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偃师县高岗镇安置大营,指挥棚。
“咱们为啥要接受朝廷招抚?”宣教长赵至庚跑来问道。
“只是和朝廷休战而已,其他如旧。”张国栋见周怀民扶着禹允贞进了医棚,他答道,“和各宣教员如此说即可,当下重点是保民。”
赵至庚点了点头,组织宣教官及宣教员:“我们已与朝廷休战,但还是要派社兵警卫及放出哨探,以防流贼和兵匪劫掠。各组按照安置人员就位。”
侯方雷和杜国英站在打麦场边,一脸震撼的看着这拔地而起的安置大营。
这大营,其实就是镇外和隔壁村共用的一个大型打麦场。
打麦场被划分几个区,各挂有木牌,这木牌看着明显不是新做。
辎重、仓棚、指挥、医棚、茅房、炊棚、消棚等区。
四五千人的流民队伍,被分成十条,各用麻线拦住,每一站都有牌子,牌上写的有奇怪符号。
黑压压的流民,被麻线切割,排成长长一条线,汇聚到打麦场中央。
各线宣教员喊叫声此起彼伏:“紧跟户主,切莫走散!”
“不能随地大小便!挖的有茅房!”
“如有身体不适者,和身边社兵说!”
“炊棚正在熬粥做饭,谁守规矩才有饭!”
不远处的炊棚,有社兵正在快速安装棚柱,几十个土灶和泥围起。
“和平大哥,你也来了啊!”
从嵩县征调过来的保安堂队伍,付喜枝打着招呼。
登封县柳树沟赵和平,带着他的和平炊事班也来支援,他双手沾满草泥,乐呵呵的点头示意。
炊棚指挥从待招货夫队抽出一人,分发系着棉绳的硬纸牌,挂在脖子上,上书“炊”字。
“你去仓棚拉运米面,码放在炊棚仓区,十步之内不允许有火!”
杜国英和一旁的侯方雷喊道:“看!她没见过,也是保安堂的!”
从医棚里出来一男一女,女的脸色有些不太好,边走边穿保安堂制服,和那男的摆了摆手,便指挥起来。
医棚指挥禹允贞喊道:“各线长,谨按安置手册,上前的每户,先剃头,再扑灰,后清洗,男女分棚!”
杜国英低声喊道:“雷兄!这个是保安堂总管事的!瞧着韩大夫、邓大夫也听她的。”
保安堂邓安平,被任命1号线长。
1号线有五百人左右,不足二百户。
王头生拥着婆娘及儿子,拿着在洛阳东关外领到的身份牌,紧跟在1号线中。
两边都站着社兵,不时还有短促的瓷哨声,以及唢呐司号响起。
“每户隔开一步!”
“不要走动!原地坐好!喊一户上来一户!下一个!”
王头生走上前,看到还是东关那个大夫,心里踏实许多。
邓安平笑道:“瞧着孩子气色好多了。”
王头生对邓安平印象极好,这些人自始至终没让自己花一个铜板,搞出这么大的阵仗,竟是为了照顾在洛阳城外无人过问自生自灭的流民。
“大夫,大恩人,还不知道你叫什么?”王头生婆娘眼含泪花。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