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8章 家书万金(1 / 2)

县邮局的绿色木门在王谦身后咔嗒一声关上,将刺骨的寒风隔绝在外。屋里烧着铁炉子,暖烘烘的空气里混合着浆糊、油墨和烟草的气味。柜台后面,老周正戴着老花镜分拣信件,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汇款左边,寄信右边,查件得等会儿。"

"周叔,是我。"王谦摘下狗皮帽子,在裤腿上蹭掉靴底的泥雪。老周这才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哟,王队长!开春第一趟下山啊?"他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个布包,"正好,你们屯的马富贵有汇款单。"

王谦没接,从怀里掏出那个盖着"查无此地"印章的信封:"周叔,您当兵时不是在山东待过?帮忙看看这地址写得对不对。"老周接过信封,眉头渐渐皱起:"杜家岛?胶州湾边上是有这么个地儿..."他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本泛黄的《全国邮政地名录》,哗啦啦翻到山东卷,"你看,青岛专区,胶县杜家岛公社——这都老黄历了,现在叫杜家岛大队。"

王谦眼睛一亮,摸出笔记本记下新地址。老周却摇摇头:"光有大队名不行,得具体到生产队。你岳父老家还有什么特征没?"见王谦摇头,老周突然拍了下脑门:"等等!我记得杜家岛有个灯塔,抗战时被鬼子炸过,后来重修的——你问问你岳父记不记得这个!"

回屯的路上,王谦的步子比来时轻快许多。白狐跟在他身后,时不时扑向路旁灌木丛里惊起的麻雀。路过供销社时,王谦拐进去买了瓶蓝黑墨水和一沓信纸——杜小荷的字比他的秀气,更适合写家书。

屯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妇女正围着杜妈妈说话。见王谦过来,马寡妇的大嗓门立刻飘了过来:"...老杜哥昨晚又喝多了,抱着个海螺壳哭,说什么'娘啊儿子不孝'..."杜妈妈脸色一僵,看见王谦才勉强笑了笑:"女婿回来啦?"

王谦装作没听见闲话,把买的东西递给岳母:"妈,小荷呢?去河套洗衣裳了。"杜妈妈接过东西,压低声音,"你岳父一早就去后山了,带着猎枪,说是打野鸡..."她的眼神里满是担忧。

后山坡上的积雪还没化净,踩上去咯吱作响。王谦循着脚印找到半山腰的一片松林,远远就看见杜勇军坐在树墩上发呆,猎枪靠在身旁,枪管上落了两只山雀。白狐刚要跑过去,被王谦一把按住:"嘘..."

"出来吧,早听见你了。"杜勇军头也不回地说。王谦讪笑着走过去,发现岳父手里攥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发硬的玉米饼。"您没吃早饭?"王谦挨着他坐下,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小荷烤的,还热乎呢。"

杜勇军接过红薯,掰了一半给白狐。小家伙叼到一旁,用爪子扒拉着吃。"岳父,"王谦斟酌着词句,"您老家那个灯塔,是什么样儿的?"杜勇军的手突然顿住,红薯皮被他掐出几道印子:"...石头砌的,顶上刷着红白条...你问这干啥?"

"邮局老周说,有灯塔就好找了。"王谦掏出笔记本,"现在叫杜家岛大队,但得知道是第几生产队..."杜勇军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三队!我家就在灯塔下头第三户,门口有棵歪脖子枣树!"他的声音发颤,"六岁那年发大水,我娘就是把我绑在那棵树上才没被冲走..."

下山时,杜勇军的步子明显轻快了许多,甚至哼起了小调。路过马寡妇家时,他破天荒地主动打招呼:"马家妹子,晚上给我留壶酒啊!"马寡妇惊得手里的簸箕都掉了:"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杜小荷正在院里晾衣服,看见父亲哼着小曲回来,手里的湿衣服啪嗒掉进盆里。"爹...您这是?"她疑惑地看向王谦。王谦眨眨眼,从怀里掏出那瓶墨水:"今晚咱们写家信,周叔说地址有眉目了。"

晚饭后,杜家堂屋里点起了三盏煤油灯。杜勇军翻箱倒柜找出退伍证,杜妈妈从陪嫁的樟木箱里取出一块绣着"平安"字样的旧手帕——那是杜勇军母亲唯一的遗物。杜小荷伏在炕桌上认真写信,王念白在一旁帮忙舔邮票,弄得满嘴都是糨糊味。

"...记得告诉勇海,"杜勇军口述着,眼眶发红,"他爹给我刻的小木船,闯关东时我一直带在身上,六二年发大水冲跑了..."杜小荷的笔尖顿了顿,一滴泪水晕开了刚写好的字迹。

白狐突然从门外窜进来,嘴里叼着个东西。王谦接过来一看,是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子,边缘还沾着泥土。"这是...?"杜勇军一把抢过去,颤抖着打开——里面是半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个穿对襟褂的妇人抱着个男孩站在枣树下。

"我娘!"杜勇军嚎啕大哭,粗糙的手指抚过照片,"这...这盒子我埋在后山几十年了,怕看着伤心..."王谦和白狐对视一眼,小家伙得意地甩了甩尾巴。

第二天一早,王谦揣着厚厚的家信去县里。老周看了地址连连点头:"这下准成了!"他特意找了个"航空"标签贴在信封上,"走航空快些,半个月就能到。"

回屯前,王谦去了趟国营饭店,用粮票买了半斤猪肉大葱馅包子。刚出门就撞见马富贵和几个屯里人蹲在墙根嚼舌根:"...老杜家折腾啥呢?又是写信又是翻箱子的...听说找山东老家,啧啧,都多少年的事了..."

王谦故意把猎枪往肩上一扛,铁质枪管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那几人立刻噤了声,马富贵讪笑着凑过来:"王队长,听说你昨儿个又打着野猪了?"王谦没搭理,径直走向供销社,用野猪肉换了包"大前门"香烟——杜勇军最爱抽这个。

接下来的日子,杜家人明显有了盼头。杜勇军不再去马寡妇家喝闷酒,而是天天往屯口跑,等着邮递员来。杜妈妈翻出了珍藏多年的蓝布,开始给可能见面的山东亲戚做鞋垫。杜小荷则跟着母亲学做山东面食,厨房里天天飘着葱花和花生油的香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