迷茫。
这次突然的集合,让他们心里七上八下。
王长林简单介绍后,许晚晴走到了台前麦克风后。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写满故事的脸庞,调整了一下情绪,开始了她的动员演讲。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而富有感染力。
“各位老师傅,老同事,大家下午好!”
许晚晴用了最尊敬的称呼:“我知道,大家这段时间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公司——光速科技有限公司,现在有大量的工作岗位,急需像大家这样有经验、有纪律、能吃苦的老师傅加入!”
她的话语顿了顿,给台下的人消化信息的时间。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