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玄幻>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5章 迟早会国将不国(2 / 2)

李世民看着温禾暗自思索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拿起桌案上那枚手雷,迈步走向殿外。

“时辰不早了,今日你们便随朕在海池畔一同用午膳吧,也尝尝御膳房新做的炙羊排。”

“臣遵旨。”

温禾、李靖、阎立德三人齐声应道,连忙跟上李世民的脚步。

可刚走出咸池殿大门,一声震耳欲聋的“轰”突然从身后传来,气浪裹挟着烟尘扑面而来,殿檐上的瓦片都簌簌作响。

“陛下!”

温禾、李靖、阎立德三人瞬间瞪圆了眼睛,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猛地转身朝着爆炸声方向跑去。

哪里来的爆炸声!

等他们冲回殿外空地,却见高月面色惨白地瘫坐在地上,双手还在不住发抖,而李世民竟拍着双手,仰头大笑起来,语气中满是满意、

“果然不错!这新式手雷的威力,比之前的火折子引燃款强多了!”

“陛,陛下,这,这是……”

阎立德的嘴巴发颤,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刚才那声爆炸差点让他以为陛下遭遇了不测。

李世民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戏谑。

“阎卿莫慌,刚才是朕哄骗了你们,这手雷里的硝石根本没取出来,朕就是想试试它的实际威力。”

话音刚落,阎立德双腿一软,若不是身旁的李靖扶了他一把,差点当场跪倒在地

陛下竟拿实弹手雷开玩笑,这要是出了半点岔子,后果不堪设想!

温禾也目瞪口呆,心中暗自腹诽、

这李二什么时候玩心这么大了?

刚才他讲解原理时,李世民还拿着手雷把玩,就不怕真的误触机关,把自己炸了?

他不敢深想,若是李世民真把自己玩死,日后史书会怎么记、

“唐太宗因试手雷不慎,崩于咸池殿”?

那也太荒唐了。

这边的巨大动静很快惊动了禁军,数百名禁军将士手持长矛、腰挎弯刀,迅速围了过来,见李世民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在李世民的挥手示意下缓缓退去。

不多时,宫女和内侍们便在咸池殿旁的海池亭内摆好了午膳。

青瓷餐盘里盛着金黄的炙羊排,蒸腾的热气带着羊肉的香气;水晶盘里码着新鲜的时蔬,旁边还放着琥珀色的葡萄酿,看着十分精致。

因今日有李靖、阎立德两位大臣在,李世民特意吩咐按分餐制摆放,每人面前一份膳食。

可席间李靖和阎立德始终坐得笔直,神色拘谨,手中的筷子动了没几下,显然还没从刚才的爆炸惊魂中缓过劲来。

唯有温禾,像是在自己家里一般自在,拿起羊排大口啃着,蘸着酱料吃得满嘴流油,看得李世民都忍不住发笑。

“你这竖子,倒是一点也不客气。”

温禾咽下嘴里的羊肉,用袖子擦了擦嘴,笑道:“尚食局的手艺,虽然比我差点,但是东西好啊,何况不吃白不吃,臣要是客气,岂不是亏了?”

一句话逗得李世民笑骂连连。

“你这竖子啊,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等温禾差不多吃饱,放下手中的羊骨,李世民才放下酒杯,话锋一转,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嘉颖啊,朕此前与你说过,等来年开春,便要推动关中百姓向河套移民,充实边疆,可据户部奏报,如今到各县报备移民的人寥寥无几,这是怎么回事?”

温禾拿起帕子擦了擦手,从容说道:“陛下放心,过几日报备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李世民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敲打。

“此事关系到你那两个弟子,孟周、赵磊明年去任职,若是移民之事办不好,朕可不会从轻发落。”

他这话明着是说孟周、赵磊,实则是在提醒温禾,别想着用空话忽悠他。

温禾闻言,轻笑一声。

“陛下,臣什么时候骗过您?移民之事,臣既然说了能办好,就定然不会出岔子。”

“好,那朕便拭目以待。”

李世民笑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目光转向窗外。

天空不知何时已渐渐阴沉下来,云层厚重,似有雪花要飘落。

他望着窗外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要下雪了,瑞雪兆丰年,明年定是个好光景。”

说罢,他低下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人。

温禾和李靖瞬间明白了他的深意。

来年是个好光景。

水草丰满。

粮仓满溢。

兵精粮足后,就该灭了颉利了。

……

“咚!”

一声清脆的梆子响划破东市的晨雾,丽禾百货门前,两个穿着厚实羊毛衫的汉子正扯着嗓子吆喝,虎背熊腰的模样配上洪亮的声音,愣是压过了冬日的寒风与零星小雪。

“瞧一瞧,看一看啊!新到的朔方羊毛线,又软又暖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捆百文钱,买了都不亏!织件毛衣过冬,比棉袄轻便还挡风!”

吆喝声刚落,对门“天然居”酒楼外,两个同样穿着羊毛衫的高大汉子立刻接话。

一人牵着一头肥壮的绵羊,羊身上的绒毛雪白蓬松。

另一人则举着块木牌,上面写着“羊肉火锅”四个大字,声音比丽禾百货的伙计还要响亮、

“朔方来的新鲜羊肉咯!刚宰杀的,鲜嫩多汁,美滴很!”

“火锅!滚滚浓汤鲜掉舌头的羊肉火锅!汤底只需十文钱!”

“天然居冬日大酬宾!点火锅多加五十文,连锅带炭送到家,不用您动手,就能吃热乎的!”

两家对门商铺,一方卖羊毛线,一方推羊肉火锅,吆喝声此起彼伏,引得过路行人纷纷顶着小雪驻足。

不少人盯着伙计身上的羊毛衫,又看了看天然居前的肥羊,眼中满是好奇。

“掌柜的,今年这羊毛线怎么比去年便宜这么多?”

人群中,一个穿着补丁棉袄的妇人走上前,拿起一捆羊毛线细细打量。

她记得去年这样一捆要一百五十文,今年竟便宜了五十文,着实让人心动。

说话的是丽禾百货的管事赵大福,他脸上堆着笑,声音洪亮地解释。

“贵客有所不知!如今朔方已经收复,改叫朔州了,咱们大唐在那边建了牧场,养了上万只羊,可不缺羊毛了!”

“前不久朝廷还下了旨,要从关中移民去朔州、河套,以后养羊的人多了,羊毛只会更便宜,您现在买,那是占了大便宜!”

“移民?”人群中立刻有人质疑。

“谁会放着长安附近的好日子不过,去那苦寒偏远的地方?掌柜的,您这是为了卖羊毛线,故意说大话吧?”

赵大福不以为意,笑着摆手。

“这位客官可别不信!朝廷这次移民,只给五千户名额,那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好。”

“去了就送现成的屋子,家里没娶婆姨的,官府还帮忙说亲配媳妇!不仅如此,每户还分二十亩良田、五十亩牧场,再给十只羊、两头牛,这可不是空话!”

他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却让周围人都能听见:“不瞒您说,我家中一个族弟,上个月就报名去了朔州,几日前他写信回来,说养的羊剪了羊毛,第一次卖就赚了一贯多!那边羊肉也便宜,几文钱就能买一斤,如今他顿顿有肉吃,日子过得可比在长安城郊种薄田好多了!”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人还是不信,高声问道。

“可我听说,朔州靠近突厥,常有突厥人袭扰,去了岂不是送命?”

“瞧您说的!”

赵大福拍了拍手,语气笃定。

“如今朔州有曹国公领着数万大军坐镇,营寨连成片,突厥人别说袭扰,就是靠近都不敢!您想想,有大军护着,还有什么好怕的?”

又有人嗤笑一声,带着几分挑衅。

“掌柜的,你把朔州说得这么好,怎么你自己不去?倒是在这儿卖羊毛线赚咱们的钱!”

这话落下,周围立刻有人跟着起哄:“就是啊!你怎么不去?”

“难不成是怕那边苦,只敢哄我们去?”

赵大福却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晃了晃。

纸上盖着朔州官府的印鉴,上面写着“收购羊毛三百斤、活羊五十只,合计三百二十贯”。

他把纸递给周围人看,声音带着几分得意:“去啊!我怎么没去?前些日子我刚去朔州收了货,这张单据就是凭证,三百多贯的生意,能骗您吗?”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三百多贯,对普通百姓来说,可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要不是我现在给高阳县子做事,管着这丽禾百货,走不开,我都想举家迁去朔州!”

赵大福收起单据,继续说道。

“再说了,去那边的人,朝廷还免两年赋税,两年不用交粮,光靠养羊、种地就能攒下不少钱,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天天有!”

议论声在人群中炸开,不少人交头接耳,眼神里满是动摇。

有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悄悄退到一旁,低声商量起来、

“那朔州虽偏,可咱们在长安附近连块地都没有,靠帮工度日,冬天连件像样的棉袄都没有,留在这儿又能有什么奔头?”

“是啊!去了还给屋子、给牛羊,没媳妇的还能娶婆姨,这好事哪找去?”

“可万一……万一那边真像人说的那么苦,回来都难啊!”

“苦也比在这儿饿死强!我听说前几日城西的老王,就是因为冬天没活干,家里断了粮,把孩子都卖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惊呼,打破了众人的犹豫。

“什么?你说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也要抢这五千个移民名额?”

紧接着,另一个人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

“是啊!我从县衙门口听来的,说是那些世家子弟说,朔州的牧场、良田都是好地,怎么能留给咱们这些贱民?他们还弹劾高阳县子,说他不该把好处都给百姓,应该优先分给世家!”

“那可如何是好?”

另一个人慷慨激昂。

“咱们这些人,哪争得过世家?要是名额被他们抢了,咱们可就没机会了!”

“不用慌!”

先前喊话的人急忙说道。

“现在有高阳县子在,他极力反对世家抢名额,还跟朝廷说,这五千户必须留给咱们这些无地、无业的百姓!不过咱们得抓紧时间,现在就去县衙报备,去晚了,万一世家那边使手段,可就没名额了!”

这话一出,东市的街道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他们投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