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任在一旁听到阎圃让他和弟弟指挥守关,马上大声说道:
“吾来守关,吾弟杨昂可负责训练五斗米军。只要坚持十日不被破关,便可再添数千精悍之卒,米仓关无虞矣!”
张修、张鲁闻杨任之言,眼睛顿时一亮。
对呀,这些信徒根本没经受过训练。
关上最多容纳两千多人,剩下的岂不是都可以交给东州军来训练。
如此,一边守关,一边便能增加精悍之卒。
张修内心还有一些顾忌,毕竟交予东州军训练,基本等于把这些信徒交给张鲁了。
可看到死伤近千人,张修也知道,如果不加以训练,这些信徒还真是乌合之众。
哪怕他们再不怕死,可哪有守城的竟然比攻城的死伤更多呢?
形势比人强,张修再有顾忌,还是同意了阎圃的提议。
不过,不是只训练数千信徒,而是除上关墙防守之人和预备之人,其他足足五万人,全部交给东州军训练。
杨昂也立下了军令状,最短十天,最多半月,必然向两位司马交付五千面目一新的士卒。
而且,绝对不会像今天一样,遇到对手的箭雨,便在在城头上瞎跑乱撞,根本不知道如何躲箭。
当然,也不是一下子就训练五万人。
毕竟,还需要有人不断在米仓道两侧山上伐木取石,而且还得有人制作箭矢、竹枪、木刺、盾牌。
今天死伤这么多,不就是因为信徒手上没有盾牌吗?
但不管每次能训练多少,至少米仓关的轮训开始了。
马超的亲卫曲长(汉朝称自家的家将、家兵为部曲,首领便称为曲长),带着几个亲卫,一路向南郑疾驰。
曲长在郡府见到苏固后,便马上询问苏固,为何安汉军开往米仓道时,一路上还有许多百姓,而这次他返回南郑,却看到百姓减少了很多。
苏固一阵苦笑。
“将军有所不知。吾汉中共有四万八千户,二十六万余口。
“汝知吾大汉须二十人方能养一兵。
“然安汉军入汉中后,汉中共有兵五万五千兵马,汉中如何养得起?
“日前送去军营的粮草补给,已是汉中郡府全部的积存。
“为了保证安汉军的粮草供应,日前郡府张出告示,要求汉中百姓每日只吃一顿,把粮食省下来,支持安汉军保护汉中。
“然,即便如此,也有大量百姓无粮可交。如今,这些无粮可交之人,吾不忍见他们冻饿而死,便允许他们经子午道、褒斜道或傥骆道前往关中逃难。”
“汝难道是说,汉中粮草不足以供养我五万安汉军?”曲长有些急了。
“将军莫急,吾已召集汉中世族乡绅,他们也答应尽可能拿出粮草来供给安汉军。毕竟,五斗米军一旦进入汉中,谁也讨不到好。”
苏固看到曲长的表情稍有松弛,马上话锋一转。
“不过,尚请将军转告马超将军,米仓关一战,能速战速决最好。即便不能速战速决,只要安汉军坚守米仓道口,不让五斗米军入汉中。汉中官民哪怕倾家荡产,亦会全力支持安汉军。
“当然,相持不下时,马超将军如果能抽调一些将士屯田养军,与汉中官民共同努力,汉中必牢不可破也。”
原来“屯田”的主意,是苏固出给马超的。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