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武器与疾速衰老难题卡壳
等到万象共鸣仪的计数跳到5hz以内,远低于五级理论初期要求的0.005hz阈值。
辅晶与主晶的协同延迟更是压到了微秒级,能实时跟主晶频率同步,彻底避免了“主晶调参、辅晶滞后”导致的抗干扰失效问题,为后续理论落地成实际技术,筑牢了数据基础。
要知道,白渊客源自纯能量单体文明,而林轩领导的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实体化碳基生物群居文明。
尽管林轩本人拥有量子态意识流与幻形体结合的特殊生命形态,但他所领导的华夏文明,其本质与多数智慧生物,尤其是碳基生物所组成的文明,并无二致。
白渊客虽能在科学理论上给予林轩极大的关键性帮助和点拨,但二者所属文明的本质差异,却在理论落地阶段划出了清晰界限。
这种文明属性的分野,也直接导致了白渊客和林轩在科学理论具体运用上的巨大鸿沟。
单说攻击手段便可见一斑,纯能量单体文明几乎不依靠任何介质,仅仅靠改变能量本征态与能级跃迁的情况就能发起攻击。
而实体化碳基生物群居文明,必须依托具体介质,比如定制化的武器装备,才能将理论能量转化为实际攻击力。
正是这些文明形态与能量运用逻辑的巨大差异,注定了后续研发中,白渊客的助力会集中在宏观层面,只能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与启发,却无法给出具体的技术方案,更没法参与到设备构造、参数调试这类实操环节。
理论沉淀到这份上,林轩再也按捺不住,迫切想把实验室里的突破落地为实际技术,心中满是期待。
这颗星球除了星核源晶,几乎没有其他武器研发所需的资源,所有材料和设备都得靠后勤舰的库存支撑,好在库存还算充足,暂时能满足初期研发需求,也足以支撑后续57艘战舰的换装建设。
可舰队既缺能对抗\"四力负物质战球\"的强力武器,冷冻舱里族人的疾速衰老危机也迟迟未解,引擎研发计划更是还没来得及启动。林轩没敢偏废其一,研发武器之余,就一头扎进生命实验室,连白渊客也陪着他两边奔波,只是每到绘制武器结构图、测算引擎动力阈值时,白渊客便只能飘在一旁,用金芒标注出理论层面的优化方向,再无更多实操性的建议可提。
万象共鸣仪计数跳至5010万象日时,林轩先将“四力负物质战球”的三维模型投射在科研舱中央,这是林轩结合此前和毁灭者文明交手时搜集到的战场情报,再叠加华夏号探测系统留存的战球能量波动数据、残骸碎片微观分析报告,耗时87个万象日拆解重构而来的,模型上还标注着不同区域的力场强度、能量流转轨迹,连外层防护的电磁力共振频率都清晰可辨。
指尖点在模型表面,他精准落在战球外层淡紫的弱核力防护层上,模型随即弹出该区域的受力分析图:“白老,您瞅这玩意儿,里头靠强核力跟引力把负物质核子锁得死死的,外头又用电磁力、弱核力裹了层‘硬壳’当防护!上次跟它交手,咱拿常规武器硬轰,那纯属鸡蛋碰石头。不光没砸开人家的防护,反倒被它那强核力给弹回来,纯属白瞎能量!咱得想个能精准戳破它力场的招儿,可不能再走之前那蛮干的老路了!”
白渊客的金芒扫过模型,转头向林轩问道:“林老弟,你刚说它里层俩力锁核、外层俩力当壳,硬轰就是白瞎劲儿,那如今再瞅这四力负物质战球,你心里咋判断它的底细?当初交手时你没摸透五级文明科学,对着这准五级玩意儿一点辙没有,现在有了五级低等宇宙文明科学打底,总该有新招儿、新头绪了吧?”
“那可不光是有新头绪,现在算是把它的老底儿摸得门儿清!尤其咱还占着这核心区的便宜。咱这儿可是能量逆冲乱流带核心区,现成的快子跟负物质多的是,刚好能冲着它那‘负物质软肋’下家伙,多省劲儿!”
林轩往前凑了凑,指尖精准戳在模型外层那圈银白电磁力防护层上,模型“噌”一下就弹出了这区域的能量参数面板,他语气里满是当年的憋屈:“想当初跟毁灭者交手,就知道这战球硬得邪乎,还带着负物质的狠劲儿!常规武器打上去,要么被直接弹回来,要么刚沾着边儿,就被它那负物质能量搅得没了劲儿,连它这四力是咋配合的、负物质跟别的力咋搭伙儿的都搞不明白,只能躲着走,太被动了!”
他收回手指,转而攥着拳,在模型核心区轻轻敲了两下,眼神越来越亮:“但现在不一样了!吃透五级科学理论,才琢磨明白它的核心猫腻,就是‘四力协同锁负能’!强核力跟引力在最里头,跟两道铁箍似的,把负物质核心勒得死死的,说白了就是怕负物质能量跑出来瞎闹腾!”
说着,他又伸手顺着模型外层划了个圈,把电磁力跟弱核力防护区都圈了进去,分析得明明白白:“外层也不是瞎糊弄的!先靠电磁力砌一层‘硬壳’扛冲击,再用弱核力调着能量的节奏,把防护的窟窿都堵上。这四种力环环套着,才撑得起准五级武器的破坏力,也才能按住那股负物质的凶性,不然它早自己炸了!”
说到这儿,他又把模型往大了调,手指头点着核心区那点儿暗紫负物质光点:“而且我还瞅出来了,它这四力平衡特‘死性’!尤其是负物质的能量调节,就会按固定频率跟另外三力共振,跟咱在核心区搭的能量闭环没法比。咱那能自己调负物质跟快子的配合节奏,它可不行!这就是它藏得最深的破绽,一戳一个准!”
白渊客闻言,金芒在模型核心区凝出一圈光晕,笑着侧面点拨:“你这判断没偏,‘死板的平衡’本就是这类靠负物质撑破坏力的武器的通病,为了稳住负物质不暴走,往往会牺牲自适应能力。既然摸清了它四力协同锁负能的逻辑,又找到了平衡死板的破绽,再加上核心区现成的快子、负物质能省不少功夫,是不是能从这俩入手?毕竟这俩的特性,刚好能针对性破它的力场,还能精准克制它的负物质核心。”
“白老您这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一点儿没差!”林轩说着,抬手在全息屏上“啪”地一点,瞬间调出快子与负物质的基础能量图谱,眼睛盯着图谱上的曲线扫了一圈,语气特笃定。
他又伸手指着屏角,把后勤舰的库存清单拽了出来,指尖在清单上划来划去核对,越看越放心:“您瞅,后勤舰里的快子发生器、负物质储罐都还够使,再加上这颗星球的星核源晶,配合咱核心区现成的快子跟负物质,材料压根不愁,完全能跟上趟!”
说着,他往前探了探身,手指在屏上虚虚画了个炮的模样,越说越带劲:“我打算整一门‘快子负物质谐振炮’!先用快子精准对上它外层弱核力的频率,先把防护凿出个缺口,再让负物质顺着缺口钻进去,跟战球核心的负物质搞个反向共振。不用硬轰也能破防,还能让它的负物质核心失控,直接从里头把它拆了,多省事!”
白渊客金芒微闪,点了点模型上的负物质核心区,语气干脆:“思路对路,既借了核心区的便利,又掐住了它的要害,后续调试时注意控好负物质的反向共振强度,别波及自身,放手试就行。”
项目启动后,第一道难关就拦了路,快子的超光速特性让瞄准成了空谈,哪怕星球周边没有乱流冲击,发射后快子轨迹还是会因自身动能极强、缺乏稳控结构而偏移,根本碰不到战球核心。
林轩从后勤舰库存里调出12种不同规格的快子聚焦透镜,逐一调整参数测试,误差仍高达3%,连靶标的边都没沾到。
“这快子简直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林轩狠狠拍了下操作台,语气里满是着急,“库存里的透镜我都试了个遍,不管怎么调,就是稳不住它的破轨迹!明明没乱流瞎捣乱,结果比我预想中难控多了,真让人头大!”
白渊客的金芒一下裹住快子发生器,能量触须往设备核心里一探,就盯着监测屏上飘来飘去的能量曲线瞅了半天,金芒才泛起一阵规整波动:“林老弟,要想稳住快子,得给它整个‘定盘星’才行!不然那玩意儿刚出炮管就散架,别说对准战球的缺口了,反倒得搅乱咱自己的力场,到时候没打着敌人,先给自己惹麻烦,多不值当!”
林轩眉头一拧,琢磨了片刻,眼睛“唰”地一下亮了:“可咱现在没现成的稳控玩意儿啊!要不咱试试在炮管里嵌点微型辅晶?靠晶核那点儿力场把快子拽住,再按五级理论把频率校正好,说不定就能把偏差压到最小,这不就齐活了?”
白渊客的金芒立刻凑向炮管毛坯模型,能量纹路顺着管身勾勒出嵌晶位置,波动里满是认可:“此法可行!星核源晶的晶格本就善锚定能量,嵌在炮管内壁,刚好能给快子搭‘隐形轨道’,再添个简易频率校准组件,不用多耗能量,就能牵住快子不跑偏,还适配核心区的取材条件。”
林轩立刻动手,从星球上开采出星核源晶切割成微型辅晶,再取出后勤舰库存的炮管毛坯改造,嵌入6块微型辅晶。
可快子刚进入炮管,辅晶就扛不住快子的动能冲击,直接能量过载爆裂,连带着透镜也熔成了废渣。
“嗨,这辅晶体积太小,压根扛不住这么大的劲儿,还白白糟践了一根炮管毛坯!”林轩语气里带着点儿自嘲,挠了挠头,“还是我太急了,一门心思就想堵上‘跑偏’这窟窿,反倒没算准辅晶到底能扛多少,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白渊客的金芒在炮管残骸上绕了圈:“嗨,急啥!试错不就是踩坑找辙嘛,至少咱摸清了辅晶扛不住这劲儿,总比一直蒙在鼓里强,回头换个路子再试!”
每当武器研发稍有间隙,林轩便立刻抽身扎进生命实验室。
林轩调出能量逆冲乱流带混沌世界的监测资料,尤其将舰队遭遇疾速衰老危机的片段反复回放,随后转向白渊客,语气里满是纠结:“白老,我对着资料拆了半天微观能量轨迹,又把船员的端粒损耗数据比来比去,再拿五级文明科学这么一捋,越捋越糊涂。快子、负物质、端粒损耗全掺和在一块儿,可到底是哪个先起的头、咋勾连起来的,就是摸不透!族人这疾速衰老的病根儿,我找了半天还是没找着,真是邪门了!”
林轩顿了顿,指尖在全息屏上调出一组新测算出的数据曲线,眉头皱得更紧,语气里满是犯嘀咕的劲儿:“而且我后来用五级的快子频率解码技术,回头捋了捋当时的能量记录,再对照冷冻舱里船员的细胞样本,总算把大概情况摸出来了。那会儿快子多到离谱,负物质也超了线,俩玩意儿凑一块儿,没几秒就把大伙折腾老了!可问题是,它们是各干各的坏事儿,还是凑一块儿才这么能闹?没掰扯明白这个,还是没辙!”
事实上,经林轩用五级文明快子频率解码技术回溯能量监测记录,再结合冷冻舱船员细胞样本反推确认,当时环境中的快子浓度,已超出常规宇宙空间水平的3700%,穿透舰体后直接对细胞造成干扰。
负物质也突破了临界阈值,直接将船员端粒的缩短速率,从正常水平一下提至每秒0.3纳米,正是这两种物质的影响叠加,才让船员在短短几秒内就出现了疾速衰老的迹象。
从科学原理来看,快子的超光速撕裂特性,在超高浓度加持下,会破坏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
负物质与常规物质相反的能量属性,也会干扰端粒稳定节律,二者似乎都有“作案嫌疑”,可到底是从“时空”还是“生命节律”先下手,又如何叠加放大影响,林轩始终没理清。
林轩又点了点数据曲线,语气里满是无奈,还带着点儿自嘲:“这么一看,毛病肯定出在快子跟负物质这俩家伙身上没跑了!可咱现在吃透的五级快子负物质文明基础科学,说白了也就够把它俩的数算明白,真要找它俩是咋搅和生命的关键环节,那是一点儿门儿都没有!想破解吧,不知道从哪儿下嘴;想往高阶技术上绕,又知道那是瞎琢磨,不切实际!真是实打实卡这儿了,动都动不了!”
白渊客的金芒在生命监测数据屏上流转,能量波动带着几分理解:“你这困惑没毛病,现在就是卡在‘找关联’上,没摸清快子、负物质跟衰老之间的核心勾连,自然没方向。”
白渊客顿了顿,能量频率又沉了几分,主动点明关键:“你如今吃透的五级科学,至少能精准算出这俩物质的参数,已经比之前摸黑强多了。至于我所知的一些更高阶技术,侧重的是宏观时空与能量转化,和细胞层面的端粒稳定、微观扰动修复根本不对路,对你来说既用不上,也没必要花精力去了解,咱还是先盯着五级理论,慢慢找这几者的关联,别急着要结果。”
白渊客之所以传递出这样的话,核心原因在于不同层级文明科学的“适配性”。
五级低等宇宙文明科学,核心研究范畴就是诸如快子、负物质等微观能量与细胞、端粒这类微观生命结构的交互规律,刚好能精准对接“清除细胞残留能量、修复微观时空错位”的需求。
而更高阶技术聚焦宏观,比如调控星际尺度的时空扭曲、转化星系级能量,跟眼下“救族人”的微观难题完全不在一个维度,强行钻研只会白费功夫。
更关键的是,白渊客口中的更高阶技术,本质已触及六级文明科学的门槛,这对于才刚掌握五级低等宇宙文明基础理论的林轩来说,犹如“刚学会走路就想跑马拉松”,压根遥不可及。
要知道,宇宙中多数文明从五级晋级六级,少则需要几千年,多则要耗费数万年,不仅得积累海量实验数据,还得突破多道核心理论瓶颈,林轩如今连五级科学的实际应用都还在摸索,真要去触摸六级文明的门槛,现在还远不是时候。
此刻,林轩守在生命实验室的主控台前,指尖反复在虚拟面板上调试参数,目光死死锁着冷冻舱族人的细胞监测数据。
从定向能量流的频率、密度,到念力小宇宙四力光丝的牵引力度,每一项都试了不下五遍,核心想法是靠五级技术清掉细胞里快子与负物质的残留,再修复端粒和细胞活性,可连第一步都没迈出去。
从具体情况来看,族人的衰老不是自然老化,是之前遭遇乱流时,快子超光速运动、与负物质引力相互作用,在细胞层面留下了未知的微观紊乱。
哪怕现在身处无乱流的安全区域,这份紊乱也没消散,细胞代谢、端粒修复的正常节奏全被打乱,端粒像被“加速磨损”般缩短,细胞活性也跟着暴跌。
冷冻只能暂时“冻住”这份紊乱,不让衰老恶化,却没法逆转损伤。
更棘手的是,林轩反复观测,都摸不清紊乱的本质,只看到快子与负物质的残留力场还在干扰细胞,每次尝试干预,要么没效果,要么差点加剧损伤。
林轩盯着生命监测屏上紊乱的能量波纹,嘴里喃喃自语:“按理说不该这么难啊……正常情况下,负物质靠定向能量流就能中和稳定,快子找对频率锚定也能控住轨迹,端粒也有固定频率能靠共振修,可到族人这儿,怎么就全乱了套?”
从科学原理来看,正常宇宙中,负物质的异常能量可通过定向能量流精准对冲实现“中和”稳定,快子能靠“频率锚定”锁定超光速轨迹,端粒也可借固定频率共振修复;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宏观与微观时空处于稳定状态,而族人遭遇的危机,恰发生在时空本就扭曲的能量逆冲乱流带内部。
当时快子与负物质乱流引发的时空错位,不仅没随危机暂歇消退,还残留在细胞微观层面,像一层“扭曲屏障”裹住了残留能量。
此时细胞内的快子,既保持着超光速阈值与穿透性,又受微观时空错位牵引,运动轨迹愈发无序。
负物质不仅引力异常,还与错位时空的能量场纠缠,常规定向能量流根本无法触达核心实现中和。
二者与扭曲时空叠加形成的混合力场,既打破细胞能量平衡、催生出未知微观紊乱,又让“测准紊乱诱因”“找对干预频率”成了难题。
更关键的是,时空错位还会放大快子与负物质的相互干扰,导致“清快子必惊动负物质、清负物质必放快子失控”,原本“先清残留、再修生命体征”的逻辑彻底卡住。
林轩皱着眉,把方案草稿划掉,语气里满是纠结:“本来想先清了残留能量,再修端粒这些生命体征,可不管怎么调,清这边就动那边,快子和负物质像缠死的线,怎么都捋不顺,这不就成死结了?到底是哪儿漏了,怎么会这么拧巴?”
他还没意识到,这一切的症结,正藏在能量逆冲乱流带内部那层未被察觉的时空错位里。
林轩一时没找到具体方向,只能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转身又一头扎进武器研发的僵局里。
35.2快子负物质谐振炮的问世与量产换装
转机,始于一场毫无征兆的远空能量爆发,它像一束意外的光,恰好照亮了此前武器研究的卡壳死角。
这天,星球外的远空忽然亮起一道淡紫色光晕,没有轰鸣,也没有冲击波,这场中等强度的能量爆发静悄悄地绽开,最终未波及星球分毫。
乱流翻涌的虚空中,快子与负物质竟自发缠成螺旋状能量流,银白与暗紫交织,像一条有生命的光带,精准绕着舰队外层防护盾转了三圈,才缓缓褪成星点消散,轨迹规整得让人不敢相信。
林轩盯着监测屏,手里的记录笔“啪”地掉在桌上,整个人猛地站起身,连实验服袖口沾着的星核晶粉都没顾上拍,就大步冲到武器监测屏前,声音里还带着难掩的震惊:“就是这个!我咋才想明白呢!快子跟负物质,压根不用靠外头的玩意儿约束,它们自己就能凑一块儿形成稳当的结构!之前一门心思想用辅晶硬扛、硬锚,那路子从根儿上就走歪了,白瞎半天功夫!”
话音刚落,他指尖飞快在屏上操作,瞬间调取远空能量爆发的完整数据,目光死死锁在参数上:“3:7!快子和负物质的比例是3:7,还有这个特定的螺旋共振频率……难怪能绕盾三圈都不散!”
说着又立刻调出谐振腔的设计图纸,手指划过屏幕时都带着几分急切,眼里重新燃起光:“立刻动手改造炮管,把这个螺旋结构套进‘快子负物质谐振炮’里,让两种能量自己在炮管里形成稳定流!”
白渊客的金芒瞬间亮如白昼,能量波动都变得急促起来,意识传声直白又通透:“这逻辑通了!和你之前用念力凝‘共振锚点’一个意思,不用靠别的东西硬绑着,让快子和负物质自己形成‘能量闭环’,自然就稳了!现在没乱流干扰,后续调试也省事,先把武器的局破了再说!对了,说不定族人细胞里的能量紊乱,也能靠这种‘让能量自己稳下来’的法子缓解,不过眼下先集中精力改武器,等武器这边成了,再把这套逻辑挪过去试就行!”
星球地面的临时建设基地,由数十个银灰色模块化舱体拼接而成,外层覆着抗辐射装甲,舱体间的通道里机械臂往来穿梭,地面炮位被半埋式掩体护住。
基地中央的万象共鸣仪正以低频脉冲运转,没有常规雷达的实体天线,却能精准捕捉空域能量波动,将目标的能量轮廓清晰呈现在屏上。
这里没有具体时空概念,全靠这台仪器感知定位,简洁却透着高效的战备气息。
林轩眼前一亮,先抬手校准万象共鸣仪的感知参数,确保目标信号稳定,再调取远空能量爆发的核心数据,在主控屏上敲定方案:“取消所有微型辅晶设计,按快子3、负物质7的比例设定能量注入阈值,谐振腔内壁刻螺旋导能纹路,参数同步传至‘高能武器精密加工中心’和‘模块化组装机械臂’!”
指令刚落,基地车间的厚重舱门缓缓滑开,占地数十平米的高能武器精密加工中心瞬间启动。
蓝色激光校准束率先扫过谐振腔毛坯,数控铣刀与离子雕刻头交替运作,在金属毛坯内壁精准刻出细密的螺旋导槽,碎屑被负压装置实时吸走,全程只听得到高频机械运转的轻响。
没过多久,一件内壁纹路误差不超0.%以内。
瞄准问题,总算彻底解决。
接下来进入负物质谐振调试这个关键环节。
林轩回到主控台前,调出“四力负物质战球”的核心能量图谱,指尖在屏上划出一道反向曲线,目光专注:“参考战球核心频率,把武器谐振频率设成反向值,用反向震荡破它的力场平衡,再把频率校准器参数同步过去!”
指令下达,基地车间的量子频率校准仪立刻启动,淡绿色的校准光束从仪器探头射出,精准对准炮管末端的谐振腔。
屏上实时跳出战球与武器的频率对比曲线,林轩盯着两条逐渐靠近、最终呈镜像重合的线条,不时微调校准器的震荡幅度:“再降0.2赫兹,保持反向相位稳定,别让频率飘了!”
一旁的六轴机械臂托着适配的频率传感器,轻轻贴在螺旋谐振腔外壁,实时传回腔内能量震荡数据。
万象共鸣仪也同步切换模式,将模拟战球核心靶标的力场信号放大,强核力与引力交织的光膜轮廓,清晰显现在监测屏左侧。
“谐振频率稳定,反向相位锁定,准备试射!”林轩指尖稳稳按下启动键。
快子与负物质依旧按3:7比例注入,在反向谐振频率引导下,螺旋能量流的震荡节奏变得愈发急促,银白与暗紫的光带里,还裹着细碎的反向能量星点。
下一秒,光束骤然射出,跨越虚域直奔靶标。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