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第30章 (第208章 )平静的新世界与不平静的科研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第208章 )平静的新世界与不平静的科研之路(1 / 2)

30.1能源耗尽寻得神秘星球

混沌的暗紫与幽蓝彻底褪去的瞬间,华夏号主控台中央的全息屏骤然亮起,不再是此前满屏紊乱的能量杂波,而是一片澄澈到极致的星空。

没有快子流撞出的银芒碎痕,没有时空裂缝的冷光,连漂浮的金属残骸与诡异菌丝都消失无踪,只剩璀璨星子如碎钻般缀在深黑幕布上。

每一颗都带着稳定的光晕,连闪烁频率都慢得格外温柔,像初生的宇宙刚褪去混沌,连时光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满是让人安心的平静。

林轩的目光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死死钉在屏幕上。

这片星空初看与他熟悉的外部宇宙并无二致,同样有疏密错落的星群,有泛着淡淡光晕的星云,甚至能望见远处模糊的星系旋臂,可越细看,就越觉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异样。

这里的星云没有丝毫流动的痕迹,像被精心定格的油画,星子间的距离看似与外部宇宙一致,却没有宇宙背景辐射的无序噪点,连光线传播都显得格外“规整”,仿佛每一缕光都循着既定轨迹前行,找不到半分混乱的迹象。

可具体哪里不同,他一时又说不明白,只觉得这片空间纯粹得过分,连若有似无的能量场都透着新生般的干净。

“念力锚定坐标,持续跟进。”林轩收回思绪,调动四级九墟阶巅峰的念力,将那道一直牵引舰队的稳定信号牢牢锁定。

随着舰队缓缓推进,全息屏上的景象渐渐变化,远处星群中,一个模糊的淡蓝色光点慢慢浮现,起初只是比其他星子稍亮一点,像深海里的一盏灯,随着距离拉近,光点逐渐放大,轮廓越来越清晰。

那是一颗星球,大小与外部宇宙中常见的类地行星相差无几,没有厚重的彩色大气层包裹,只裹着一层极薄的、泛着微光的透明力场,像给星球罩了层易碎的琉璃壳。

再靠近些,星球的细节彻底展现在屏幕上,表面没有起伏剧烈的山脉与深不见底的海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缓的淡金色地貌,像被铺了一层细腻的金砂,偶尔能看到几处凸起的晶体簇,在星子光芒的映照下,折射出柔和的光。

没有云层遮挡,也没有风蚀的痕迹,连地表的光影都格外均匀,没有半分流动,柔美中透着一种震撼的壮丽,仿佛这颗星球自诞生起,就保持着最本真的模样,从未被外界惊扰。

随着念力被一股无形的劲儿拽得越来越厉害,林轩盯着屏幕,心里犯嘀咕:“合着这就是目的地啊?就这颗星球?”

此时,Rob1号的电子音带着几分紧绷的平稳,实时播报能源数据:“主舰能源剩余0.9%,辅舰平均剩余0.7%,推进器输出功率已降至最低,仅够支撑最后一次着陆缓冲,无任何额外能源冗余。”

林轩一下紧张起来,目光落在屏幕上的着陆区域。

他早已通过念力初步筛选,选定了一片晶体簇较少、地表最平缓的淡金色地带。“启动极限缓冲程序,关闭所有非核心设备,能源全向着陆系统倾斜,务必稳住姿态。”

指令落下,华夏号主舰的推进器只爆发出一道微弱却凝实的淡蓝光束,周围幸存的战舰紧随其后,推进光效几乎淡不可见,整个舰队像一群疲惫却坚定的归鸟,缓缓向那颗淡蓝色星球坠落。

穿过透明力场时,舰体没有感受到丝毫冲击,只轻微震颤了一下,随后便平稳地向地表靠近。

距离地面百米时,着陆架缓缓展开,底部的缓冲垫弹出,吸收掉最后一点下坠力,“嗡”的一声轻响,华夏号主舰率先落在淡金色地表上,紧接着,其余战舰也陆续平稳着陆,没有扬起半分尘埃,只有着陆架与地表接触时,传来一声极轻的碰撞声,在这片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着陆的瞬间,林轩立刻将念力彻底铺开,无数道银白光丝如细密的网,向星球四周扩散开去。

没有捕捉到任何生物的生命波动,没有探测到文明活动残留的金属信号与能量痕迹,甚至连微生物的粒子轨迹都没有,地表只有一种均匀的能量波动,平缓得没有半分起伏。

他收回念力,指尖轻轻敲着控制台,心里满是疑惑与诧异:“没有生物,没有文明痕迹……这难道是个本真纯粹的世界?连一点外界干预的影子都没有?”

Rob1号的电子音突然响起,打破了片刻的沉思,语气带着不容耽搁的急促:“报告,舰队已全部平稳着陆,但主舰能源剩余仅0.8%,辅舰最低已至0.5%。若未及时补充能源,核心系统将逐步停机。”

林轩很快回过神,立刻下达探测指令。“Rob1号,调度五台智能探测机器人,启动极限省能模式,按扇形路线展开周边探测,重点排查生物信号与矿物分布,每前进百米同步回传一次数据,避免多余能耗。”

“收到,五台智能探测机器人已调度,极限省能模式启动,扇形探测路线生成,将按指令同步回传数据,无额外能耗损耗。”Rob1号的回应简洁利落,没有半分冗余,瞬间完成指令执行准备。

五台银灰色的智能机器人从华夏号侧舱门驶出,推进器压到最低功率,几乎听不到声响,它们沿着预设的扇形路线缓慢前行。

探测灯换成柔和的冷光,避免惊扰可能存在的未知环境,每前进百米,就会停下片刻,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量子信号回传,全程安静而谨慎。

数据陆续传回,屏幕上的探测地图渐渐清晰,所有数据都印证了林轩的念力探测结果。

无任何生物信号,无文明活动痕迹,星球地表及浅层区域,却遍布着一种淡金色的晶体矿物,这些晶体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的晶体层,部分区域聚集形成凸起的晶体簇,正是此前在全息屏上看到的地貌。

林轩这时哪里知道,眼前这颗看似寻常的星球,背后藏着颠覆他认知的真相。

从科学原理来看,这颗星球实则是能量逆冲乱流带核心区域的“能量聚合体”,作为整个乱流带最顶级星核源晶的富集地,巨量星核源晶在此聚集,释放出稳定的四力共振能量。

同时,外界乱流中的快子与负物质,被星核源晶的四力场“驯化”,电磁力为快子划定专属轨道,将其转化为辅助能量。

弱核力中和负物质的负能量,再通过引力牵引使其均匀分布。

最终,星核源晶的四力能量、被驯化的快子、被中和的负物质三者形成闭环,构建出稳定的时空地带。

这颗星球便是三者长期聚合、沉淀形成的实体,也是这片平静时空,乃至整个能量逆冲乱流带的核心,因此既无外界混沌的干扰,也无生物与文明的介入,始终保持着最稳定纯粹的状态。

30.2星核源晶破解能源危机

当第一台智能机器人带着一块拳头大小的淡金色晶体标本返回华夏号时,林轩立刻抱着标本冲进科研舱,将此前在外部宇宙获得的星核源晶残屑与新标本一同置于检测台上,启动低功率检测仪器,细致开展检测分析。

他快速调试检测参数,先对比两者的粒子振动频率,再分析能量密度与跨维度关联特征。

屏幕上的数据一点点跳出,两者的频率、密度及特征完全吻合,只是新标本的能量纯度与稳定性,远超残屑的数十倍。

“是星核源晶!真的是星核源晶!”林轩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激动得猛地一拍检测台,幻形体因兴奋泛起细密的金斑,连日来因能源危机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

舰队的主能源已逼近耗尽,冷冻舱的生命保障全靠极限能源方案支撑,而这些遍布星球的星核源晶,正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

有了它们,不仅舰队能恢复运转,冷冻舱里的成员也能获得稳定的生命保障,活下去的希望,终于不再渺茫。

这片宇宙空间,实则仍处于能量逆冲乱流带的内部,且恰好坐落于核心区域,这里依旧没有任何时空概念。

正因空间概念的缺失,林轩根本无法感知到星核源晶的具体体量,只能看见视线所及之处,淡金色晶体连绵不绝。

有的如礁石般层层堆叠,有的如溪流般蜿蜒铺展,通体澄澈无半分杂质,内部仿佛藏着无数细小光流,正缓缓流动,只是光流的轨迹规整得格外诡异,其中原理却无从窥探。

而整片星核源晶群的外围,还萦绕着一层浓郁的金色光晕,将其牢牢包裹。

接下来,林轩立刻在科研舱里展开对星核源晶的进一步研究与拆解。

眼下舰队能源已濒临耗尽,如何安全提取晶体中的能量,再将其转化为舰队可适配的能源,成了必须优先攻克的当务之急,容不得半分拖延。

没过多久,其余智能机器人陆续传回更多星核源晶,大小、形态虽略有差异,却同样澄澈无杂质。

检测仪器同步运转,很快将核心数据呈现在屏幕上。

这片区域的星核源晶,单块粒子振动频率均稳定在1.7x101?hz,无任何波动偏差;单块能量密度更达到普通暗物质晶体的890倍,能量储备远超预期;且所有晶体普遍具备明确的跨维度关联特征,这是此前研究残屑时从未观测到的关键属性。

只是除此之外,仪器再无法解读出更多信息,毕竟此前华夏众人仅接触过星核源晶残屑,残屑不仅能量流失严重,还夹杂着外界宇宙的杂质,根本无法完整呈现晶体本质,如今面对完整的星核源晶,林轩对它的认知,才刚刚迈出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没人能告诉林轩,这片星核源晶群的价值究竟有多惊人。

事实上,遍布能量逆冲乱流带核心区域的这些晶体,无论是铺天盖地的海量数量,还是纯度、稳定性皆达顶峰的顶尖品质,都堪称绝无仅有。

即便是实力强横的毁灭者文明,此前在星系其他角落靠暴力开采、不计后果掠夺来的星核源晶,相较于这片高纯度、巨体量的晶体群,也根本不值一提,连其百分之一的价值都不及。

“Rob1号,同步调取工程舰仅存的能源转换参数,把科研舱低功率检测仪器与临时提取设备串联。记住,设备总能耗严格卡着应急能源剩余额度,只够支撑一次完整提取,没有任何容错空间,一旦参数偏差,立刻切断所有链路。”

林轩盯着检测台上的星核源晶,指尖在控制台滑动时,连幻形体的呼吸都刻意放轻,粒子振动频率、能量适配阈值等数据,他反复核对了三遍,不敢漏过任何一个小数点。

Rob1号的电子音带着罕见的紧绷,快速完成联动:“收到,应急能源已锁定,仅够支撑一次提取流程;检测-提取设备串联完毕,提取功率设为最低安全值,防护程序拉满,能量波动超2%即自动停机,无额外能耗冗余。”

话音未落,科研舱内的机械臂缓缓伸出,精准夹住一块拳头大小的星核源晶,轻得像托着易碎品,将其送入密闭提取室。

紧接着,高强度能量滤网缓慢降下,先剥离晶体表面微量杂质,再精准对齐1.7x101?hz的粒子振动频率,与提取设备形成共振,这一步若频率偏差,不仅提取失败,应急能源也会彻底耗尽。

“开始提取。”林轩按下启动键,提取室亮起淡金色微光,仪器发出几乎细不可闻的嗡鸣,能量导管如银色细丝,贴着晶体表面延伸,靠共振一点点牵引出内部光流,转化为纯净四力共振能量。

这些能量经三次提纯,去除不稳定因子后,流入临时储能舱,舱体指示灯从代表“空”的红色,慢慢爬向黄色,每爬一格,林轩的心跳就快一分,直到指示灯稳定在“能量纯净”的绿色,屏幕才跳出数据:“提取能量1.5%,纯度99.8%,适配舰队能源系统,剩余应急能源可支撑注入流程。”

“Rob1号,开启华夏号主能源舱量子通道,按0.3%\/秒速率注入,全程盯着能源舱压力,半点偏差都不能有!”林轩的声音微微发紧,他深知,这是最后一步,也是唯一一步,若注入时适配出错,所有活下去的希望都会彻底破灭。

“量子通道已开,注入速率锁定,实时监测中。”随着回应,储能舱与主能源舱间亮起一道纤细的淡金色链路,能量如细流般缓缓注入。

能源仪表盘上的数值从0.8%开始,以极慢却坚定的速度攀升:0.9%、1.0%、1.2%……

每跳动0.1%,Rob1号就同步播报:“能源舱压力正常,核心系统适配度97%、98%、99%……”

当数值爬到5%时,林轩果断道:“给冷冻舱开单独支线,速率0.1%\/秒,优先保生命系统!”

链路分出一缕细光,流向冷冻舱集群,屏幕上立刻弹出“冷冻舱能源支线接通,生命暂存状态从‘临界’恢复‘稳定’”的提示。

直到主能源数值稳定在30%,Rob1号终于传来安心的播报:“主能源达安全阈值,注入完成,剩余应急能源耗尽,设备自动停机,无任何异常!”

林轩猛地松了口气,身体瞬间靠在控制台后,刚抬头,就看见指挥舱里的景象彻底变了。

此前灰暗的主控屏全部亮起,所有核心设备图标从灰色转为绿色,冷冻舱实时画面中,淡蓝色安全指示灯亮度饱满,标注着“船员生命体征稳定”。

护盾系统、应急探测模块、维生系统的参数,全都跳回“正常”区间,连控制台的按键灯光,都比此前明亮了许多。

他伸手触碰主控屏上“冷冻舱集群”的图标,指尖传来设备稳定运转的细微震颤,量子态意识流因喜悦而轻轻波动,幻形体泛起细密的金斑。

从舰队着陆时能源濒临耗尽,到赌上极限方案提取星核源晶,每一步都走在悬崖边。

如今终于成功,战舰核心系统恢复运转,冷冻舱里的成员也脱离了危险,所有的紧绷与焦虑,此刻都化作难以抑制的兴奋。

“成了……真的成了!”林轩低声呢喃,语气里满是释然。

他看向舷窗外,淡金色星核源晶群的光芒,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恢复活力的控制台上,温暖又明亮,仿佛连这片纯粹的世界,都在为这场“孤注一掷”的胜利,送上无声的庆贺。

“Rob1号,优先给工程舰充能,按之前的提取参数来,速率0.4%\/秒,充至25%即可,留足能量支撑后续开采与舰队充能链路。”林轩盯着转换舱传回的晶体状态数据,确认二十余块星核源晶均无能量异动,才下达充能指令,工程舰是后续开采的核心,必须先让它恢复基础运转。

“工程舰能量转换启动,充能速率锁定0.4%\/秒,实时监测中。”Rob1号响应后,转换舱内的机械臂逐一将星核源晶送入提取室,淡金色能量经提纯后,顺着专属链路注入工程舰能源舱。

仪表盘数值稳步攀升,从0.6%到10%,再到25%,Rob1号准时播报:“工程舰充能完成,剩余星核源晶可支撑3次小型提取,无能量损耗。”

林轩立刻调整指令,语气比此前更郑重几分:“调度三艘机甲继续开采,核心原则就一条,务必仔细、小心,绝不能暴力开采!切割晶块时精准把控能量刃深度,只取表层零散晶块,连晶块周边的细小晶屑都尽量保留,别损毁到下方矿脉。这星核源晶矿脉可是这个神秘世界的核心,一旦矿脉受损,不仅后续没了能源来源,还可能引发能量不稳定,甚至连锁反应打破整个核心区域的时空平衡,咱们可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他顿了顿,又补充细节:“同时给工程舰加装两条临时量子传送链路,加快晶体回收效率,但传送时避开晶群衔接处,全程保持低功率运转,别给矿脉造成额外扰动。”

三艘工程机甲立刻按指令调整开采模式,能量刃的转速再降一档,切割位置精准避开晶块与矿脉的连接点,切下的晶块轻拿轻放收入隔绝收纳舱,连掉落的细小晶屑都用辅助吸盘收集起来。

每凑够15块,就通过新增的量子链路传回转换舱,全程没有引发半分能量波动。

短短一阵,又有45块星核源晶被整齐堆上收纳架,Rob1号同步完成提取准备:“晶体储备充足,已搭建‘工程舰-各战舰’量子充能网络,按‘主舰优先、辅舰分批’顺序充能,速率0.3%\/秒,矿区矿脉无损伤,能量波动平稳。”

“启动充能程序,先给华夏号充至40%,再给辅舰按能耗需求分充,最低保证18%,支撑核心系统运转。”林轩话音刚落,转换舱内的能量链路同时亮起,淡金色光芒分别流向华夏号与其余战舰。

华夏号能源数值从5%爬至40%,冷冻舱指示灯亮度更盛,核心系统运转愈发平稳;辅舰则分批接收能量,有的充至20%,有的充至18%,全部达到安全阈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