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向来热心,爽快地点点头:"行,反正雨水不回来,你就住她那儿吧。"说着掏出钥匙:"你先过去,我可能要晚些回去。"
丁秋楠身子微微一僵,悄悄抬眼瞥了何雨柱一眼。
于海棠也愣住了,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痛快,还直接把钥匙交给了自己。她欣喜地接过钥匙,朝丁秋楠投去得意的目光。
丁秋楠垂着头,若有所思。
下午,何雨柱既没去医务室,也没在食堂,而是来到了升职后从未踏足的后勤部办公室。
他的突然出现让同事们措手不及,纷纷起身问好,神情紧张。
"我就是来看看,大家忙自己的,不用管我。"何雨柱说完,径直走进主任办公室。
虽然多日未至,但办公室依然窗明几净。何雨柱在办公桌前坐下,拿起钢笔。
整个下午他都闭门不出,无人知晓他在忙些什么。
临近下班,何雨柱终于搁下笔,面前是一份五页厚的轧钢厂工艺改造方案。对精通钢铁工业技术的他而言,拟定这份计划易如反掌。
唯一的遗憾是只能用笔书写,着实费神。
完成后的何雨柱露出满意的笑容,拿着方案直奔三楼的厂长办公室。
杨厂长正要锁门下班,被何雨柱拦个正着。
"哟,小何,找我有事?"杨厂长好奇地问。这是何雨柱第一次主动来找他。虽然连连提拔,但何雨柱从不来道谢,这点让杨厂长格外欣赏——不搞人情往来,专心工作,这才是干实事的人。
"杨厂长,上次谈话后我思考了两天,写了这份轧钢厂工艺改造方案,想请您过目。"何雨柱说着注意到对方要下班,"要不我明天再来?"
杨厂长大笑:"来都来了,还等什么明天?进去说。"说着重新打开办公室门,将何雨柱请了进去。
杨厂长仔细翻看那份工艺改造计划,目光渐渐变得专注起来,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实在是好!”
他抬头看向何雨柱,既惊喜又带着几分怀疑:“何雨柱,这份计划书真是你写的?”
这份计划书专业程度极高,涉及的技术细节连轧钢厂的技术员都未必能完全掌握。工程师张工虽然懂这些技术,但绝不可能构思出如此创新的方案。不光是张工,整个部里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大胆又可行的改造计划。
偏偏是何雨柱——一个食堂厨师,从未踏足车间的人——居然写了出来!
何雨柱微微一笑:“杨厂长,是我写的。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您多包涵。”
杨厂长心里直摇头:这份计划书若是算“幼稚”,那些工程师和技术员岂不是连入门水平都够不上?谁敢笑话?谁笑谁才是真可笑!
“不不,何雨柱,你这计划书写得非常好,专业性强,可行性也很高。”杨厂长说着,扬声唤道:“侯秘书!”
侯秘书立刻推门进来。
“马上通知张工、李工、周副厂长和马主任,立刻到会议室开会,就说有重要事项,必须全部到场,不得缺席!”杨厂长语气急切。
“是,我这就去办。”侯秘书快步离开。
此时临近下班时间,再晚一步,领导们可能就走了。
杨厂长转向何雨柱:“待会儿我们会集体研究这个方案,如果通过,我就上报部里。你这计划一旦实施,对咱们轧钢厂,甚至整个钢铁行业都可能带来重大变革。”
他顿了顿,好奇地问:“不过,你从没接触过车间和技术部门,怎么能写出这么专业的计划书?”
何雨柱坦然道:“杨厂长,我虽是厨师,但轧钢厂的兴衰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这些年我一直在自学轧钢技术,只是不知道写得对不对。”
“一个厨师靠自学都能写出这样的计划,让我和那些工程师情何以堪!”杨厂长感慨道,忽然想起一事:“对了,听说你昨晚去了大领导家,没给他看这份计划?”
“没有。”何雨柱早有准备,“您是领导,我自然先向您汇报。这计划书今天下午刚写完,直接就来交给您了。”
“好,好!”杨厂长红光满面,连连点头,“小何,我没看错你,你是个明白人。”
这时,侯秘书推门进来:“杨厂长,各位领导已经在会议室等候了。”
“行,小何你先回去,我跟大家再商量商量你的改造方案,明天给你答复。”杨厂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来咱们轧钢厂要翻身了,真是没想到,我老杨临退休前还能看到厂子重振的希望。”
何雨柱点点头,转身离开。
他清楚,今晚会议室里的厂领导们恐怕要通宵达旦了。不仅如此,部里的那些头头脑脑们,估计也别想睡个安稳觉。
于海棠午饭都没顾上吃,直奔四合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