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综影视假期脑洞> 第120章 一体双魂(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一体双魂(完)(1 / 2)

甄嬛死后,胤禛自觉已经安全了,而诡异的是,在甄嬛死后不到十天,年羹尧的信就发回了京城,年羹尧在信中称他打败了罗卜藏丹津,罗卜藏丹津由于他长期的示弱,轻敌冒进,已经被年羹尧带领清军斩杀。——年羹尧没有说谎,他是估摸着年世兰在年希尧府上养胎应该已经养住了,可以收网了,罗卜藏丹津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在年羹尧连续几个月的故意放水之下,罗卜藏丹津确实轻敌冒进,被年羹尧埋伏杀死了。

消息传回京城,胤禛大喜,一方面打败了罗卜藏丹津他确实高兴,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拿年羹尧打了胜仗来借机压一压八爷党的舆论压力。最后,这仿佛验证了甄嬛是妖怪——甄嬛一死,年羹尧就打胜仗了不是吗?

“年羹尧大胜,朕准备升年羹尧为一等公!”胤禛下令道。

八爷党可没忘记黑年羹尧,眼下越是接近计划成功,他们越是不能放松!胤禩出列了,说出的话却是有些阴阳怪气:“何止?臣弟建议皇上赏年羹尧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再赐九锡。”

胤禛脸色一变:“老八,你什么意思?”胤禛虽然心底念着胤禩,但面上对胤禩的疾言厉色已经是挺多年了。

胤禩出列,躬身一礼,姿态无可挑剔,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嘲讽:“皇上息怒。臣弟此言,全是出于对皇上、对大清的一片赤诚,以及对年大将军…赫赫战功的由衷敬佩啊。”

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迎上胤禛锐利的视线,声音清晰而缓慢,确保每一个字都敲在在场所有官员的心上:“年大将军此番平定西北,斩获逆酋,功在社稷,震古烁今。如此不世之功,若按常例封赏,岂非显得我大清刻薄寡恩,寒了天下将士之心?”

他微微一顿,如同在陈述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缓缓抛出那足以将年羹尧置于烈火上炙烤的“殊荣”:“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此乃古之圣君对待擎天保驾之元勋的至高礼遇,彰显皇上对功臣的殊恩与信赖。”

“至于九锡…”胤禩刻意拉长了语调,目光扫过周遭瞬间屏息的群臣,最终落回胤禛那已然铁青的脸上,语气变得愈发“恳切”,“更是古来表彰人臣功绩之极致!皇上,年大将军之功,难道还当不起这九锡之荣吗?若连年大将军都当不起,我大清还有何人能当?臣弟以为,唯有如此,方能匹配年大将军之功,方能昭示皇上赏罚分明、恩泽浩荡!”

他每一句话都扣着“功高盖主”的边鼓,每一个词都在将年羹尧推向“权臣”的巅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锡…这哪里是封赏,这分明是史书上权臣篡位前的标准流程!王莽、曹操、司马昭…一个个名字如同鬼影般掠过胤禛和所有熟知历史官员的脑海。

胤禛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胤禩,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带着压抑的震颤:“老八!你…你放肆!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胤禩却再次深深一揖,姿态谦卑至极,话语却锋利如刀:“臣弟自然知道。臣弟是在为皇上着想,为江山社稷着想!如此厚赏,天下人必称颂皇上为千古明君,年大将军也必对皇上感激涕零,誓死效忠!臣弟…全是为了稳固我大清的江山啊!”

他把“稳固江山”四个字咬得极重,仿佛在提醒胤禛,接受了,年羹尧便是悬在爱新觉罗皇权头顶的利剑;不接受,便是皇帝猜忌功臣,寒了前线将士之心。

胤禛脸色一凛:“朕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年羹尧就是下一个王莽、董卓?”

胤禩接话了:“正是,眼下西北已定,皇上应该立刻组织言官揭发年羹尧的罪名,以罪杀年羹尧,以避免…谋权篡位啊!”

胤禟、胤?也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皇上,年羹尧留不得啊!”

胤禛心中怒火中烧,却也不得不权衡利弊。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八爷党总是心心念念要杀死年羹尧,可年羹尧手握重兵,若处置不当,恐生大乱。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隆科多站了出来,“皇上,年羹尧虽立大功,但如今尚无谋逆之实,此时贸然定罪诛杀,恐寒了将士之心。不如先召年羹尧进京,试探其心意。”隆科多知道眼下已经是关键时刻了,他也想看看年羹尧究竟站在哪一边,隆科多这个老滑头决定了,若是年羹尧决定帮助胤禩,那他就跟着帮胤禩!

胤禛听后,脸色稍缓,觉得隆科多所言有理。“也罢,传朕旨意,召年羹尧即刻进京面圣。”胤禛下令道。

年羹尧很快就要到京城了,胤禛在宫中下令封“华妃”为贵妃,此时的宜修知道前朝事情严肃,不是争风吃醋的时候,而且她总感觉这个“华妃”有什么秘密,于是宜修没有对卢蕴下绊子。

卢蕴和“安陵容”早就预料到随着年羹尧和八爷党的行动,宫中会发生难以想象的混乱,她们倒也没办法找逃出皇宫的路线,但却要找藏身之处,而这也得靠胤礽。她们不需要藏匿太久,但关键时刻她们的安全也能给年家和八爷党稳固士气——至少不能沦为人质!

胤礽在火烧咸安宫事件以后就住在了乾西五所,他对宫中的地形十分熟悉。卢蕴派颂芝悄悄去西五所找到了胤礽,胤礽虽然摔得骨折了一条腿,但他此时的目光却更加明亮,这是看到了解脱的希望。

颂芝匆匆行礼,压低声音:“二爷,贵妃娘娘让奴婢来问,若宫中生乱,何处可暂避锋芒?”

胤礽靠坐在榻上,虽腿伤未愈,眼神却锐利如昔。他略一沉吟,低声道:

“告诉她,有两个地方。其一,西六宫后身的绛雪轩,库房后有处夹墙,乃前朝所遗,入口被废置橱柜所挡,知晓者甚少。”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

“其二,若情势危急,可往奉先殿侧殿的佛库。那里平日只有两个老太监看守,香烛堆积,易于藏身,且皇室重地,等闲不敢擅搜。”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颂芝:“记住,无论听到什么动静,不见年家或八爷府的信物,绝不出声,绝不现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